最近心血來潮,去圖書館借了酒徒的武俠歷史小說「隋亂」來看,小說描述了虯髯客及李世民、秦叔寶、徐世勣、尉遲恭等隋唐英雄一起闖蕩天下的故事, 雖然現在連一本都還沒看完,卻已是收穫很多。 今天想分享書中提到的一個騎兵古代兵器,馬槊的製程及趣聞。 槊,其實就是比較長的矛和槍,由於長度和重量的關係,步兵用起來會綁手綁腳,單兵作戰能力弱。 但卻非常適合騎兵衝鋒使用,一隊持槊的衝鋒重騎兵將可對敵人造成極大的傷害。(秦叔寶、尉遲恭、程咬金都是使槊高手。估計三國時代的張飛、趙雲、馬超基本上用的也都是槊) 而一根好的馬槊,竟然也有非常多的講究,長短、重量、著力點都有固定標準。 比較有身份的軍官或騎兵校尉用的槊,不像一般雜兵,隨便用根木杆上面插著鐵片就了事。 他們的槊為上上之品,是取上等韌木的主幹,剝成粗細均勻的篾,膠合而成。 我們來看看小說中是怎麼描述槊的製程:“ 那韌木以做弓用的柘木為最,
次以桑、柞、藤,最差也得用竹子。把細篾用油反覆浸泡,泡得不再變形了,不再開裂,方才完成了第一步。 而這個過程耗時將近一年,一年之後,將篾條取出,蔭涼處風乾數月。 然後用上等的膠漆膠合為一把粗,丈八長,外層再纏繞麻繩。待麻繩乾透,塗以生漆,裹以葛布。乾一層裹一層,直到用刀砍上去,槊杆發出金屬之聲,卻不斷不裂,如此才算合格。 然後去其首尾,截短到丈四左右。前裝三尺精鋼槊首,後安一尺紅銅槊纂。
不斷調整,合格的標準是用一根麻繩吊在距離槊尾二尺處,整個丈八馬槊可以在半空中如秤桿般懸平,首尾兩端不落不墜。這樣武將騎在馬上才能保持身平衡而不費絲毫力氣。 如此製造出來的槊,輕、韌、結實。武將可以直握借馬力衝鋒,也可揮舞起來近戰格鬥。 只是整支槊製作要耗時三年,並且成功率僅僅有四成,因此造價高得驚人。 所以漢唐以來,馬槊一直是世家出身將領的標誌。 以南梁武帝之富,造了把長兩丈四尺的槊,也要四處跟人賣弄。而在大隋,更只有皇家禁軍嫡系才大量裝備了如此標準的馬槊。” 上面都還只是做一把槊所需下的功夫,由於這兵器本身的特性,想要變武林高手,少說也要練個 10 年才敢到外面混。 就算對一般的士兵來說,至少也需要一兩年訓練方算合格。 另外,槊又是專給騎兵使用,因此算上熟練騎術和戰法的時間, 要訓練一個專業的騎兵,加上製造馬槊的時間,至少需投入3~4年跑不掉(雜兵或流民兵不算),過程中所需投入的資金更是龐大。 因此一隻騎兵隊對於每個陣營來說都是非常珍貴的資產,假如某天不小心被滅,基本上這個軍閥也難以翻身了。 所以之前三國時代的公孫瓚,自從他引以為傲的白馬義從(就是騎著白馬的騎兵)在界橋之戰被袁紹的強弩鐵甲兵全殲後,就一蹶不振,最終滅亡。 就是因為他將所有資產都輸光了,本身也沒有實力再養一隻騎兵隊。等待他的就只剩滅亡一途了。 看完之後,除了開眼界外,以後在遊戲中遇到騎兵再也不敢對他們不敬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