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澳對你的印象而言是什麼呢?冷泉、海景或是近年流行的觀光工廠?
台灣是個充滿歷史薈萃之地,在蘇澳地區也有一段悠久而綿長的歷史,橫跨原住民族、漢人開墾、日人統治、國民政府遷台再到今日。有山有海的地理環境、多文化的相互衝突、結合,萌生出了今天所見的多樣風貌。
今天,就來與各位介紹一下,位於蘇澳砲台山,蘇澳金刀比羅社等古蹟旁的一處「警察招䰟碑」立碑(䰟即今日的魂),以及立碑背後,所深藏的故事。
這橢圓形立碑,上面的字早已隨歲月流逝而模糊不清,上面的字跡寫著「警察招䰟碑」,到底是為了什麼事件需要將警察的魂魄召回?且讓我娓娓道來。
Klesan戰爭
原來在日本人占領台灣後,自稱為「
Klesan」的泰雅族南澳群原住民,由於日人進逼山林,以隘勇線和武力鎮壓,壓迫了
Klesan人的生活環境,因此原住民以游擊等戰術抵抗。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日本在台總督佐久間左馬太下令發起「Klesan戰爭」,試圖加強打擊前一場太魯閣戰爭(1914年五月)中逃至南澳的太魯閣族人,並且有效的將日軍勢力深入山林,清搜
Klesan人的槍枝。前前後後十餘年的武力衝突與鎮壓下,原住民傷亡慘重,也造成日方警察約兩百多人喪命。想更瞭解此歷史事件可參考先前寫的文章:
「田野趣聞:泰雅族人與水牛。漢人熟悉的平原,族人未知的前途」
警察招䰟碑
在蘇澳郡守倉谷勳,以及蘇澳郡役所警察課長菅野鶴龜的發起下,日人為了感念這些警察的犧牲,便興建此招魂碑。由蘇澳郡警察職員眾籌經費226日圓(當時日本貨幣法中,日圓的金本位一日圓為750毫克,也就是0.2錢黃金等價,撰稿之時約1500新台幣。226圓約為今日34萬新台幣。自行依據資料推算,若有其他見解歡迎留言補充),並有160名的壯丁團成員一同參與建造,將招魂碑立於蘇澳砲台山之上。
在1927年(昭和2年)4月20日,舉行了警察官吏招魂碑揭幕(除幕式,じょまくしき)兼招魂祭,同日也是蘇澳金刀比羅社的鎮座式(鎮座祭,ちんざさい),儀式盛大而隆重。臺北州理蕃課長瀨野尾寧也有參與其中。
有些歷史廣為人知,有些歷史隱於田野間。日本來台曾統治的五十年間,留下了許多歷史故事。現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些人肯定其貢獻,亦有人談論其迫害。無論如何,歷史事件的詮釋角度之多樣,正是讀歷史的有趣之處。
下回將繼續延伸介紹蘇澳砲台山的景點,蘇澳金刀比羅神社,敬請期待。
參考文獻:
廖英杰(2012)。部落歷史、族群空間與國家權力-以泰雅族klesan(南澳)地域及週邊社群研究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
蘇澳砲臺山警察招䰟碑-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本次介紹了蘇澳砲台山警察招䰟碑的歷史軌跡,喜歡這類型介紹文章嗎?
👉想看更多有趣的歷史事件介紹嗎?
🤓看完今天的分享,有沒有覺得有趣呢?歡迎留言討論喔
如果喜歡這類文章,也歡迎按讚、分享,或是留言更多想看的內容喔❤
歷史湯 History Soup,希望成為你的知識雞湯,我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