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聲讀後|《去你媽的世界》郝妮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郝妮爾這次的新作《去你媽的世界》徹底打中了我。她敏銳捕捉到許多以女性符號伴隨活著時每分每秒所產生的感受。像是進入一場攝影展,時刻凝結於的照片中的畫面是那麼吸引人目光,難以移開視線。
她以懷孕經驗帶出女人、女兒、母親三者身份重疊於己身時,不僅要承受生理不適,還有未知所帶來的無盡恐懼。把這些喃喃化作字句,建構出一篇又一篇彷彿身歷其境的認同情境。

我們不可能成為誰,卻總在成為誰的道路上

「『母親』是超越時空存在的符號,總是男人教會我這件事的。」(頁25)我們這輩子都在被分類,身份、性別、年紀、社會階級使人被找到於結構中的歸屬。但接下來我想接的話並不悲觀,幸運的是,當我們意識到這已是常態,我們同時也有可以商談的權利。在本書中特別之處在於特殊的情境,世界只能分成兩種人,懷孕的與沒懷孕的。懷孕成為一種易於敏感的感傷無限增傷,不可多得仿若蛋膜脆弱易破的情緒在孕育期間隨時盈滿。
孕吐啊,胎兒無預兆的踢動啊,五臟六腑被擠壓得難受啊,種種疊加的身體不適使孕婦在郝妮爾的筆中儼然只能是座孤島。明明只有自己在經歷的折磨,總是會讓孕育我這回事重新被憶起,連結回與母親最靠近的那段曾經。進而設想,什麼時候自己也將成為他人之母?母親是可以學習的嗎?覺得長大的還不夠,就要變成誰的模範以身試法。特別在年屆適婚、生育,情不自禁把這些事都當成自己的。好似平坦子宮也有顆尚未發育成型的生命著床,把我的身軀當成他的,吸取營養,把痛苦全留給了我。我還沒想到生兒育女的那天,卻不能不去想像這天從想像變成真實的到來。

生育之前,不停歇的精緻追求

冒犯性言論從不止歇,讓討論回歸社會結構,無論咎責力道夠不夠,苛責總會勤勞增生,從裡到外都被評論過一回業已是女性必經之路。〈XS生存法則〉被安排在本書的首篇,其用意像是招呼也是告別關於自己所剩無幾的自由。跨入生育狀態將不得不與過往尺寸揮別,牢固苗條體態的尺碼終將被不可逆的臃腫身軀撐開。 「⋯⋯那是XS,適者生存,穿不下者淘汰,女人的盔甲是裸露的肉身,欲蓋彌彰的遮掩反而只會招惹更多子彈。」(頁15)「原來,所謂的美,終其一生,都無法是主動的認同,只能是一件被動沾黏,被動者,包括我們站在鏡前的凝視⋯⋯」(頁164)你的身體不再是你的,要服務性慾,服務審美,更別提孩子生出來後供給的營養乳汁。聽起來有些惋惜與不公平,但作為一名女性我非常認同,自己也甘於這種美感標準,並為此困擾與努力。

寫出讓人願意讀下去的抱怨

前陣子參加某作者的講座分享,在這之前我未看過他任何作品,只曉得他很有才氣。以抱怨細微日常建構講座,語言中感覺不到想要改善現況的念頭,任意沈溺其中,使情緒繼續繁殖,而這也是他的創作源頭。同樣是抱怨,在郝的文字裡我卻能以同理繼續吸收?前後者同為女性,大多脫離不了以母親之姿鑲嵌日常生活必須面對的柴米油鹽,樂於品嚐後者,我想是因郝把自己現正建立的家與原生家庭都料理成她作品的一部分。過去與現在的自己,身份不是單面向的過渡,讀者即便陌生,卻可以從她的說故事技術進入她的世界與之感受。那是良善的邀請,甚至進一步結合自己的生命經驗產生認同。
郝不只聚焦在懷孕時身體巨變產生的不適,痛苦之外思想也跟著拓展到從未對話的過去。〈記得我埋葬過的〉談到她與愛犬道別的記憶,對任何飼主來說,寵物離去是必然也最痛苦的一段經歷。迎接新生與親手埋葬,生與死不是對立而是緊抱。年初我家的貓因誤食異物腸胃出現問題。開刀與否,進而影響往後消化系統,每個決定都只有我得背負。我寫的短篇也曾提及:「在嗚嗚未出現之前,關於養育這回事我是不可能的,為一條生命負責,或大或小都不是我能許下的允諾。活著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遑論語言不通的生命。」愛絕對不是為取得所愛歡心那樣扁平,前述作者種種抱怨中亦然包含他眷愛的寵物與兒子,正因為擁抱愛同時也得擁抱與之而來的分離,那些龐大到未必能招架的痛楚,慣性以抱怨稀釋,讓那些即將發生的先在故事裡預演好幾遍,只是每個作者選擇的心態不同。
《去你媽的世界》乍看以為是一本對這世界的痛惡宣告,其實卻充滿著對自己、對過去愛的告白。收錄本書的最後一篇〈甦醒〉,讓懷孕這件事不僅僅只有身體上的痛楚,透徹地掌握懷孕之外對生命新的領悟,懷孕讓孕婦特別感性這句話所言不假。「我們活著耐心等待全景浮現,也不是相信終點真的能夠給予生命一個光明燦爛的註腳,或者是給人一種不枉此生的讚嘆,但全景就是全景,在真正明白終點的畫面到底想傳達什麼的時刻,我希望我可以清醒著看到日光照向世界的樣子,看到那些躲起來輪廓原來長得怎麼樣。」(頁206)那是一場生命的慢跑,同樣可以發生在取得學位,某個計畫的結案,經長久的累積終至跨過山的另一面,即使風景不如所想美麗,努力總是讓人感動,終至熱淚盈匡。
avatar-img
78會員
166內容數
一個分享讀後感的地方,沒有文青。文章可能暴雷忘記警示,自行斟酌閱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南聲生生難 的其他內容
日人以台灣為背景完成的推理小說,聽起來就覺得很炫炮,這也促成我對《內部的真相》感到好奇的主因。
睽違兩年推出《新!雖然店長少根筋》(以下簡稱《新!》)是承接2021年《雖然店長少根筋》續集。對該本書印象大抵來說,就是一本很「皮」的小說。充滿吐槽,故事環繞在書店店員每日得面對各種心累突發狀況的辛酸談。
一開始原以為本書「古書店」所指的是台灣「二手書店」,想不到那「古」的是基於時間積累出的稀珍,是沒有一套標準用以估計其價值,只能憑運氣進行買賣的獨門行業。作者Oliver Darkshire在這間名為Sotherans書店開始他意想不到新生活,將所聞收錄成四十八則趣聞集結成這本《從前從前,有間古書店》
回顧南聲生生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得從2018/8/19個人帳號的這篇限時動態說起。
終於!總算!滿懷感動的心情迎來最後一頁,閱讀《疼痛帝國》真讓我以為在看一部蝦米們對抗商業鉅子的紀錄片。
從拿到手到想為它寫點什麼的這一刻,我反覆看三四遍,試圖在解讀不了的故事中超譯並自圓其說。卡頓的這個期間,使致我明白我一定要為它留點紀錄,真誠且不隨便。由於它帶給我的衝擊與困惑實在太多,我請朋友也買一本來看。但我們所討論的內容又有限制,大概僅此那些單元故事一開始浮現較為淺層的議題。
日人以台灣為背景完成的推理小說,聽起來就覺得很炫炮,這也促成我對《內部的真相》感到好奇的主因。
睽違兩年推出《新!雖然店長少根筋》(以下簡稱《新!》)是承接2021年《雖然店長少根筋》續集。對該本書印象大抵來說,就是一本很「皮」的小說。充滿吐槽,故事環繞在書店店員每日得面對各種心累突發狀況的辛酸談。
一開始原以為本書「古書店」所指的是台灣「二手書店」,想不到那「古」的是基於時間積累出的稀珍,是沒有一套標準用以估計其價值,只能憑運氣進行買賣的獨門行業。作者Oliver Darkshire在這間名為Sotherans書店開始他意想不到新生活,將所聞收錄成四十八則趣聞集結成這本《從前從前,有間古書店》
回顧南聲生生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得從2018/8/19個人帳號的這篇限時動態說起。
終於!總算!滿懷感動的心情迎來最後一頁,閱讀《疼痛帝國》真讓我以為在看一部蝦米們對抗商業鉅子的紀錄片。
從拿到手到想為它寫點什麼的這一刻,我反覆看三四遍,試圖在解讀不了的故事中超譯並自圓其說。卡頓的這個期間,使致我明白我一定要為它留點紀錄,真誠且不隨便。由於它帶給我的衝擊與困惑實在太多,我請朋友也買一本來看。但我們所討論的內容又有限制,大概僅此那些單元故事一開始浮現較為淺層的議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最近看完這本「媽媽的自由:給那些隱沒在女兒、妻子、媳婦、母親角色後的自己」(羽茜),趁仍記憶猶新時來分享一下。 作者在前言提到,「女人身上有太多角色期待的包袱了…….比方說她會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媽媽的終身好友、比起兒子會更掛念著自己的家庭,更樂意、也更無私的為家人付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
Thumbnail
▍脫離母體 人第一次脫離母體是子宮中跟著胎盤來到這個世界。第五天,慢慢理解到怎麼拿現在的眼光責備活在過去框架的媽媽,寄生在身上關於母親種種恩怨情仇.......
Thumbnail
越看越覺得,「母愛」其實是很複雜的,比其他任何的愛都複雜,尤其隨著時間的過去,孩子的長大,一直變化著,母親有沒意識到那種變化呢?意識、心理及行動上有沒有跟著改變?在在都影響著孩子、母親本身,還有親子關係的本質啊!   誰說生了孩子後就自然會當爸媽了呢?那是古時候的人沒意識到人生中什麼都需要學習,
Thumbnail
《去你媽的世界》封底文案即道出本書內容,作者郝妮爾描述了她自從懷孕到生產之間的心情以及面對的社會狀況,以及成為母親的困境與掙扎。她深刻描述了自己在懷孕過程中的痛苦、糾結與徬徨,以及面對「美」這個課題的掙扎。這本書不僅是在梳理自己,也是寫給未來的女兒,以及世上所有的女性以及所有媽媽。
Thumbnail
這本書描述了女人從美少女到懷孕到當媽媽的心路歷程,充滿媽媽們的真實經驗與生活,並用有趣的方式陳述出這些生活中的喜樂與痛苦。這本書可以讓媽媽們回憶少女時代、懷孕公主和育兒地獄時期。
Thumbnail
回想起七年前得知懷孕的那一刻,簡直不敢想像,而得知我懷孕訊息的另一半在當下則是表現得異常冷靜,但我卻從沒想過懷孕其實是我人生的重大轉變,由於出血及孕期不適,直到早產誕下孩子開啟高需求高敏兒的奮鬥之路,猶如闖進另一個時空,展開了育兒的驚奇世界。 其實早在孩子好奇自己如何誕生之前,我對於「胎內
Thumbnail
這篇描述孕婦的身體和心理上的變化,以及與生育相關的種種考量,說明懷孕帶來的影響。懷孕、生產、育兒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人生體驗,也是女性應該擁有完全同意權的一個選擇,需要仔細評估、決定的事情,選擇了就去體驗、去面對、去感受。
Thumbnail
從孩子呱呱墜地開始,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緊緊牽引著父母的心。養一個孩子所投注的愛和心力,若不是自己也當了父母,是完全沒有辦法感同身受的,而生命的可貴也在於此。 前幾日看到一則故事,一位二十歲左右的年輕女孩在電話中跟媽媽謊稱自己懷孕了,媽媽先是愣了三秒,接著責備女孩不小心,第三句話就是要女孩趕
林蔚昀的三首詩作描繪女性生育後的境遇,闡述女性如何在父權文化中遭致「母職」期待的綑綁。〈責任制〉道出母職工時不由自己決定、不受法律保障,成為「母親」連薪水都沒有,而是一生的職責。〈自己的房間〉描繪女性在心靈、物理上皆因穿戴了「母親」身分,而幾乎失去「自我」的存在。〈恐怖片〉則控訴女性在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最近看完這本「媽媽的自由:給那些隱沒在女兒、妻子、媳婦、母親角色後的自己」(羽茜),趁仍記憶猶新時來分享一下。 作者在前言提到,「女人身上有太多角色期待的包袱了…….比方說她會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媽媽的終身好友、比起兒子會更掛念著自己的家庭,更樂意、也更無私的為家人付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
Thumbnail
▍脫離母體 人第一次脫離母體是子宮中跟著胎盤來到這個世界。第五天,慢慢理解到怎麼拿現在的眼光責備活在過去框架的媽媽,寄生在身上關於母親種種恩怨情仇.......
Thumbnail
越看越覺得,「母愛」其實是很複雜的,比其他任何的愛都複雜,尤其隨著時間的過去,孩子的長大,一直變化著,母親有沒意識到那種變化呢?意識、心理及行動上有沒有跟著改變?在在都影響著孩子、母親本身,還有親子關係的本質啊!   誰說生了孩子後就自然會當爸媽了呢?那是古時候的人沒意識到人生中什麼都需要學習,
Thumbnail
《去你媽的世界》封底文案即道出本書內容,作者郝妮爾描述了她自從懷孕到生產之間的心情以及面對的社會狀況,以及成為母親的困境與掙扎。她深刻描述了自己在懷孕過程中的痛苦、糾結與徬徨,以及面對「美」這個課題的掙扎。這本書不僅是在梳理自己,也是寫給未來的女兒,以及世上所有的女性以及所有媽媽。
Thumbnail
這本書描述了女人從美少女到懷孕到當媽媽的心路歷程,充滿媽媽們的真實經驗與生活,並用有趣的方式陳述出這些生活中的喜樂與痛苦。這本書可以讓媽媽們回憶少女時代、懷孕公主和育兒地獄時期。
Thumbnail
回想起七年前得知懷孕的那一刻,簡直不敢想像,而得知我懷孕訊息的另一半在當下則是表現得異常冷靜,但我卻從沒想過懷孕其實是我人生的重大轉變,由於出血及孕期不適,直到早產誕下孩子開啟高需求高敏兒的奮鬥之路,猶如闖進另一個時空,展開了育兒的驚奇世界。 其實早在孩子好奇自己如何誕生之前,我對於「胎內
Thumbnail
這篇描述孕婦的身體和心理上的變化,以及與生育相關的種種考量,說明懷孕帶來的影響。懷孕、生產、育兒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人生體驗,也是女性應該擁有完全同意權的一個選擇,需要仔細評估、決定的事情,選擇了就去體驗、去面對、去感受。
Thumbnail
從孩子呱呱墜地開始,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緊緊牽引著父母的心。養一個孩子所投注的愛和心力,若不是自己也當了父母,是完全沒有辦法感同身受的,而生命的可貴也在於此。 前幾日看到一則故事,一位二十歲左右的年輕女孩在電話中跟媽媽謊稱自己懷孕了,媽媽先是愣了三秒,接著責備女孩不小心,第三句話就是要女孩趕
林蔚昀的三首詩作描繪女性生育後的境遇,闡述女性如何在父權文化中遭致「母職」期待的綑綁。〈責任制〉道出母職工時不由自己決定、不受法律保障,成為「母親」連薪水都沒有,而是一生的職責。〈自己的房間〉描繪女性在心靈、物理上皆因穿戴了「母親」身分,而幾乎失去「自我」的存在。〈恐怖片〉則控訴女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