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心得]芭比Barbie:芭比仍然可以是女孩們的夢想

[電影心得]芭比Barbie:芭比仍然可以是女孩們的夢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內有劇透,慎入!

《芭比Barbie》劇照。圖:華納兄弟

《芭比Barbie》劇照。圖:華納兄弟

家庭經濟因素,我並沒有擁有過美泰兒的正版芭比娃娃,只有玩過夜市打彈珠之類換的盜版芭比,不過我小時候蠻愛看芭比動畫電影的。


剛開始知道芭比真人化,還以為會是跟小時候看的那些芭比動畫一樣,公主與王子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後來看到預告出來,原來是芭比穿越到真實世界,類似「楚門的世界」嗎?好像還很搞笑?


於是抱著放鬆心情、準備大笑一下的心情走進電影院,結果跟我原先想的完全不同,電影裡傳達了很多東西,比想像中還好看100倍,非常值得一看。


起初,芭比娃娃被創造出來時,她是普遍小女孩的夢想,幫美麗的芭比打扮時,小女孩們總幻想自己長大以後也能跟芭比一樣美麗。


此外,芭比能從事各種職業,看似代表著女人能成為任何人的形象。


然而,隨著時代演變,人們開始反思,芭比被賦予的形象,根本是在逼迫女性迎合大眾的期待與審美。不對,也許是男人的期待。


芭比就算能成為太空人、醫師,她依舊必須是「完美」的女人。


女孩們在成長階段逐漸意識到這件事,便開始厭惡芭比。就像很多女生小時候被家長逼迫穿粉紅色、穿裙子,到了某個年齡階段反而變得開始討厭粉紅色跟裙子一樣。


即使如此,「芭比依然可以是女孩們的代言人」,我想這部片想傳達的就是這件事。


電影裡完美的典型芭比到了真實世界,才發現自己帶給女孩們的不是夢想,而是自卑。經過一連串的啟發,芭比與女生們接受自己也能擁有情緒、擁有不完美的一面。


不用迎合大眾的期待,你也很美,不要讓別人定義自己美不美。


另外,芭比生活的虛擬世界Barbie Land裡,芭比們握有社會各種權力和地位,肯尼就只是芭比的男朋友。穿越到現實世界,芭比面臨性騷,而且權力都掌握在男人手上,就連美泰兒公司高層也都是一群男人,讓一群男人開會討論女孩子會喜歡怎樣的芭比?似乎很多男性觀眾看到這段後,也許是自己的習以為常的事情瞬間被調換性別,好像被剝奪了什麼似的,就開始說芭比是爛片。


但是,芭比也沒有為了諷刺男人主導的社會,就瘋狂強調女權,不然Barbie Land的肯尼們也不會反抗,芭比也不會對肯尼感到抱歉。


電影強調的不是女權,是性別平等。


還有,芭比穿越到現實,代表的不只是芭比文化跟性平的反思,而是女孩們長大的過程。


芭比不再活在Barbie Land裡看似過著什麼都不用煩惱的日子,選擇走出去,就算真實世界很爛,她還是想成為真實世界的一份子。象徵女孩長大後逐漸脫離童年幻想的美好世界,就算這樣,也鼓勵大家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隨著時代觀念不同,經過各種反思,芭比所代表的意義跟形象也一直在改變,不變的是,芭比仍然可以是女孩們的夢想、是女孩們的代言人。

avatar-img
HARU LENA追星筆記
21會員
86內容數
嗨!我是鴨鴨,這是我的追星筆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HARU LENA追星筆記 的其他內容
我看的不是演唱會,是我的童年、我的青春🩶 不敢自稱B2UTY or LIGHT,只是個從15年前就很喜歡BEAST音樂作品的路人,也對每個成員的印象都很好。那個時候追二代團的粉絲都是這樣的吧!不是自己本命團,但只要一起打歌、參加年末、錄綜藝,每家偶像都會看一下,而且都很喜歡。 聽說
記得SS7台灣場時,金希澈一直說「台灣是愛」。 是的,台灣是愛。SJ和台灣有著很深的羈絆,來台次數最多、在台Long Stay、蟬聯KKBOX冠軍寶座,還有每一次台灣場應援的驚喜。我們給他們多少愛,他們都有感受到,並且給予我們更多更多的愛。 沒想到,一個疫情過後,「台灣」兩個字,彷彿
永遠忘不了2014.09.30,窮高中生手機沒有吃到飽的我,放學跟同學去吃飯,電視新聞標題寫著斗大的「潔西卡退出少女時代」,我才得知這個晴天霹靂的消息,同學們說「不可能吧?」我心裡也想著「怎麼可能?」一時緩不過來,直到一個人上了公車,才偷偷的躲在最後面的座位流著眼淚,從來沒想過我最喜歡的成員會退團。
我看的不是演唱會,是我的童年、我的青春🩶 不敢自稱B2UTY or LIGHT,只是個從15年前就很喜歡BEAST音樂作品的路人,也對每個成員的印象都很好。那個時候追二代團的粉絲都是這樣的吧!不是自己本命團,但只要一起打歌、參加年末、錄綜藝,每家偶像都會看一下,而且都很喜歡。 聽說
記得SS7台灣場時,金希澈一直說「台灣是愛」。 是的,台灣是愛。SJ和台灣有著很深的羈絆,來台次數最多、在台Long Stay、蟬聯KKBOX冠軍寶座,還有每一次台灣場應援的驚喜。我們給他們多少愛,他們都有感受到,並且給予我們更多更多的愛。 沒想到,一個疫情過後,「台灣」兩個字,彷彿
永遠忘不了2014.09.30,窮高中生手機沒有吃到飽的我,放學跟同學去吃飯,電視新聞標題寫著斗大的「潔西卡退出少女時代」,我才得知這個晴天霹靂的消息,同學們說「不可能吧?」我心裡也想著「怎麼可能?」一時緩不過來,直到一個人上了公車,才偷偷的躲在最後面的座位流著眼淚,從來沒想過我最喜歡的成員會退團。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芭比》透過所有人的童年玩具——芭比娃娃,藉以反映當代社會對於女性審美的專制與物化,不僅僅是在批判父權體制,推崇女性主義,更巧妙地利用Barbieland與真實世界間性別權力的相互角力與傾軋,描繪「身而為人」的存在危機。
因為很喜歡導演/編劇Greta Gerwig的前兩部作品《淑女鳥》和《她們》,再加上《芭比》在歐美的試映反應都非常好,讓我帶著很高的期待去看電影。所謂「期待越高,失望越大」,第一次看完《芭比》的當下,並沒有覺得有如各大影片所說的那樣「不得了的好看」,而且甚至覺得台詞好滿、節奏太快,想說的議題一直丟出
現在讓我們在《芭比》上映前一天,回頭看看這部電影的一支正式預告,可以說,它已經在那時我們還搞不懂導演葛莉塔潔薇要怎麼處理這部電影時,就已經嚴重爆雷。這部預告傳遞一個訊息:「如果你喜歡芭比,你會喜歡這部電影;如果你討厭芭比,那你也不能錯過這部電影」。 你知道嗎?這句話完全沒說錯。HOW?!
《芭比》透過所有人的童年玩具——芭比娃娃,藉以反映當代社會對於女性審美的專制與物化,不僅僅是在批判父權體制,推崇女性主義,更巧妙地利用Barbieland與真實世界間性別權力的相互角力與傾軋,描繪「身而為人」的存在危機。
因為很喜歡導演/編劇Greta Gerwig的前兩部作品《淑女鳥》和《她們》,再加上《芭比》在歐美的試映反應都非常好,讓我帶著很高的期待去看電影。所謂「期待越高,失望越大」,第一次看完《芭比》的當下,並沒有覺得有如各大影片所說的那樣「不得了的好看」,而且甚至覺得台詞好滿、節奏太快,想說的議題一直丟出
現在讓我們在《芭比》上映前一天,回頭看看這部電影的一支正式預告,可以說,它已經在那時我們還搞不懂導演葛莉塔潔薇要怎麼處理這部電影時,就已經嚴重爆雷。這部預告傳遞一個訊息:「如果你喜歡芭比,你會喜歡這部電影;如果你討厭芭比,那你也不能錯過這部電影」。 你知道嗎?這句話完全沒說錯。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