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聲-avatar-img

南聲

81 位追蹤者
台南人,台文所畢,經營書評社群帳號「南聲生生難」。少量作品散見文學雜誌,幸運得過一次校內文學獎首獎。很喜歡出版業,正在參與跨領域製作(說書、行銷、podcast)及書店店員。 暴雷不會警示,自行斟酌閱讀。聯絡不鼓勵通靈,可直接私訊或善用gmail:[email protected]
avatar-img
83會員
171內容數
一個分享讀後感的地方,沒有文青。文章可能暴雷忘記警示,自行斟酌閱讀。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在書店工作遇到外國人的機會愈來愈高,前幾天就有一位先生希望能夠協助他找一些只看圖就能懂意思的繪本或是漫畫,說是想買給他的孩子們看。 我們在童書區繞了很久,一開始我以為他要的是台灣的繪本,就挑了比較多聯經出版的繪本給他,後來他拿他挑到的伊勢英子繪本給我,才知道並不局限於台灣的作家或台灣的故事⋯⋯
Thumbnail
定義什麼是「隨筆」是進入這本書首要重點。松浦彌太郎提出至為關鍵的解釋,認為隨筆紀錄的是我們對於不熟悉事物所參透的「秘密」。那份理解的經過往往是動人且誠摯,而閱讀隨筆的人們一來也是在享受這份情緒上珍貴的感動。
Thumbnail
Claydee-avatar-img
2025/03/28
很喜歡你的書寫方式 : )
譚劍的書我讀得不多,唯一一本是《姓司武的都得死》,加上一直以來我都是陳浩基的書迷,這些因素不禁讓我產生一種「香港作家的寫作技能樹不點個推理是不是說不過去?」怎麼都能寫得那麼戲劇性,那麼令讀者手不釋卷?
Thumbnail
Claydee-avatar-img
2025/03/18
謝謝分享,感覺蠻有趣的,之前在《偵探冰室》讀過譚劍作品 : )
甫出版即對這本由男性視角訴說離婚經驗的小書有所關注,一拿到書便迫不及待(真的是迫不及待)讀完一個又一個故事,一面讀的時候我不禁一面想:特別從男性角度來看,難道這跟男女身份對調有關係嗎?還是說,只要是在婚姻關係中,誰都有可能成為另一方的地獄呢?
Thumbnail
如果不是「現在的」我讀到這本書,大概無法從中獲得那麼大的喜愛,以至於想要完整地讀透凪良汐所有被翻譯成中文的著作。 我認為那種能夠深深打動個人,乃至於進入人生前幾名的作品,通常原因都非常的私人。
Thumbnail
「遺忘書之墓」這個概念非常有意思,用這個構思寫出一系列(雖然後面作品我都還沒看過)相關著作完全勾起了作為讀者的我的興趣。 一間不知道何時何人創辦的藏書空間,存放的書都在等待新的有緣人。這些書被時光妥妥的遺忘,從世人的記憶中被抹除,直至有人將它們帶出「墓地」——這就是《風之影》的起頭。
Thumbnail
起手勢還是得先聲明,我不怎麼讀自傳,大概是因為自傳對我來說,是你必須非常景仰這個人到一個境界,才會想要花時間知道他是怎麼變成現在這樣的,也因為如此,通常會寫自傳的人都有一段值得歌頌的經歷。 拿到邱永漢的這本小書時,我對他的印象比起從商,更多是在文學的耕耘,多多少少跟以前讀研究所時曾接觸過他的文
Thumbnail
Claydee-avatar-img
2025/03/26
之前看到標題就好想來讀你的心得,現在終於寫完我自己的,可以讀了,好開心!你的文筆好好,讀起來很舒服哦。我也是覺得結婚那段超級好笑,畫風突變呀。
我有一件黑色襯衫式洋裝,被洗壞的關係它有一角褪成了橘色,實在很顯眼。起初,這讓我很困擾,甚至想過拿個別針擋住,但因為太喜歡這件洋裝,久而久之也就擅自無視掉那塊斑點。在讀井上荒野的《在那邊的鬼》我想也是這樣的,故事只從兩名女人為第一人稱的視角出發⋯⋯
Thumbnail
菜有蟲-avatar-img
2025/01/03
黑色會退成橘色 好神奇
南聲-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04
菜有蟲 沒錯,真的很明顯
今年有做紀錄的書是30部,實際上讀的書量肯定比較多,雖然別人總說不要計較讀的本書,但對我來說那就像一個里程碑,至少讓我知道我在不管是唸書或是工作之餘拿榨出的時間,為自己喜歡的事投入了多少。   24年是一個身份轉換年,正式從研究所畢業二度回到職場。前幾天,小我一兩屆的學弟才剛密我,問說當我學分修
其實讀村上的書有點像開驚喜包,你大概知道裡面會塞些什麼,但就還是會萌發小小的期待想知道這次他又想要帶來怎樣的故事——至少我讀過他幾次的作品都是這樣的經驗。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