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8|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印刷前置輸出人員是在做什麼?

印刷品作業流程

「業主-廣告公司-設計師-印刷前置(檔案審稿)-印刷(量產)-成品(後加工)-出貨-送到業主手上」
舊時代美工需要會的軟體很多,才能創造出精美的圖片與排版。最傳統是以手工割片去背(聽前輩們說起~~這時期倒是沒遇過);聽聞說輪胎也是手工割圓(我有試過用底片完割圓,出來卻是像狗啃過一般,慘不忍堵)
會進入印刷業也是巧合,那時剛畢業只是對電腦很感興趣!上了補習班1年就跑去找相關工作(那時還是看報紙的年代),初衷是想學打字!
誤打誤撞進入了印刷製版業。前期印刷前置作業須懂很多,不同軟體間須互相配合,當時補習時window第幾版本.........年代久遠都忘了...........記得好像有碰過NT/2000。
進入第一家公司時,遇到蘋果麥金塔年代Macintosh950(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舊MAC長什麼樣,跟現在的蘋果有什麼差別!)後期有買過2次筆電,都是這時候被影響的。
對MAC&PC系統運用感想,會另找時間寫出心得
那時PH才出到4.0吧!現在都2023版了真可怕!(PH=PHOTOSHOP).......於是電腦成為我的玩具,當時公司有空閒時;我就會拿PH來玩,並在當時用PH繪製了一隻金龜子。
2000年葉甲蟲(金龜子)
2000年葉甲蟲(金龜子)
如果對繪圖有興趣的朋友,我會在另外開一系列講PH繪圖的技巧,雖然坊間有太多教學可以學。或許每個人的用法皆不一樣,用習慣了就是好方法。
也因排版軟體的不同,那時流行pagemaker是InDesign的前身。也有另一套軟體QuarkXPress(當時我覺得最好用的軟體較為簡單),當然現在都轉用InDesign了(主要是作業平台不同也有關)。不過現在Adobe系列都可以跨平台了也就沒這個困擾。
對排版軟體也有興趣的朋友,也會開一系列技巧分享(當然是較偏重印刷方面)
檔案輸出格式也跟後端輸出機器格式相符(當時接觸過賽德斯、艾克發出片機),才能正常出片....再拿給校對師傅看確認後,才能將底片送去印刷廠印刷到後期(柯達出版機)........(以前需要人的地方很多,不像現在一個人面對機器,就能完成很多事情!)真會得自閉症XD
後端系統因較為專業(屬程式學籍別),這就超出我能理解的範圍囉!頂多只能把常用規格說明一下吧。如對印前(印刷前置)有興趣想了解的朋友,可另開一系列說明。
那時真的是像海綿一樣不斷的吸收,歷經了4家公司每家都待1-2年。最後在一家公司裡待到連自己都不敢想的18年多,想想一個小孩都長大了XD~~~~
在那學習到特殊印刷、結構盒、網印紋,才發現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感覺,原來印刷不只有印在紙張上。也可以印在不同材質上便有不同的效果,深深被印刷之美吸引;有種一入豪門深似海的感覺!
那時接觸到光柵材質如同放大鏡一樣,可將平面影像利用特殊軟體顯現出3D視覺感(那時虛擬3D電影還沒出世)。真的整天都要想怎麼去背才完美,效果才會好又自然震撼,那時真的是狂去背(練就了PH合成技術)。
雖然現在去背很簡單用點一下就好了,真是天壤之別!為了要捏好3D,真的跑去坊間學MAX、MAYA、sketchup、也重補了素描(了解他基本原理)。
光柵是什麼?PH合成小技巧?,另開系列說明。
光柵雖是舊時代的產物,但我覺得能認識它真的很幸運。這要感謝恩師吳文和先生帶領進入這項技術,雖然到後期使用此技術的人越來越少,產品也走到了尾聲。雖說舊時代~~距離現在也才幾10年光陰,AI都面市了!其實有點老生常談的味道在裡面。
雖然現在眼睛無法長時間工作(因得到乾眼),不得不放下喜歡的工作,但又可惜了身上的工作經驗,想想很久沒寫網誌了(可留下點東西給喜歡的人也不錯)。
什麼是乾眼?另開系列說明。
離開後看看外面的世界,才知已完全變了樣。電商滿街跑(美工/美編/設計)需要當小編、梗圖、剪輯影片、網頁、繪圖、設計、出貨、寄貨,真讓人大開眼界。這又是另一個話題了!
當小編與貼圖梗心得,另開系列說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關於印刷都收錄在此專題裡,編輯、影像、輸出、印前製作、色彩、經驗談....等等。是傳統或是數位其中又有什麼不同 ? 常用電腦的小技巧,如文書軟體活用、使用、運用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