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危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附圖-1>.聯邦基金利率期貨之成交量於2023.3.1至今持續擴大 意味銀行拆借準備金之需求不斷增加中。

附圖-7>.矽谷銀行倒閉後美聯儲出台新救援機制BTFP,詳見2023.6.8美聯儲資產負債表PAGE-1 Bank Term Funding Program較上周多61.93億(US)顯示銀行準備金不足循美聯儲救援。

股市漲不停,卻隱藏沒有看到的危機。 

聯邦基金利率期貨之成交量於2023.3.1至今持續擴大 意味銀行拆借準備金之需求不斷增加中。

聯邦基金利率期貨之成交量於2023.3.1至今持續擴大 意味銀行拆借準備金之需求不斷增加中。

BTFP

BTFP

BTFP

BTFP

BTFP

BTFP

BTFP

BTFP

縮表

縮表


avatar-img
0會員
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索小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降息引發股市崩盤的原因 1)美聯儲 加息縮表=美元匯率上升供給量下降,此時非美貨幣匯率及供給量不變。 2)非美貨幣會兌換成美元進入美國本土套匯利差交易=美國金融市場資金增加 拉高美國金融市場商品價格(股市、債市等等),相反非美國家貨幣下跌股市易跌難漲。 3)非美貨幣供給量不變追逐供給量遞減的美元(縮
降息引發股市崩盤的原因 1)美聯儲 加息縮表=美元匯率上升供給量下降,此時非美貨幣匯率及供給量不變。 2)非美貨幣會兌換成美元進入美國本土套匯利差交易=美國金融市場資金增加 拉高美國金融市場商品價格(股市、債市等等),相反非美國家貨幣下跌股市易跌難漲。 3)非美貨幣供給量不變追逐供給量遞減的美元(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美股的投資人借貸指數目前也是第二次共鳴點跟2021年第四季~2022年第一季一樣的位置 但這個量化還不夠長期,只能確認跟其他指標同步,只能說明近4年投資人的槓桿慣性,繼續觀察未來是不是有參考性 比特幣再度要確認低點,如果跌破就是之前看得跌幅滿足位置60周 現在市場開始講美國可能要經濟衰退,
【重點前瞻】今日市場繼續消化聯儲局決議,日內數據關注美國5月PPI,預計年率加速至2.5%(前值2.2%),表明物價壓力再次抬升。同時段公佈的首領失業金人數預計持穩在22萬以上。
美股目前的狀況似乎處於觀望期,市場資金並沒有太大的進一步做多企圖心。雖然前些日子聯準會重申不可能在短期內升息,也再度燃起市場對於未來降息的期待。
Thumbnail
筆記-財經皓角-美國銀行股財報.台股金融股獲利-24.04.15 *台灣金控1-3月獲利大幅成長,相對於美國金融股的表現強勁。 主因景氣從谷底復甦,貸款量、交易量都增加。 *壽險,富邦、國泰 去年基期低,所以今年成長年增率就較高,但獲利不會高過2021年。 壽險業在大降息之後,美債價格提高,
Thumbnail
上週的台股創了新高,美國公布了 CPI 指數,澆息了第二季降息的美夢。 這個劇情和去年有87%相像。但一次、兩次之後,大家都比較有經驗了。 因應「不降息」在市場的哀嚎聲中,應聲下跌。 這時候,我們可以怎麼樣因應呢?
Thumbnail
重點摘要: 投資最重要的是”安全邊際” BofA(美銀)2024年七大黑天鵝 1.『聯準會』 2.『過度樂觀』 3.『高利率衝擊』 4.『垃圾債券(HY)』 5.『經濟衰退』 6.『科技股』 7. 『末日期權』
Thumbnail
24.01.02-財經皓角 *2023年的兩個危機:  --23.3月有矽谷銀行危機(債券流動性問題), --23.10月公債殖利率提升到5%,導致10月股債雙跌。 *標普500,之前有達到最高的38倍,降到目前的29倍,不過還是偏高。 標普500 2023年獲利創新高、比2022年更高,
Thumbnail
美股的投資人借貸指數目前也是第二次共鳴點跟2021年第四季~2022年第一季一樣的位置 但這個量化還不夠長期,只能確認跟其他指標同步,只能說明近4年投資人的槓桿慣性,繼續觀察未來是不是有參考性 比特幣再度要確認低點,如果跌破就是之前看得跌幅滿足位置60周 現在市場開始講美國可能要經濟衰退,
【重點前瞻】今日市場繼續消化聯儲局決議,日內數據關注美國5月PPI,預計年率加速至2.5%(前值2.2%),表明物價壓力再次抬升。同時段公佈的首領失業金人數預計持穩在22萬以上。
美股目前的狀況似乎處於觀望期,市場資金並沒有太大的進一步做多企圖心。雖然前些日子聯準會重申不可能在短期內升息,也再度燃起市場對於未來降息的期待。
Thumbnail
筆記-財經皓角-美國銀行股財報.台股金融股獲利-24.04.15 *台灣金控1-3月獲利大幅成長,相對於美國金融股的表現強勁。 主因景氣從谷底復甦,貸款量、交易量都增加。 *壽險,富邦、國泰 去年基期低,所以今年成長年增率就較高,但獲利不會高過2021年。 壽險業在大降息之後,美債價格提高,
Thumbnail
上週的台股創了新高,美國公布了 CPI 指數,澆息了第二季降息的美夢。 這個劇情和去年有87%相像。但一次、兩次之後,大家都比較有經驗了。 因應「不降息」在市場的哀嚎聲中,應聲下跌。 這時候,我們可以怎麼樣因應呢?
Thumbnail
重點摘要: 投資最重要的是”安全邊際” BofA(美銀)2024年七大黑天鵝 1.『聯準會』 2.『過度樂觀』 3.『高利率衝擊』 4.『垃圾債券(HY)』 5.『經濟衰退』 6.『科技股』 7. 『末日期權』
Thumbnail
24.01.02-財經皓角 *2023年的兩個危機:  --23.3月有矽谷銀行危機(債券流動性問題), --23.10月公債殖利率提升到5%,導致10月股債雙跌。 *標普500,之前有達到最高的38倍,降到目前的29倍,不過還是偏高。 標普500 2023年獲利創新高、比2022年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