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開示精華節錄107.2.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記錄),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 ◆ ◇◇ ◆ ◇◇ ◆◇◇
107.02.04現場開示阿伯的話精華語錄
(修行篇)
1.做事前要先規劃,先動腦想,不是等火車過了才吹哨子,這樣為時已晚。
2.要攝心,心不外馳;靜坐,可使心神和靈安定,安住自心,攝心一致。
3.在家若修不好,走入人群大概也無法修得好。
4.凡事要虛心請教,入世仍有經濟問題要面對與處理。
5.百變不離其宗,尚無法改變係因尚未找到此宗,可先以不變應萬變。
6.有干擾即是學制內的考試,考試通過才有文憑,「考試及格,將來到淨土才會知道果位」,若考不過就再學習;沒有干擾,是學制外的進修,學制外係指增廣見聞。要訓練自己如如不動,多靜坐,心要定,看事物相方能清楚。
7.人生事事都是無常,無常即是無定性,有修行才能愈修愈好。
8.人不要做壞事,要存慈悲心。
9.在世界上有很多陷阱,若遇到附佛外道的宮廟容易出問題,因此在家好好誦經修行就好。
10. 解決問題係要從源頭解決,如同水龍頭壞了,是要修理水龍頭,而不是一直找水桶接水。
11. 人在唸經時是有感情的,磁場易與佛菩薩相應,若只是跟著錄音機播放而唸誦,有可能跟不上速度,且跟自己親自唸誦比較起來,錄音機播放較無感情,磁場相應度也不同。
12. 若要去淨土,要修行,要有信願行;修行愈修,身心靈愈安定。
13. 相由心生,唸佛會使面相愈來愈祥和。
14. 平安就是福,這是錢也買不到的。
15. 心性要轉,人際關係才會圓融。
16. 養成貢高我慢後,要改掉比較不容易,因此人要磨過才不會貢高我慢。
17. 人要博大精深,有容乃大,能包容不同的人事物。
18. 八字命盤從出生開始就定型了,沒有辦法更改,係心性要轉,修行就可以轉心性。
19. 因害怕而不去行動,就永遠不會成功。
(業障篇)
1.業障來討報,運途會受限制,故消業障會使運途較順利。
2.人會鐵齒係因業力干擾,但業障不會因為人的鐵齒而不來討報。
3.業障討報時,會控制思想、行為、文字、情緒,使受報者心性大變、磁場亂及心智判斷產生錯誤。
4.有問題須對症下藥,若是因果引起的問題,需誦經化解;若是被沖犯,需洗五色符或是誦經來化解。
5.曾做過的壞事會在自己的阿賴耶識裡擺盪,因此人不可做壞事。
6.並不是佛菩薩不幫忙,其實祂們已經有幫忙了,但自業還是要自消。
7.把家中處理地儘量圓滿;圓滿就是把自身的業障都消弭,之後再將心性提升。
8.忍辱方能負重。—語出《三國志.卷五八.吳書.陸遜傳》。
(補功德篇)
1.福德資糧係無形的寄金簿仔(台語),若沒修行而一直享福,只是消耗福報而已,故要多行善佈施。
2.行善很好,可累積福德資糧,但心和靈也要努力修,需認真誦經;有福報但沒智慧只是享福,也容易造業,若有智慧,才會真正受用無窮。
3.人有錢係過去世行善積德而來的,但有錢只是暫時的,錢來錢去,不要執著於錢,有福報仍要多行善積德佈施,還是要修行。
(祖靈篇)
1.祖德好,可庇蔭子孫。
2.聖神仙佛也是從人間修,投胎到佛化家庭是最好的,從小薰陶佛法及學習因果觀念;知道因果觀念後不敢再犯因果,一輩子才會保持善良。
(家庭/感情篇)
1.男女朋友在一起時要對對方忠貞,勿因吵架就想找別人;兩個人要在一起,雙方個性都要忍讓。
2.結婚對象是要找有責任感的,對方原有的性格並不會因結婚而改變,所以不是單方面看因果,也要看對方本世的心性;婚姻係犧牲享受、享受犧牲,不要離婚,離婚會造下因果。
3.世事無常,沒有固定相,已結為夫妻者,在相處上要互相。
4.品德比學業重要,雖自性要自渡,但若從小養成貢高我慢後要改不容易,故從小教育就要以品德為重。
5.若想來世身心清寧,就千萬勿介入他人家庭,因果相循,如影隨形。
(嬰靈篇)
1.嬰靈干擾會使婚姻不順與困難;若孩子來報恩的,卻將孩子墮胎,會從報恩變成報仇;若孩子是來報仇的,又將孩子墮胎,會仇上加仇。
(外靈/沖犯/魔性篇)
1.運不足,易招無形干擾,多唸佛經可使磁場強,不易被干擾。
2.有魔性者磁場亂,且遇事易執著,會想遠離人群,待魔性消完後較能走入人群。
(社會環境篇)
1.天地運行,係衰而盛,盛而衰,是需要研究的,天時、地利、人和,方能趨吉避凶。
2.風水地理流傳數千年必有它的道理,不可迷信亦不可不信,福人居福地,福地居福人,有德天地欽,無德鬼神欺。
3.風水之地發揮作用係指地靈之氣發揮作用,使生生不息,但本身福報要夠才能承受風水好的地方。
4.經營公司係造福人群,使人溫飽,而不是為了賺錢來利益自己;做老闆的要利益員工,公司才能穩定成長。
5.不要賺來路不明的錢,以騙、詐、賭所賺來的錢花得快,大多會以吃喝嫖賭的方式花掉;只有以辛苦流汗賺來的錢比較會珍惜,花得才心安。
6.家裡有喪事過後,要發放經書須等七七四十九天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如果祖先在鬼道受苦,通常活著的子孫也會不平安!」因此,不管是一般性誦經超渡法會,或是殊勝的密法超渡法會、普度的大超渡法會,我們活著的人要盡量為往生的人來做,提升他們在鬼道的境界,最好能為他們做功德使其往生善趣,現世者亦能化消災劫、平安順遂。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我們要懂得培福、惜福之法,重視累積福報資糧,只有福報具足才能改變命運。」想要獲得加持、遣除違緣、斷除魔障、獲得悉地等,修薈供非常有效驗,可以立即獲得加持。參加一次共修法會的功德,遠超過獨自修法,應盡量安排時間參加每一次法會、共修,開始修福、懺悔自己的業障,讓自己快速消業增福。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Thumbnail
人生中事與願違是很常見的。 雖然我們可能盡量計劃和預期, 但生命總是充滿了不可預測的變數。 接受這些挑戰並學會從中成長, 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在逆境中,我們可以發展出更大的彈性和創造力, 這有助於我們找到新的方法應對困難。 所以,當不如人意時, 保持開放的態度,學會適應並從中學習
Thumbnail
  原文:若心不能住一所緣,於一所緣,為令如欲,勘能住故,修止等時,若數觀察,住心不生,故於爾時則須止修,於止觀時以此當說。   心不能住一所緣,當我們關注一件事的時候,非常專心,不為所動。反之,當我們心不能專注在善緣上,容易胡思亂想,亂想的時候就煩惱所在的根源。   從踏入社會工作開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修心修行中遠離惡習、行善道的重要性,介紹了不隨轉善心要定住的重要性,分析了在善事中潛藏的一些意念和習性。最後,提出在生活中,要遠離惡習,不斷修心修行的重要性。
Thumbnail
每天很認真出門做好事,以為修善修福,福報天天進帳,但是有可能是事倍工半的效果,多做多失。 如果沒有正法教導,就算天天出門做好事,也是用習氣在做事,在人群中用我們的習氣對應人事,脾氣大的用個性在磨礪別人,貢高我慢的用驕心在壓制別人,貪瞋癡心重的用我執在控制別人。這樣做好事,其實是造業,讓別人不舒
Thumbnail
蓮花生大士親自開示,嘴巴亂講或者發了誓言又不算數、沒有照做,福報就損失了。很多人發誓就像吃飯、喝水一樣家常便飯,每天都在亂講話,言而無信的人比比皆是。所以「自食其言的增上果,成熟於外相。」常常講話不算話增上果成熟了,會土地貧瘠、食物沒有營養、恆遭四大災難成熟於自身,福德淺薄。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如果祖先在鬼道受苦,通常活著的子孫也會不平安!」因此,不管是一般性誦經超渡法會,或是殊勝的密法超渡法會、普度的大超渡法會,我們活著的人要盡量為往生的人來做,提升他們在鬼道的境界,最好能為他們做功德使其往生善趣,現世者亦能化消災劫、平安順遂。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我們要懂得培福、惜福之法,重視累積福報資糧,只有福報具足才能改變命運。」想要獲得加持、遣除違緣、斷除魔障、獲得悉地等,修薈供非常有效驗,可以立即獲得加持。參加一次共修法會的功德,遠超過獨自修法,應盡量安排時間參加每一次法會、共修,開始修福、懺悔自己的業障,讓自己快速消業增福。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Thumbnail
人生中事與願違是很常見的。 雖然我們可能盡量計劃和預期, 但生命總是充滿了不可預測的變數。 接受這些挑戰並學會從中成長, 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在逆境中,我們可以發展出更大的彈性和創造力, 這有助於我們找到新的方法應對困難。 所以,當不如人意時, 保持開放的態度,學會適應並從中學習
Thumbnail
  原文:若心不能住一所緣,於一所緣,為令如欲,勘能住故,修止等時,若數觀察,住心不生,故於爾時則須止修,於止觀時以此當說。   心不能住一所緣,當我們關注一件事的時候,非常專心,不為所動。反之,當我們心不能專注在善緣上,容易胡思亂想,亂想的時候就煩惱所在的根源。   從踏入社會工作開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修心修行中遠離惡習、行善道的重要性,介紹了不隨轉善心要定住的重要性,分析了在善事中潛藏的一些意念和習性。最後,提出在生活中,要遠離惡習,不斷修心修行的重要性。
Thumbnail
每天很認真出門做好事,以為修善修福,福報天天進帳,但是有可能是事倍工半的效果,多做多失。 如果沒有正法教導,就算天天出門做好事,也是用習氣在做事,在人群中用我們的習氣對應人事,脾氣大的用個性在磨礪別人,貢高我慢的用驕心在壓制別人,貪瞋癡心重的用我執在控制別人。這樣做好事,其實是造業,讓別人不舒
Thumbnail
蓮花生大士親自開示,嘴巴亂講或者發了誓言又不算數、沒有照做,福報就損失了。很多人發誓就像吃飯、喝水一樣家常便飯,每天都在亂講話,言而無信的人比比皆是。所以「自食其言的增上果,成熟於外相。」常常講話不算話增上果成熟了,會土地貧瘠、食物沒有營養、恆遭四大災難成熟於自身,福德淺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