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發現者紀念碑(西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位於里斯本貝倫區海邊的發現者紀念碑,落成於1960年,紀念「航海家」恩里克王子逝世500周年。外型是一艘巨大的卡拉維拉帆船,主角恩里克王子站在最前端,右手拿著卡拉維拉帆船模型,左手拿著地圖,其身後分別有東西兩排的歷史人物,總共三十二位,有國王、航海家、戰士、修士、科學家和文人。
今天接著來看西側。1號是國王「非洲人」阿方索五世 (D. Afonso V "O Africano"),他是「航海家」恩里克王子兄長「雄辯的」杜阿爾特一世 (D. Duarte I "O Eloquente") 的長子。在位時間長達四十三年 (1438~1481),專注於在西北非的軍事擴張,並持續資助西非海岸的探險事業。葡萄牙在西非海岸的「奴隸貿易」(comércio de escravo) 與「黃金貿易」(comércio de ouro) 都是在其任內開展。
「非洲人」阿方索五世
2號是大名鼎鼎的瓦斯科‧達伽馬 (Vasco da Gama)。6號與10號都是他的兒子,分別是埃斯特萬‧達伽馬 (Estêvão da Gama) 與克里斯托萬‧達伽馬 (Cristóvão da Gama)。兩兄弟都是優秀的航海家暨將領,追隨父親的腳步,在印度洋上為「葡屬印度」(Índia Portuguesa) 奮鬥。哥哥埃斯特萬當到「葡屬印度」總督 (governador da Índia Portuguesa),算是位極人臣、壽終正寢;弟弟克里斯托萬歷練過麻六甲都督 (capitão de Malaca),曾指揮過紅海遠征行動 (expedição do Mar Vermelho),最後在率軍支援衣索比亞帝國 (Império Etíope) 的行動中壯烈犧牲。
*為了區分達伽馬父子三人,以後瓦斯科就稱為「達伽馬爸爸」;埃斯特萬就稱為「達伽馬哥哥」;克里斯托萬就稱為「達伽馬弟弟」XDDD
瓦斯科‧達伽馬
3號是率領第二趟印度船隊途中發現巴西的航海家卡布拉爾 (Pedro Álvares Cabral)。4號是後來為卡斯提爾效力,率領船隊航行全球的麥哲倫 (Fernão de Magalhães)。
卡布拉爾
麥哲倫
5號是第一位在巴西建立都督府「聖維森特都督府」(Capitania de São Vicente) 的 馬丁‧阿方索‧德‧索薩 (Martim Afonso de Sousa)。在巴西歷練過後,接替達伽馬哥哥成為「葡屬印度」總督 (governador da Índia Portuguesa)。是一位在巴西跟印度都歷練過的全能型將領。
馬丁‧阿方索‧德‧索薩
7號是大家都知曉的巴托羅梅烏‧狄亞士 (Bartolomeu Dias)。1488年首次到達非洲南端好望角 (Cabo da Boa Esperança)。1500年參與卡布拉爾率領的第二趟印度船隊,也是和1488年那次一樣,在通過好望角時遭遇風暴。不過這次狄亞士和他的船最終一起沉沒。樂浪非常佩服狄亞士,當我讀到他最後的悲壯結局時,不禁為之垂淚。他真的是一位名符其實的海上戰士!
巴托羅梅烏‧狄亞士
8號是開創「葡屬印度」(Índia Portuguesa) 並奠基其首府果亞 (Goa) 的首任總督,有「海上雄獅」「東方凱撒」美名的阿方索‧阿爾布克爾克 (Afonso de Albuquerque)。樂浪個人則稱他為「葡萄牙美髯公」!
阿方索‧阿爾布克爾克
9號是和羅耀拉一同創立耶穌會的西班牙耶穌會傳教士沙勿略 (Francisco Xavier)。他的傳教足跡遍及葡屬印度及日本,被羅馬天主教會視為繼聖保羅 (São Paulo) 之後,使最多人成為基督徒的傳教者,有「東方使徒」(Apóstolo do Oriente) 稱號。
沙勿略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葡語圈•福爾摩沙 了解最新動態!
avatar-img
45會員
295內容數
這裡是樂浪的葡萄牙文空間。 Aqui é o espaço da língua portuguesa do Augusto.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葡語圈•福爾摩沙 的其他內容
位於里斯本貝倫區海邊的發現者紀念碑,落成於1960年,紀念「航海家」恩里克王子逝世500周年。外型是一艘巨大的卡拉維拉帆船 (Caravela),主角恩里克王子站在最前端,右手拿著卡拉維拉帆船模型,左手拿著地圖,其身後分別有東西兩排的歷史人物,總共三十二位,有國王、航海家、戰士、修士、科學家和文人。
巴西於1822年9月從葡萄牙獨立,至今兩百週年。當時巴西的領土劃分,與今天的明顯不同;再往前追溯三百年的葡萄牙殖民時期,葡屬美洲的領土擴張、變遷與劃分,是如何一步步形塑出今天的巴西?本篇將梳理自1750年葡西《馬德里條約》簽訂,歷經十九世紀拿破崙戰爭、巴西獨立、改行共和,直到二十世紀的領土變遷。
這款桌遊的背景是十九世紀中期的伊比利半島,這個時期伊比利半島開始進入鐵路時代,也開始走向工業化。當時正遭逢四種疾病的襲擊:霍亂、瘧疾 、黃熱病及斑疹傷寒。遊戲目標是及早研究出四種疾病,每位玩家將通力合作,共同拯救伊比利人民!
巴西於1822年9月從葡萄牙獨立,至今兩百週年。當時巴西的領土劃分,與今天的明顯不同;再往前追溯三百年的葡萄牙殖民時期,葡屬巴西的領土擴張、變遷與劃分,是如何一步步形塑出今天的巴西?本篇將梳理自1500年葡萄牙人登陸巴西,到1750年葡西《馬德里條約》簽訂時「葡屬美洲」的領土變遷
無花果樹廣場位於里斯本下城區,鄰近捷運 Rossio 站。銅像於1971年被安裝於此。若昂一世是葡萄牙歷史上唯一一位獲得「大帝」綽號的國王,另外還有「好的」「美好回憶」等綽號。
布拉干薩的卡特琳娜王后 (infanta D. Catarina de Bragança) 把對茶以及瓷器的喜愛帶去英格蘭,為英格蘭宮廷的習慣帶來革命性的改變。這成為每天下午五點舉行的真正儀式,搭配著茶壺、茶杯、牛奶罐、糖罐以及糕點,像是麵包和蛋糕。
位於里斯本貝倫區海邊的發現者紀念碑,落成於1960年,紀念「航海家」恩里克王子逝世500周年。外型是一艘巨大的卡拉維拉帆船 (Caravela),主角恩里克王子站在最前端,右手拿著卡拉維拉帆船模型,左手拿著地圖,其身後分別有東西兩排的歷史人物,總共三十二位,有國王、航海家、戰士、修士、科學家和文人。
巴西於1822年9月從葡萄牙獨立,至今兩百週年。當時巴西的領土劃分,與今天的明顯不同;再往前追溯三百年的葡萄牙殖民時期,葡屬美洲的領土擴張、變遷與劃分,是如何一步步形塑出今天的巴西?本篇將梳理自1750年葡西《馬德里條約》簽訂,歷經十九世紀拿破崙戰爭、巴西獨立、改行共和,直到二十世紀的領土變遷。
這款桌遊的背景是十九世紀中期的伊比利半島,這個時期伊比利半島開始進入鐵路時代,也開始走向工業化。當時正遭逢四種疾病的襲擊:霍亂、瘧疾 、黃熱病及斑疹傷寒。遊戲目標是及早研究出四種疾病,每位玩家將通力合作,共同拯救伊比利人民!
巴西於1822年9月從葡萄牙獨立,至今兩百週年。當時巴西的領土劃分,與今天的明顯不同;再往前追溯三百年的葡萄牙殖民時期,葡屬巴西的領土擴張、變遷與劃分,是如何一步步形塑出今天的巴西?本篇將梳理自1500年葡萄牙人登陸巴西,到1750年葡西《馬德里條約》簽訂時「葡屬美洲」的領土變遷
無花果樹廣場位於里斯本下城區,鄰近捷運 Rossio 站。銅像於1971年被安裝於此。若昂一世是葡萄牙歷史上唯一一位獲得「大帝」綽號的國王,另外還有「好的」「美好回憶」等綽號。
布拉干薩的卡特琳娜王后 (infanta D. Catarina de Bragança) 把對茶以及瓷器的喜愛帶去英格蘭,為英格蘭宮廷的習慣帶來革命性的改變。這成為每天下午五點舉行的真正儀式,搭配著茶壺、茶杯、牛奶罐、糖罐以及糕點,像是麵包和蛋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達迦瑪 Vasco da Gama與哥倫布 Cristóbal Colón,一個往東走,繞過大半個非洲到達印度;一個往西走,越過一望無際的大西洋,來到美洲。他們倆分別為葡萄牙與西班牙開拓了新航道與新世界,為當時的兩個王國帶來巨大財富,也開啟了之後的大航海時代,全球化的第一波。 旅遊的想像 到西班
Thumbnail
勝利號,英國海軍名艦,這艘名艦於1759年開始建造,1778年開始服役,第一次參戰即俘獲法國「獨立獸角號」巡航艦。1805年在西班牙特拉法爾加角附近爆發的特拉法爾加海戰中,以霍雷肖納爾遜勳爵指揮的英國艦隊一舉擊敗了由拿破崙率領的法國、西班牙聯合艦隊,確立了英國作為海上強國的霸主地位。
Thumbnail
斐迪南·德·麥哲倫(葡萄牙語:Fernão de Magalhães;西班牙語:Fernando de Magallanes;英語:Ferdinand Magellan,1480年10月17日-1521年4月27日),享年40歲,是葡萄牙探險家,為西班牙政府效力探險。他在1519年至1521
瓦斯科·達伽瑪 瓦斯科·達伽瑪(Vasco da Gama,1460-1524)是一位重要的葡萄牙航海家,也是第一位率領艦隊從歐洲直達印度的人。他的一生對歐洲的航海與香料貿易有著深遠的影響。 1497年,達伽瑪率領四艘船艦和160名船員,經過五個月的航行到達非洲好望角,再繼續向東航行。途中經
Thumbnail
維達號(Whydah Gally,也有Whidah或Whidaw等拼法)是18世紀初的一艘大型販奴船,後來被大西洋上的著名海盜頭目黑山姆奪為旗艦,不久便於1717年4月26日在鱈角近海遭遇暴風雨觸礁沉沒,僅兩人生還,船上估計載有4.5公噸的金銀珠寶。
Thumbnail
1580年,葡萄牙國王在出征摩洛哥時陣亡,葡萄牙被西班牙吞併,它的海軍艦船也被西班牙盡數收入囊中,其中就包括不少建造精良的西班牙式蓋倫帆船。葡萄牙的海軍傳統歷來追求強勢,所以「聖馬丁」號船身線條簡練,設有雙層火炮甲板,稱得上是16世紀70年代歐洲軍艦設計的傑出典範。
Thumbnail
大家可能知道,航行到美洲的大探險家克里斯多福.哥倫布(西語:Cristóbal Colón)與西班牙王室不歡而散,死時債台高築。聽起來像是一個家族暴起暴落的故事,哥倫布之名該從此掃入歷史灰燼之中。 然而其實並沒有。 哥倫布死後,儘管不大甘願,西班牙王室依然承認其家族成員在美洲能繼承一些他的權利。
Thumbnail
小時侯...看了改變我一生的一本書「馬可波羅歷險記」。故事講述到他曾隨父親和叔叔通過絲綢之路到過大元、擔任大蒙古國的揚州地方長官三年。回到威尼斯後,馬可·波羅的故事寫成了遊記、讓歐洲、亞洲人得以了解中亞、中國以及歐洲的文化差異,對東西方的交流發展有很大的貢獻...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達迦瑪 Vasco da Gama與哥倫布 Cristóbal Colón,一個往東走,繞過大半個非洲到達印度;一個往西走,越過一望無際的大西洋,來到美洲。他們倆分別為葡萄牙與西班牙開拓了新航道與新世界,為當時的兩個王國帶來巨大財富,也開啟了之後的大航海時代,全球化的第一波。 旅遊的想像 到西班
Thumbnail
勝利號,英國海軍名艦,這艘名艦於1759年開始建造,1778年開始服役,第一次參戰即俘獲法國「獨立獸角號」巡航艦。1805年在西班牙特拉法爾加角附近爆發的特拉法爾加海戰中,以霍雷肖納爾遜勳爵指揮的英國艦隊一舉擊敗了由拿破崙率領的法國、西班牙聯合艦隊,確立了英國作為海上強國的霸主地位。
Thumbnail
斐迪南·德·麥哲倫(葡萄牙語:Fernão de Magalhães;西班牙語:Fernando de Magallanes;英語:Ferdinand Magellan,1480年10月17日-1521年4月27日),享年40歲,是葡萄牙探險家,為西班牙政府效力探險。他在1519年至1521
瓦斯科·達伽瑪 瓦斯科·達伽瑪(Vasco da Gama,1460-1524)是一位重要的葡萄牙航海家,也是第一位率領艦隊從歐洲直達印度的人。他的一生對歐洲的航海與香料貿易有著深遠的影響。 1497年,達伽瑪率領四艘船艦和160名船員,經過五個月的航行到達非洲好望角,再繼續向東航行。途中經
Thumbnail
維達號(Whydah Gally,也有Whidah或Whidaw等拼法)是18世紀初的一艘大型販奴船,後來被大西洋上的著名海盜頭目黑山姆奪為旗艦,不久便於1717年4月26日在鱈角近海遭遇暴風雨觸礁沉沒,僅兩人生還,船上估計載有4.5公噸的金銀珠寶。
Thumbnail
1580年,葡萄牙國王在出征摩洛哥時陣亡,葡萄牙被西班牙吞併,它的海軍艦船也被西班牙盡數收入囊中,其中就包括不少建造精良的西班牙式蓋倫帆船。葡萄牙的海軍傳統歷來追求強勢,所以「聖馬丁」號船身線條簡練,設有雙層火炮甲板,稱得上是16世紀70年代歐洲軍艦設計的傑出典範。
Thumbnail
大家可能知道,航行到美洲的大探險家克里斯多福.哥倫布(西語:Cristóbal Colón)與西班牙王室不歡而散,死時債台高築。聽起來像是一個家族暴起暴落的故事,哥倫布之名該從此掃入歷史灰燼之中。 然而其實並沒有。 哥倫布死後,儘管不大甘願,西班牙王室依然承認其家族成員在美洲能繼承一些他的權利。
Thumbnail
小時侯...看了改變我一生的一本書「馬可波羅歷險記」。故事講述到他曾隨父親和叔叔通過絲綢之路到過大元、擔任大蒙古國的揚州地方長官三年。回到威尼斯後,馬可·波羅的故事寫成了遊記、讓歐洲、亞洲人得以了解中亞、中國以及歐洲的文化差異,對東西方的交流發展有很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