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比可以是任何角色,女孩們能成為任何想成為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Because Barbie can be everything We can be anything

上週和朋友一起去看了芭比的電影,終於在日本上映了。

之前在網上看到很多台灣朋友分享的評論。因為

日本上映比較晚,我上週才剛看完。


我自己周圍朋友對這部電影的評價兩極。

然而我自己看完之後感覺相當喜歡,今天是我第一次來和大家聊一下我的電影觀影心得。


我小時候有很多芭比娃娃,都是美國親戚送的。每次他們回台

台灣探親,都會送我一個新的芭比。漸漸地,我就建立了自己的芭比王國。

小學同學們都會來我家一起玩芭比。


小時候看芭比,覺得她是成熟女性的理想形象。她有各式各樣的職業,在美麗的房子裡居住,長得又漂亮。

我那時候覺得大家長大後一定能像芭比一樣成為耀眼的女性。



然而,當我從芭比的王國長大來到現實世界,我才發現事情並不總是那麼容易。


最讓我觸動的電影中的一幕是小女孩說的:“不只是男人討厭女人,女人也討厭女人。”這讓芭比也感到驚訝,因為在她的王國裡,女人們都和睦相處,高唱著Girl's power。


然而,在現實世界中,因為社會競爭激烈,女性之間也存在激烈的競爭,這常常導致我們不自覺地討厭其他女性。我們可能會對她人的穿著打扮進行批評,甚至對其他女性的成功心存嫉妒。

像是“她怎麼可以穿這樣上街”


“她怎麼可以毫不重視自己的身材”


“她怎麼為了獲得更好的職位那麼不擇手段”



更或著是比起對男藝人/男偶像


不少女性對女藝人/女偶像的評語更嚴格辛辣一些


在觀影當下諸多的例子在我腦海中快速閃現


我也反問我自己 是不是很愛批評/批判 路人的穿衣打扮


是不是背地裡很愛嚼姐妹的舌根


是否該帶著更寬闊的胸襟來看待這一切呢?



這部電影中,肯尼(KEN)發現在現實世界,男性受到的重視比他們芭比世界的男性還要多。他希望能影響芭比世界也對他們重視

最後芭比們推翻他的肯尼王國重新回到芭比王國,並且告訴肯尼:

“不是芭比和肯尼,也不是肯尼和芭比,你不是附屬品,你就是你,

是芭比

是肯尼!”

這個情節讓我深受觸動。我覺得這個故事從另一個角度解釋了不論是父權社會還是母系社會,都有人被傷害,有人被壓迫。真正的平等可能是困難的,每個人的尺度也不同,但平等並不意味著任何一方只能是配角。

這部電影告訴每個觀眾,無論你的身份和性別,最美好的事情就是做你自己。你可以成就任何事情。

對我來說這部電影告訴每個觀影的人

不管你是什麼身份

 什麼性別

”你能成為的最美好的人 就是你自己!“

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you can be is yourself

"你可以成就任何事情"

You can be anything

最近,我因為工作上的失敗被上司強制承擔責任,感到有些難受。但是,那又如何呢?

能夠影響我自己的,只有我自己。

能打倒我的 只有我自己! 

能改變世界的力量一直在你身上

The power to change the world has been inside you all along 

帶著滿滿的能量走出電影院

人生嘛 絕對不是一帆風順



歡迎來我的instagram逛逛 


avatar-img
88會員
151內容數
喜歡讀文字,活字中毒者,不過很少分享心得,只有偶爾不定時掉落的一些碎片 很喜歡研究美食,想推薦屬於自己的私房名單,不擅長批評所以只推薦自己喜歡的店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Norik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您是否曾擁有書櫃中一本特別的書,每年都要從那裡取出,重新閱讀一遍呢? 我擁有數個書櫃,其中一區專門放置我經常參考的書籍,或是在工作上經常翻閱的書籍,同時也擺放幾本我特別喜愛的著作。 其中之一就是我每年都會讀取的書籍,《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Remember Who You
近期,我在各種地方都看到這本書的推薦,天生有叛逆因子的Norika,就一直抗拒去閱讀 直到最近,我回到台灣,在誠品書店發現這本書一直被熱烈推薦。想說,旅途中的飛行時光也可以趁機閱讀一下。
最近跟一位朋友キク有了一個有趣的對話。他從知名的大學畢業,學生時代就經常代表學校出外交流,並且是學生代表。畢業後,他進入了非常知名的企業工作。他天生活潑外向,容易與人打成一片,我一直以為他現在的工作就是他的天職。 前幾天,我們本來要一起搭東京納涼船,但我不小心買錯了時間,只好約另外一位朋友
小時候我媽就是個教育媽媽,希望我要學很多才藝。還記得媽媽一定要我去學跆拳道,我每次去上課都是哭著走進教室。那時才五歲,是班上最小的學生。 六歲開始學游泳,但是我到大學為止一直都不會游,因為我很怕水。 七歲開始學畫畫,被繪畫班老師說沒有看過那麼沒天份的學生。 同樣五歲開始學鋼
這本書真的讓我意識到自己是一個高敏感卻不受傷的人。之前偶然發現它,但一直躺在書櫃中未被閱讀。 前幾天睡前翻閱這本未讀過的書,當作睡前讀物。它的中文副標題是“強化心理韌性,做個對外圓融溫柔,內在強大堅定的人”。 而日文原標題則是“敏感すぎるあなたが7日間で自己肯定感をあげる方法”。
歡迎光臨休南洞書店的讀後感想 或許每個社區都該有一個休南洞書店 我終於看完了這本書,中間斷斷續續的,但看完後頭腦中湧現出無數想法,於是決定將這些思考寫成一篇文章。 這是一個溫暖的社區型書店故事,書中蘊含著許多感人的人生故事。 工作是手段,生活才是目的 這是我閱讀後最深刻的感受。 書中
您是否曾擁有書櫃中一本特別的書,每年都要從那裡取出,重新閱讀一遍呢? 我擁有數個書櫃,其中一區專門放置我經常參考的書籍,或是在工作上經常翻閱的書籍,同時也擺放幾本我特別喜愛的著作。 其中之一就是我每年都會讀取的書籍,《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Remember Who You
近期,我在各種地方都看到這本書的推薦,天生有叛逆因子的Norika,就一直抗拒去閱讀 直到最近,我回到台灣,在誠品書店發現這本書一直被熱烈推薦。想說,旅途中的飛行時光也可以趁機閱讀一下。
最近跟一位朋友キク有了一個有趣的對話。他從知名的大學畢業,學生時代就經常代表學校出外交流,並且是學生代表。畢業後,他進入了非常知名的企業工作。他天生活潑外向,容易與人打成一片,我一直以為他現在的工作就是他的天職。 前幾天,我們本來要一起搭東京納涼船,但我不小心買錯了時間,只好約另外一位朋友
小時候我媽就是個教育媽媽,希望我要學很多才藝。還記得媽媽一定要我去學跆拳道,我每次去上課都是哭著走進教室。那時才五歲,是班上最小的學生。 六歲開始學游泳,但是我到大學為止一直都不會游,因為我很怕水。 七歲開始學畫畫,被繪畫班老師說沒有看過那麼沒天份的學生。 同樣五歲開始學鋼
這本書真的讓我意識到自己是一個高敏感卻不受傷的人。之前偶然發現它,但一直躺在書櫃中未被閱讀。 前幾天睡前翻閱這本未讀過的書,當作睡前讀物。它的中文副標題是“強化心理韌性,做個對外圓融溫柔,內在強大堅定的人”。 而日文原標題則是“敏感すぎるあなたが7日間で自己肯定感をあげる方法”。
歡迎光臨休南洞書店的讀後感想 或許每個社區都該有一個休南洞書店 我終於看完了這本書,中間斷斷續續的,但看完後頭腦中湧現出無數想法,於是決定將這些思考寫成一篇文章。 這是一個溫暖的社區型書店故事,書中蘊含著許多感人的人生故事。 工作是手段,生活才是目的 這是我閱讀後最深刻的感受。 書中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芭比》透過所有人的童年玩具——芭比娃娃,藉以反映當代社會對於女性審美的專制與物化,不僅僅是在批判父權體制,推崇女性主義,更巧妙地利用Barbieland與真實世界間性別權力的相互角力與傾軋,描繪「身而為人」的存在危機。
因為很喜歡導演/編劇Greta Gerwig的前兩部作品《淑女鳥》和《她們》,再加上《芭比》在歐美的試映反應都非常好,讓我帶著很高的期待去看電影。所謂「期待越高,失望越大」,第一次看完《芭比》的當下,並沒有覺得有如各大影片所說的那樣「不得了的好看」,而且甚至覺得台詞好滿、節奏太快,想說的議題一直丟出
現在讓我們在《芭比》上映前一天,回頭看看這部電影的一支正式預告,可以說,它已經在那時我們還搞不懂導演葛莉塔潔薇要怎麼處理這部電影時,就已經嚴重爆雷。這部預告傳遞一個訊息:「如果你喜歡芭比,你會喜歡這部電影;如果你討厭芭比,那你也不能錯過這部電影」。 你知道嗎?這句話完全沒說錯。HOW?!
《芭比》透過所有人的童年玩具——芭比娃娃,藉以反映當代社會對於女性審美的專制與物化,不僅僅是在批判父權體制,推崇女性主義,更巧妙地利用Barbieland與真實世界間性別權力的相互角力與傾軋,描繪「身而為人」的存在危機。
因為很喜歡導演/編劇Greta Gerwig的前兩部作品《淑女鳥》和《她們》,再加上《芭比》在歐美的試映反應都非常好,讓我帶著很高的期待去看電影。所謂「期待越高,失望越大」,第一次看完《芭比》的當下,並沒有覺得有如各大影片所說的那樣「不得了的好看」,而且甚至覺得台詞好滿、節奏太快,想說的議題一直丟出
現在讓我們在《芭比》上映前一天,回頭看看這部電影的一支正式預告,可以說,它已經在那時我們還搞不懂導演葛莉塔潔薇要怎麼處理這部電影時,就已經嚴重爆雷。這部預告傳遞一個訊息:「如果你喜歡芭比,你會喜歡這部電影;如果你討厭芭比,那你也不能錯過這部電影」。 你知道嗎?這句話完全沒說錯。HOW?!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暑假總是電影荒,當我第一次看到芭比的預告時,怎麼想得到我會進影院甚至二刷。想看芭比的原因除了好奇,關鍵還有Chacha推薦文的一句:「如果你是女性主義者,會愛爆這部電影。」 我的童年當然也少不了芭比,雖然我的印象只剩被我不肯拆封的肯尼(He just Ken),還有後期日本推出的莉卡公主。
Thumbnail
《芭比》和《可憐的世界》透過電影敘事,探討了性別觀念和男女角色在父權社會下的困境,以及女性主義對性別框架的質問和解構。 本文從電影中的角色與情節,揭露為什麼我們每個人都該成為女性主義者。
Thumbnail
Barbie芭比(Barbie, 2023)劇透心得 【她是全世界,而他只是肯尼】
Thumbnail
上一篇的【時寐】演唱會,提到安溥獻唱【女人花】給陪伴她從女孩蛻變到女人的妹妹和歌迷們。本篇來聊聊或許曾經是部份女孩夢想的芭比娃娃,如何巧妙連結舞台劇【完美咪咪】的靈感,一起認識更多美好的戲劇作品。 下一篇,我們將會從芭比的 Mattel 公司興衰史,來探討 IP 的經營之道。 綠獅去年接獲劇組【完
Thumbnail
當初看電影Barbie,期待頗高,看完後,覺得好看,同時又隱隱覺得怪怪的。後來認真想想,這種不適感,或者來自電影Barbie作為個人成長的故事,跟我們習慣了的英雄故事不一樣。 「女性的故事」應該是怎樣的?我們不可能從一部電影就找到答案,但電影確實給了我們不少啟發。
Thumbnail
這部片最隱微的一個焦慮:喜歡的玩具過時的哀傷。這個哀傷在整部片就分裂成為母女和解劇碼。正是把這種「過時」設計成是人格化的「世代差距」,而「世代和解」的成長課題,更延伸到芭比和創辦人之間近乎母女情懷的互動。《芭比》更可以說是一個拍給成人的卡通片:我們總是要不斷重新長大,不斷面對內心還未長大的部分。
Thumbnail
在《芭比》熱潮稍微退卻之際,這部電影仍值得深度探討。雖然外界對其女性主義的標籤可能使部分觀眾望而卻步,但其在性別議題上的深刻反思,使人們能共享共鳴。不僅強調女性的力量,還透過肯尼角色展現了男性在當代社會中的掙扎。電影最終以現實世界的回歸收束,真正反映出平權的複雜性與努力。
Thumbnail
暑假總是電影荒,當我第一次看到芭比的預告時,怎麼想得到我會進影院甚至二刷。想看芭比的原因除了好奇,關鍵還有Chacha推薦文的一句:「如果你是女性主義者,會愛爆這部電影。」 我的童年當然也少不了芭比,雖然我的印象只剩被我不肯拆封的肯尼(He just Ken),還有後期日本推出的莉卡公主。
Thumbnail
《芭比》和《可憐的世界》透過電影敘事,探討了性別觀念和男女角色在父權社會下的困境,以及女性主義對性別框架的質問和解構。 本文從電影中的角色與情節,揭露為什麼我們每個人都該成為女性主義者。
Thumbnail
Barbie芭比(Barbie, 2023)劇透心得 【她是全世界,而他只是肯尼】
Thumbnail
上一篇的【時寐】演唱會,提到安溥獻唱【女人花】給陪伴她從女孩蛻變到女人的妹妹和歌迷們。本篇來聊聊或許曾經是部份女孩夢想的芭比娃娃,如何巧妙連結舞台劇【完美咪咪】的靈感,一起認識更多美好的戲劇作品。 下一篇,我們將會從芭比的 Mattel 公司興衰史,來探討 IP 的經營之道。 綠獅去年接獲劇組【完
Thumbnail
當初看電影Barbie,期待頗高,看完後,覺得好看,同時又隱隱覺得怪怪的。後來認真想想,這種不適感,或者來自電影Barbie作為個人成長的故事,跟我們習慣了的英雄故事不一樣。 「女性的故事」應該是怎樣的?我們不可能從一部電影就找到答案,但電影確實給了我們不少啟發。
Thumbnail
這部片最隱微的一個焦慮:喜歡的玩具過時的哀傷。這個哀傷在整部片就分裂成為母女和解劇碼。正是把這種「過時」設計成是人格化的「世代差距」,而「世代和解」的成長課題,更延伸到芭比和創辦人之間近乎母女情懷的互動。《芭比》更可以說是一個拍給成人的卡通片:我們總是要不斷重新長大,不斷面對內心還未長大的部分。
Thumbnail
在《芭比》熱潮稍微退卻之際,這部電影仍值得深度探討。雖然外界對其女性主義的標籤可能使部分觀眾望而卻步,但其在性別議題上的深刻反思,使人們能共享共鳴。不僅強調女性的力量,還透過肯尼角色展現了男性在當代社會中的掙扎。電影最終以現實世界的回歸收束,真正反映出平權的複雜性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