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心得/芭比 Barbie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是一首寫給女人的詩。

大概是我所能想到最貼切的形容,Barbie這部電影給我的感受是一首詩,每個不同的女人經歷有不同經歷、有不同的性別意識覺醒程度,都或多或少喜歡不喜歡都能從這部電影中看到一些屬於女人才能感知到的東西。

這篇心得沒有打算批判太多東西,而是講講為什麼這部不夠女權的平權電影我依然喜歡。

raw-image




這是女人現階段能打得最好的牌

這部電影其實不夠女權,至少我很清楚以我所擁護的立場來說,這部電影非常平權,我也理解這種取捨並且知道現今這個社會不太可能有真正打入主流影壇的純女權電影,因為你要讓男人也買單勢必得摸摸男人的頭,而即使芭比這麼做了依然有不少男人崩潰。

Ken只是在那裡,他只是作為花瓶,Barbie的世界裡沒有剝削、沒有虐待、沒有壓迫,他僅僅只是被忽略、不是世界的主角,就有那麼多的男人就不行了。


Barbie(女人)在芭比樂園裡有壓迫Ken(男人)嗎?

事實上即使是在原本的芭比樂園,Barbie依然還是需要照顧Ken的自尊心,譬如Ken衝浪失敗問你看到了嗎,Barbie還是要帶著美好的笑容說是的我看到了,連拒絕Ken留宿都得面帶微笑,而不暴露過多的「攻擊性」──這點倒是在真實世界被性騷擾時芭比有露出來──而對比真實世界有男人只是被拒絕就尾隨跟蹤甚至強姦殺人,不免讓我想起電擊女孩作者的話。

我並不認為我的小說是反烏托邦,畢竟這其實只是一種翻轉,小說中所發生的事情並不比我們現在這個世界中所發生的事情還糟。所以說,如果這本小說是反烏托邦,那我們所在的世界就是反烏托邦。

芭比樂園與真實世界比真是小巫見大巫,如果這是父權的映照世界那電影就真的成了真正的黑色喜劇。

更別提在最後Ken明明奪走了芭比樂園的一切權力,甚至讓Barbie在男士之夜為他們倒酒、幫Ken按摩腳底,這些都是原本芭比樂園中Barbie不會叫Ken做的事情,Barbie們最過分的不過就是無視這些男人沒有把他們放在心上,而奪回控制權的Barbie還要去對Ken輕聲細語的開導說沒事的你就是你,你不需要依附於我而存在。


面對真實世界需要勇氣

芭比樂園可以看成是女人的幻想,如果以劇情所說每一個玩芭比的女孩所透過Barbie想像的都會映射到芭比樂園之中,那某種程度上大概可以說芭比樂園是女人不想醒來面對真實世界的美夢。

這點也很真實的表現在芭比聽到解決問題是要去現實世界了解宇宙真相時,她果斷地選擇了高跟鞋所代表的芭比樂園。第一次看的時候我沒有對這個橋段有太多想法,但是當我回來看訪談知道瑪格羅比本身是平底馬靴愛好者時,這個虛幻=高跟鞋與真實=平底鞋的比喻,就很難不讓我多想或許作為監製她有想透過此傳達什麼。

女人選擇穿著高跟鞋或聲稱自己喜愛高跟鞋,是不是一種短暫的、不願面對現實的被迫選擇?至少我跟瑪格羅比一樣,如果可以這輩子真的一次都不想穿高跟鞋,而如果迫於工作或禮儀必須穿上高跟鞋,沒辦法自由自在自信地說不這是一種真正的自由嗎?


醒了就無法繼續沉浸於美夢之中

我最喜歡Barbie的幾點不外乎是不用對白也不是用任何文戲武打戲來出演「領略」的概念。

第一次的領略,她在公車站看著旁邊的老婦說You are bautiful,老婦不是回答她謝謝,而是說I know.--她知道自己很美,她也不需要更多的裝扮來讓自己變美,因為自然的她所散發的自在閒適本身就很美。

第二次的領略是跟Gloria在車上心電感應到發現原來真正在玩Barbie的是媽媽而不是女兒,原來第一次領略時Barbie看到的是Gloria眼中的女兒Sasha,而對Sasha來說接下來的旅程也是她第一次知道媽媽的不滿、甚至是生而為女人所感受到的矛盾掙扎可能與她所感受到的是相似的──她們都不自由,世界對她們、對生而為女的女人們有太多的要求。

第三次領略是Barbie握著他的「母親」Ruth的手,閉上眼睛領略什麼女人集體記憶,她從女人的美夢之中走了出來一旦醒了就無法繼續裝睡,無法對「真實」視而不見,真實並不美好,但真實卻能讓她成為留下idea的人,她不再是一個承載女孩不真實幻想的載體,而是真正成為了女人。Ruth留下了這個idea,而女兒Babara(Barbie)則能走得更遠。

我也很喜歡導演說她安排結局讓Barbie去看婦產科是為了給那些在發育時卻對自己的身體感到羞恥,甚至在發育期間身體有問題卻對看「婦產科」感到不自在的少女們鼓勵,看婦產科不應該是一件遮遮掩掩或是會被人訕笑指指點點的事,這是一件很平常妳生而為女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會必須要去做的事情,婦產科不僅僅只是與懷孕生子有關。

不完美但很美

Barbie如果單單作為一部電影來看還有很多可以進步的空間,譬如敘事手法過於跳躍,有太多的卡通化手法可能會讓一些受眾流失,什麼都想談一點所以什麼議題都顯得模糊不清不夠深刻,但這些對我來說都瑕不掩瑜。

因為這本身就是一部承載著女人從幻想、到面對真實精疲力盡、還有重新拾起自我勇於面對的故事,這點傳達的足夠清楚並且作為一部女人導演、女人監製、女人主演甚至主軸不把女人價值建立在愛情之上的主流娛樂電影來說,已經難能可貴了。

順便慶祝在寫這篇心得的時候Barbie已經全球票房近12億美元,突破全球女導演最熱賣的紀錄。

相信接下來票房會更好!



各種影像作品觀後心得,包含電影、影集、戲劇、動畫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芭比》透過所有人的童年玩具——芭比娃娃,藉以反映當代社會對於女性審美的專制與物化,不僅僅是在批判父權體制,推崇女性主義,更巧妙地利用Barbieland與真實世界間性別權力的相互角力與傾軋,描繪「身而為人」的存在危機。
因為很喜歡導演/編劇Greta Gerwig的前兩部作品《淑女鳥》和《她們》,再加上《芭比》在歐美的試映反應都非常好,讓我帶著很高的期待去看電影。所謂「期待越高,失望越大」,第一次看完《芭比》的當下,並沒有覺得有如各大影片所說的那樣「不得了的好看」,而且甚至覺得台詞好滿、節奏太快,想說的議題一直丟出
現在讓我們在《芭比》上映前一天,回頭看看這部電影的一支正式預告,可以說,它已經在那時我們還搞不懂導演葛莉塔潔薇要怎麼處理這部電影時,就已經嚴重爆雷。這部預告傳遞一個訊息:「如果你喜歡芭比,你會喜歡這部電影;如果你討厭芭比,那你也不能錯過這部電影」。 你知道嗎?這句話完全沒說錯。HOW?!
《芭比》透過所有人的童年玩具——芭比娃娃,藉以反映當代社會對於女性審美的專制與物化,不僅僅是在批判父權體制,推崇女性主義,更巧妙地利用Barbieland與真實世界間性別權力的相互角力與傾軋,描繪「身而為人」的存在危機。
因為很喜歡導演/編劇Greta Gerwig的前兩部作品《淑女鳥》和《她們》,再加上《芭比》在歐美的試映反應都非常好,讓我帶著很高的期待去看電影。所謂「期待越高,失望越大」,第一次看完《芭比》的當下,並沒有覺得有如各大影片所說的那樣「不得了的好看」,而且甚至覺得台詞好滿、節奏太快,想說的議題一直丟出
現在讓我們在《芭比》上映前一天,回頭看看這部電影的一支正式預告,可以說,它已經在那時我們還搞不懂導演葛莉塔潔薇要怎麼處理這部電影時,就已經嚴重爆雷。這部預告傳遞一個訊息:「如果你喜歡芭比,你會喜歡這部電影;如果你討厭芭比,那你也不能錯過這部電影」。 你知道嗎?這句話完全沒說錯。HOW?!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暑假總是電影荒,當我第一次看到芭比的預告時,怎麼想得到我會進影院甚至二刷。想看芭比的原因除了好奇,關鍵還有Chacha推薦文的一句:「如果你是女性主義者,會愛爆這部電影。」 我的童年當然也少不了芭比,雖然我的印象只剩被我不肯拆封的肯尼(He just Ken),還有後期日本推出的莉卡公主。
Thumbnail
《芭比》和《可憐的世界》透過電影敘事,探討了性別觀念和男女角色在父權社會下的困境,以及女性主義對性別框架的質問和解構。 本文從電影中的角色與情節,揭露為什麼我們每個人都該成為女性主義者。
Thumbnail
  ...這個可憐既像是貝拉的處境,但當看見貝拉跳脫限制的自由能量展現,以另一種幽默與反諷的角度,看待這種權勢的侵入與不自在的同時,可憐的難道不是那些被教條與恐懼束縛卻不自知的人們?   究竟可憐的東西要定調為喜劇又或者是悲劇,或許隨人的視角不同。不過,自古喜劇總是經由悲劇堆疊而來的一種昇華。
Thumbnail
上一篇的【時寐】演唱會,提到安溥獻唱【女人花】給陪伴她從女孩蛻變到女人的妹妹和歌迷們。本篇來聊聊或許曾經是部份女孩夢想的芭比娃娃,如何巧妙連結舞台劇【完美咪咪】的靈感,一起認識更多美好的戲劇作品。 下一篇,我們將會從芭比的 Mattel 公司興衰史,來探討 IP 的經營之道。 綠獅去年接獲劇組【完
Thumbnail
當初看電影Barbie,期待頗高,看完後,覺得好看,同時又隱隱覺得怪怪的。後來認真想想,這種不適感,或者來自電影Barbie作為個人成長的故事,跟我們習慣了的英雄故事不一樣。 「女性的故事」應該是怎樣的?我們不可能從一部電影就找到答案,但電影確實給了我們不少啟發。
Thumbnail
這部片最隱微的一個焦慮:喜歡的玩具過時的哀傷。這個哀傷在整部片就分裂成為母女和解劇碼。正是把這種「過時」設計成是人格化的「世代差距」,而「世代和解」的成長課題,更延伸到芭比和創辦人之間近乎母女情懷的互動。《芭比》更可以說是一個拍給成人的卡通片:我們總是要不斷重新長大,不斷面對內心還未長大的部分。
Thumbnail
在《芭比》熱潮稍微退卻之際,這部電影仍值得深度探討。雖然外界對其女性主義的標籤可能使部分觀眾望而卻步,但其在性別議題上的深刻反思,使人們能共享共鳴。不僅強調女性的力量,還透過肯尼角色展現了男性在當代社會中的掙扎。電影最終以現實世界的回歸收束,真正反映出平權的複雜性與努力。
Thumbnail
暑假總是電影荒,當我第一次看到芭比的預告時,怎麼想得到我會進影院甚至二刷。想看芭比的原因除了好奇,關鍵還有Chacha推薦文的一句:「如果你是女性主義者,會愛爆這部電影。」 我的童年當然也少不了芭比,雖然我的印象只剩被我不肯拆封的肯尼(He just Ken),還有後期日本推出的莉卡公主。
Thumbnail
《芭比》和《可憐的世界》透過電影敘事,探討了性別觀念和男女角色在父權社會下的困境,以及女性主義對性別框架的質問和解構。 本文從電影中的角色與情節,揭露為什麼我們每個人都該成為女性主義者。
Thumbnail
  ...這個可憐既像是貝拉的處境,但當看見貝拉跳脫限制的自由能量展現,以另一種幽默與反諷的角度,看待這種權勢的侵入與不自在的同時,可憐的難道不是那些被教條與恐懼束縛卻不自知的人們?   究竟可憐的東西要定調為喜劇又或者是悲劇,或許隨人的視角不同。不過,自古喜劇總是經由悲劇堆疊而來的一種昇華。
Thumbnail
上一篇的【時寐】演唱會,提到安溥獻唱【女人花】給陪伴她從女孩蛻變到女人的妹妹和歌迷們。本篇來聊聊或許曾經是部份女孩夢想的芭比娃娃,如何巧妙連結舞台劇【完美咪咪】的靈感,一起認識更多美好的戲劇作品。 下一篇,我們將會從芭比的 Mattel 公司興衰史,來探討 IP 的經營之道。 綠獅去年接獲劇組【完
Thumbnail
當初看電影Barbie,期待頗高,看完後,覺得好看,同時又隱隱覺得怪怪的。後來認真想想,這種不適感,或者來自電影Barbie作為個人成長的故事,跟我們習慣了的英雄故事不一樣。 「女性的故事」應該是怎樣的?我們不可能從一部電影就找到答案,但電影確實給了我們不少啟發。
Thumbnail
這部片最隱微的一個焦慮:喜歡的玩具過時的哀傷。這個哀傷在整部片就分裂成為母女和解劇碼。正是把這種「過時」設計成是人格化的「世代差距」,而「世代和解」的成長課題,更延伸到芭比和創辦人之間近乎母女情懷的互動。《芭比》更可以說是一個拍給成人的卡通片:我們總是要不斷重新長大,不斷面對內心還未長大的部分。
Thumbnail
在《芭比》熱潮稍微退卻之際,這部電影仍值得深度探討。雖然外界對其女性主義的標籤可能使部分觀眾望而卻步,但其在性別議題上的深刻反思,使人們能共享共鳴。不僅強調女性的力量,還透過肯尼角色展現了男性在當代社會中的掙扎。電影最終以現實世界的回歸收束,真正反映出平權的複雜性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