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法譬如水】20110523 - 將人間當作修行道場 - 第54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靜思晨語法譬如水】20110523 - 將人間當作修行道場 - 第54集

我們學佛,是不是學得輕安、學得自在?學佛最重要的就是能夠得輕安。人生煩惱偏多,也是一種粗重的煩惱,愛、情這都是煩惱,物欲、名利、地位,這也是煩惱,人生放不下,煩惱就多了。

如何才能放得下呢?佛陀以種種方便教育,讓我們能由淺入深,教導我們方法,讓我們不斷熏習、不斷運用。哪一種法真正能契合我們的根機?適合我們的生活?這就要看我們自己好好選擇了。

七菩提分又名七覺支:

一、擇法菩提分

二、精進菩提分

三、喜菩提分

四、輕安菩提分

五、念菩提分

六、定菩提分

七、捨菩提分

所以「七覺支」,第一就是「選擇」。我們選擇日常生活中能接受的,選擇我們人生方向能走的路,所以我們在七覺支的第一是「擇法菩提分」,選擇。

當然選擇的道路方向若是正確,這樣我們就能分辨人生的情愛,總是有一天還是一樣無常,同樣要分離;或是物欲、名利、地位也無常,何必計較、何必爭取?

我們若能瞭解這條道路正確,就不會偏差,所以我們要選擇的就是「覺」,不是「迷」。所以選擇的法真的要正確,所以叫做「擇法覺支」。

以智慧來選擇

能立斷真偽道理或無明

稱為「擇法覺支」

又名「擇法菩提分」「精進」,人生的道路不能停滯,我們既然得聞佛法,選擇既然正確了,就不能停住。生活要如法,能如法的生活就叫做精進。假使念經、聽經,法如不入心,就等於不如法。若是這樣,法不住心,我們的行為隨著人我是非而生滅,這是不是空過人生?空過人生就是懈怠。不只是空過,其實每一天的起心動念,無不是業,所以這些業不是正便是邪,所以說你如果不精進、懈怠了,那就叫做墮落。

每一種法都是相對的,所以我們若能知道,我們選擇的道路正確去行,這樣叫做「精進菩提分」,這樣就是勇猛的精神,行在正法中,就叫做「精進」。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再來就是要有「喜菩提分」,每天做得很歡喜。有的時候我們會覺得,事情這麼多,真煩,身體也很累,還有做不完的事情,煩啊!又累又煩。

你們如果能看「草根菩提」,很多老菩薩經過幾十年的辛苦,他們的生活,現在身體也不好了。又有很多人的環境壓力也很大,但是他們能以歡喜心精進。看到一位老菩薩,環保志工(謝李愛),走路都變形了(駝背),但是她很歡喜,歡喜什麼呢?「感恩啊!每天我都有環保可做,我如果不做環保,不知道要做什麼?」

問她:「阿嬤妳做幾年了?」

「做很多年了(八十二年開始)。」

「為什麼妳做得這麼歡喜?」

「師父說,這可以救地球!師父說,把這些垃圾收回來,第一是惜福;第二又能垃圾變黃金。黃金又能化清流,能救全世界人的心。錢又能拿給師父救人!」

聽聽看!問她老先生呢?

「幸好!他已經『走』了,好幾年了,我已經照顧他六年的時間,我也已經很盡心了,我也很歡喜,有六年的時間讓我照顧。」

「阿公是怎麼回事?」

「他生病了,老人癡呆,什麼都不會。到最後什麼都不會,我就這樣陪著他走了六年。有時候他會打我。」

問他:「為什麼阿公會打妳?」

她說:「醫生說要復健,有時候要把他扶起來,他就不起來。我就很大力去拉他。拉起來要他站直,兩隻手要貼在牆上,他會發脾氣、會打我。」

說的時候還是笑咪咪。六年的時間,她就像一位慈母,在照顧她的小孩一樣,就算被他打,她也沒有一點怨言。往生了,她也很懂得善解:「緣盡了就要去了,他這樣也很解脫。師父說,去了以後他也會再來,換一個身體,小孩子多可愛啊!」

你看,一位這樣的老菩薩,多有智慧!有慈悲、又有智慧。

阿嬤自從先生往生之後,開始投入做環保,做得很歡喜。清早出門,手向前一指:「那四棟大樓,你看,都是二十層樓。我開頭做的時候,那四棟大樓,每棟都是二十層樓的大樓,我一層一層去收,一天收兩次。」她說得很輕安、很自在。我光是聽到就內心佩服。

但是她話題一轉,充滿感恩。她說:「大樓那些人,幾年來我這樣爬上爬下,他們跟我說,叫我不用爬了,他們每天都會拿來二樓。我現在很好命,只進去到二樓,一整間紙類、紙板,都幫我整理得乾乾淨淨,我來只要搬出來就好了。」你看,很歡喜,充滿歡喜。老人家吃過那麼多苦,她若不能善解,真的是很苦。

看現在她的身體,行動不是很方便,卻很甘願、歡喜地做。甘願、歡喜,這就是她現在的人生,她也一直在說:「真感恩,每天做得很歡喜。」管理員就說,他說:「她做的都是沒有錢的,一天兩次。一天兩次好了不起。」你看,這就是以她的身行。

聽師父這麼說,對人與人的感情,她看得開,人與人的因緣,她很透徹、很甘願。有這個緣,所以她要盡這個責任。責任盡了,她又能踏上另外一步,那就是志業。家業很沈重,做過來了,現在的志業,環保志工實在很辛苦,不過,她很歡喜。你看,我們的日常生活,若是覺得很煩,煩惱又多、工作又多,只有一項,你們若是能看環保志工,實在給我們很大的警惕。所以我們要「喜菩提分」。

心契真法得歡喜

法住於心不退轉

稱為「喜菩提分」

又名「喜覺支」

「輕安菩提」,昨天也跟大家說過一位,是草根菩提,也是環保志工(李千珠),也是甘願的人生。帶著病、帶著尿袋,又要照顧病人(先生中風),又要來做福田志工。你看,多麼精進的人生,道念如此堅固,所以這都是我們要學的,我們如果不學,實在是很愧對人生。

斷除諸見煩惱

身心輕快安適

增長真正善根

稱為「輕安菩提分」

又稱「輕安覺支」

再來就是「念菩提分」,也是「念覺支」。心念很重要,諸位,心念必定要念念如法,所以心念在分秒中,都不要讓他偏差了。所以即刻,我們要時時顧好這個念頭,要即刻觀念正法。無論你的心,面對什麼樣的境界,聽到什麼樣的聲音,面對什麼樣的臉色,我們要趕緊將自己的心念照顧好,要即刻觀念正法。我們要如法,所以若能這樣,我們才能「正定」,我們的心才能夠定下來,才會產生智慧。

這念心正確了,智慧產生了,我們就不會偏差,穩定了我們的道心,就產生我們的智慧。

時刻觀念正法

心定而慧生

稱為「念菩提分」

又名「念覺支」

再來就是「定菩提分」,剛才說過了,就是要穩定,心唯一的境界,絕對不要讓它散亂了,這叫做「定覺支」。念如果在法上,我們的心就穩定了。

心住一境

遇種種緣而不散亂

不生煩惱妄想

稱為「定菩提分」

又名「定覺支」

再來就是「捨菩提分」,捨,就是捨離一切虛妄的法。各位,世間無常,既然是無常,那一樣是真的呢?那一樣是永恆的呢?「是日已過,命亦隨減」,這個法每天都在念,但是我們都無法提起警覺,這就是我們以妄為真,把這種虛妄的人生當作真的,所以不斷地在追求情、愛、名、利、欲,這麼辛苦,這就是因為我們不懂得選擇真偽。

既然一切是虛妄的,我們怎麼不能捨呢?我們要隨著時日,時間已經過去了,我們何必煩惱住心呢?所以捨,捨棄前一念的煩惱,我們若能如此,慧命就能不斷成長。我們知道,蓮花出淤泥,人生在濁世中,這不就像一個污濁的蓮池?在污濁中浮現一朵一朵的蓮花。那些污濁的東西,我們知道現在都流行有機肥,有機肥是什麼東西讓它變成肥料呢?就是將很多的垃圾集合起來以後,讓垃圾分解掉,分解掉垃圾,然後它就有肥分。

我們不是同樣要這樣嗎?我們若能抱持聞法而除掉煩惱,我們就得一分清淨,所以能將這個人生,當作我們的肥料一樣,無論是苦或是污濁,我們聽了佛法之後,應該要知道沒有所有權的世間,唯有給我們使用權而已。無論你的財富,無論你有多少享受,我們應該要能看得清楚。

將人間當作修行道場

捨離一切虛妄煩惱

力行正法而得清淨

稱為「捨菩提分」

又名「捨覺支」

所以我說,我們在這裡,就是在修行。將煩惱、苦難當作是我們的肥料,不要再受其染著,這樣我們的人生,才真的能在佛法中解脫。

所以捨,捨去一分鐘前的煩惱,應該要捨棄一念間的煩惱。所以請大家要真正多用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NaoC5-wwVE&list=PLYfJOvcvKb2T5IjAbV0OKv_0FAtyYAUVc&index=54

avatar-img
5會員
166內容數
果醒法師-楞嚴與默照話頭-四講之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herlock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各位,修行不是說,我們有空再來修行,不是說我身體健康才來禮佛,我健康才去幫助別人,不是這樣。看,真正的修行,她能克服萬難,她能夠調適她的心。像這樣的人生,你看,這麼粗重的煩惱,在她一個人的身上,她能去掃除這些粗重的煩惱,得到輕安自在,我想,這是真功夫。
信根增長為信力 能破諸邪信 精進根增長為精進力 能治身心懈怠 念根增長為念力 能除諸邪念 定根增長為定力 能破諸亂想 慧根增長為慧力 能破三界迷惑 生起清淨智慧
「四正勤」就是,我們要提高警覺,要很謹慎注意我們的心境,若是一念惡生,我們要趕緊斷除,不要有這念惡念。假使未生惡,我們要好好將這念心照顧好,這片心地要讓它清淨無染,這就是「諸惡莫做」,諸惡莫生。
因為三十七道品,這三十七項要幫助我們,在這條康莊大道上行走,所以我們三十七道的第一項,四念處,我們要照顧好。這就是在啟發我們的智慧,在我們的身、心感受,和天地萬物的境界,讓我們下功夫。所以這四種觀法,就是智慧為體,要以智慧為主。
我們這幾天不斷在說:「人不必煩惱太多,不必計較太多。」你看,若是煩惱太多,計較太多,一樣是招來無常的人生,苦患不斷一輩子。所以我們學佛就是要學習,如何讓我們所過的日子,無論面對什麼樣的環境,我們都不要煩惱。
所以無論是慈、悲、喜,最重要的就是捨。我們若能捨,眾生平等,做我們的本分事,沒有什麼我做了多少?沒有什麼好貢高自大的!都沒有,所以若是這樣,我們的心天天都沒有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自然就遠離顛倒煩惱,這就是我們學佛要學的。 捨心無求 則無掛礙無煩惱 心無染方得清淨
各位,修行不是說,我們有空再來修行,不是說我身體健康才來禮佛,我健康才去幫助別人,不是這樣。看,真正的修行,她能克服萬難,她能夠調適她的心。像這樣的人生,你看,這麼粗重的煩惱,在她一個人的身上,她能去掃除這些粗重的煩惱,得到輕安自在,我想,這是真功夫。
信根增長為信力 能破諸邪信 精進根增長為精進力 能治身心懈怠 念根增長為念力 能除諸邪念 定根增長為定力 能破諸亂想 慧根增長為慧力 能破三界迷惑 生起清淨智慧
「四正勤」就是,我們要提高警覺,要很謹慎注意我們的心境,若是一念惡生,我們要趕緊斷除,不要有這念惡念。假使未生惡,我們要好好將這念心照顧好,這片心地要讓它清淨無染,這就是「諸惡莫做」,諸惡莫生。
因為三十七道品,這三十七項要幫助我們,在這條康莊大道上行走,所以我們三十七道的第一項,四念處,我們要照顧好。這就是在啟發我們的智慧,在我們的身、心感受,和天地萬物的境界,讓我們下功夫。所以這四種觀法,就是智慧為體,要以智慧為主。
我們這幾天不斷在說:「人不必煩惱太多,不必計較太多。」你看,若是煩惱太多,計較太多,一樣是招來無常的人生,苦患不斷一輩子。所以我們學佛就是要學習,如何讓我們所過的日子,無論面對什麼樣的環境,我們都不要煩惱。
所以無論是慈、悲、喜,最重要的就是捨。我們若能捨,眾生平等,做我們的本分事,沒有什麼我做了多少?沒有什麼好貢高自大的!都沒有,所以若是這樣,我們的心天天都沒有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自然就遠離顛倒煩惱,這就是我們學佛要學的。 捨心無求 則無掛礙無煩惱 心無染方得清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如果一開始學習佛法的目標很模糊, 不是為了希求一切遍智、 不是為了得到空性的智慧而學, 可能會無法忍受學習的艱辛。 因為這是勇士所走的路, 不為名、不為利, 只為解脫成佛! 是為了心中最純淨的那個夢想, 精進努力,無怨無悔。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Thumbnail
智諭法師:【什麼是念佛中的聞而不聞】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無所住,樂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大家要注意到。  樂的時候,要不忘一個「捨」字;苦的時候,要不忘記一個「忍」字。苦樂是平常的事,凡聖都要遭受到的。不要說是凡夫,
Thumbnail
我不要再相信我的寂寞感了,因為我有可能是錯的。
Thumbnail
諸佛菩薩降凡塵,隨緣渡化現禪機; 山青水綠依舊在,靈光不昧復本來。   現在請你閉上眼睛,全身放鬆。 靜靜的聆聽生命的呼喊!   人世塵勞,憂苦身心,進入佛門,塵緣放下,聽一曲佛門妙音,飲一首般若妙酒,醉了吧!心如虛空,一念不起!   今逢三曹普渡,幸得明師一指,點破了,六萬年的烏雲
Thumbnail
如果可以勤修佛法,將心中的貪、噌、痴、慢、疑等等無數執著,一點一點慢慢放下,此生就可以因為揹負的執著越來越少,生活得更加輕鬆,更加自在。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如果一開始學習佛法的目標很模糊, 不是為了希求一切遍智、 不是為了得到空性的智慧而學, 可能會無法忍受學習的艱辛。 因為這是勇士所走的路, 不為名、不為利, 只為解脫成佛! 是為了心中最純淨的那個夢想, 精進努力,無怨無悔。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Thumbnail
智諭法師:【什麼是念佛中的聞而不聞】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無所住,樂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大家要注意到。  樂的時候,要不忘一個「捨」字;苦的時候,要不忘記一個「忍」字。苦樂是平常的事,凡聖都要遭受到的。不要說是凡夫,
Thumbnail
我不要再相信我的寂寞感了,因為我有可能是錯的。
Thumbnail
諸佛菩薩降凡塵,隨緣渡化現禪機; 山青水綠依舊在,靈光不昧復本來。   現在請你閉上眼睛,全身放鬆。 靜靜的聆聽生命的呼喊!   人世塵勞,憂苦身心,進入佛門,塵緣放下,聽一曲佛門妙音,飲一首般若妙酒,醉了吧!心如虛空,一念不起!   今逢三曹普渡,幸得明師一指,點破了,六萬年的烏雲
Thumbnail
如果可以勤修佛法,將心中的貪、噌、痴、慢、疑等等無數執著,一點一點慢慢放下,此生就可以因為揹負的執著越來越少,生活得更加輕鬆,更加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