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夯的兩部電影,我在奧本海默跟Barbie芭比糾結。最後選擇了.......我全都看。
今天筆者想先聊聊Barbie芭比。
這部電影可以說是評價兩極,一方面受到好評,另一方面則被批評邏輯混亂或難以理解。另外,還有一些厭女人士的批評等等。
事實上,這部影片採用了好萊塢常見的手法,將童話故事與現實世界結合,類似以前的經典作品如「曼哈頓奇緣」。然而,卻不走浪漫愛情路線。這部影片還在加入了一些好萊塢喜劇鬧劇的元素,例如女主角輕鬆越過閘門,而追捕她的人則被大腿高度的閘門擋住,忙於尋找門禁卡等等。再加上主要故事背景的芭比世界本身是虛構的,這些元素使得電影更加脫離現實。
過去,芭比娃娃被許多女權主義者視為女性歧視與物化的象徵,認為它是資本主義和父權體制的產物,用來洗腦跟灌輸女孩消費主義的觀念。
因為在芭比之前,女孩子玩的娃娃幾乎都是嬰兒模樣的。而芭比是一個成人形象的玩具,卻是為小女孩設計的。它的身材並不符合健康自然的標準,擁有豪華住所、時尚服飾、包包,還有令人羨慕的男友。從某種意義上說,1950年代的「Barbie芭比」成為了現代21世紀網美的原型。
意外地,這部影片卻不落俗套,如果要迎合這種想法,芭比絕對能拍攝出全程都「美美的」公主劇風格。
結果卻將芭比這個被多數人認為物化女性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拍出「自我反思」跟「強調平權」的內容。 這個方向多少有點危險,可能會引起社會某些人「厭女」傾向。
我就看到很多男性評論的內容,解讀是男人就該統治世界,因為我們男人願意為了這件事為之奮鬥,去拼得你死我活。而女人只是哪天一覺醒來,「突然」想改變世界。
類似這類的發言跟評論不少,顯然有點過度解讀。
我認為影片嘗試傳達的意思是,只要女性能夠覺醒,擺脫被洗腦的束縛,就能顛覆資本主義的父權制度,實現女性平權。但也就點到為止,不算過度強調。
儘管我從未玩過芭比娃娃,但我相信芭比娃娃帶給小女孩的,應該是一種「未來的想像」。芭比擁有多種職業,過著讓人稱羨的生活,這也能是一種「啟發」。
至少我玩超級英雄之類的玩具時,想的是除暴安良的念頭,是對正義與和平的美好世界的嚮往,而不會刻意追求超級英雄健美的身材。長大後,我也不會期待我的車子能變成機器人,或是我養的寵物是外星生物。
芭比娃娃其實一直在「與時俱進」,早期只有白人,後來加入各種不同種族,也推出過圓潤造型的芭比和坐輪椅的芭比等等,還有擁有各種職業的芭比。因此,去論斷一個娃娃就是用來壓迫女性的產物,實際上只是將「厭女」情緒投射到芭比娃娃身上罷了。
當然你要說男孩玩超級英雄,女孩玩芭比,這件事本身就不合理之類的討論,就超出本文的範圍了。
總之,我認為電影《Barbie芭比》並非單純探討女權或反父權制度,而是在有限範圍內探討了這些概念,點到為止。
真正要表達的應該是每個女孩都是自己的「芭比」,每個女孩都有自己的特點,不應該被芭比娃娃的外表、身份和年齡所定義或限制。每個男孩也都是「獨立」的「肯」,獨立的個體。不需要藉由鞏固或宣揚父權制度,來證明自己的存在跟價值,而陷入了「有毒的男子氣概」(toxic masculinity)的陷阱。
總的來說,電影《Barbie芭比》並不是對女權或反父權的極端宣揚,而是在輕描淡寫中,以喜劇元素跟略帶嘲諷地探討這些議題。其實它想要傳達的是,每個人都應該追求自己的夢想和目標,不受外界定義的限制。無論是女孩還是男孩,都有權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不需要被社會刻板印象束縛。沒有誰是另一個人的附屬,不需要被他人定型跟定義。在我看來,這才是影片的核心信息。
==================
聯絡信箱:fireloam@hotmail.com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fireloam
臉書粉絲團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