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的關鍵

成長的關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個篇章分2章說好了

上篇要給過去年輕的自己,同時也給未來的孩子的一篇文章:

我有3個孩子,現在都還小,等到最小的20歲時,時間也快轉來到了2040年了,有些話如果20歲時我就知道的話,或許現在就不會那麼辛苦了,這是我近期看完了一本書,叫『最美好、也最殘酷的翻身時代』,最大的心得感想,這本書在講什麼呢?首先要用寒戰裡-梁家輝的經典台詞做總結,『我服務了《資本社會》30年,認識不少人,也得罪不少人……每一個機構,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崗位,都有自己的遊戲規則,不管暗也好,明也好,第一步,學會它。』

我改了四個字,通用所有人的四個字,在這本書裡,講的就是資本社會下的運作,在鈔票的影響下,沒有資本的年輕人會很辛苦,很殘酷,但是比古代的封建社會還要美好,至少還有翻身的機會。

在現代資本社會的遊戲規則中,有2步驟是大家一定都會遇到的,透過學習來學會資本社會的遊戲規則,就能生存下去。

第一步是什麼,就是累積資本,資本=金錢,金錢怎麼來,透過勞動來的,不管你是醫生、律師、公務員、做生意的老闆、只要是需要透過你的身體上去勞動,才能賺得收入的情況下,就是勞動收入,差別在多跟少,會影響累積資本的快跟慢。
第二步呢?就是累積財商,在累積勞務收入後,就要開始運用金錢,買投資性資產,房產、股票、黃金、債卷……等,運用你的財商,進行2條道路,勞動收入跟投資收入來讓自己慢慢翻身。通常,有許多人只會運用其中一步。

譬如醫生:月收入20萬以上的大有人在,但是因為太忙了,缺少了財商,不懂如何運用金錢來做資產,甚至還有花得比賺的多,負債過日子的。

又或是工程師,高收入族群,月收入15萬以上的比比皆是,工作壓力大,透過花錢來紓壓,什麼都要用很好,資產有累積,但不知如何運用。

以上2個族群都是勞務收入高,但財商知識有限,就是只運用一步,沒有二步並用。

既然如此,那來說說我如何在資本的遊戲規則下生存,作者我年輕的時候,是個沒什麼能力的人,也賺得很少,待在餐飲業,最多一個月領32000,賺得很少,但我很早就知道了,賺的不多只能控制慾望,把每隔月花費控制在收入的40%以下(還沒結婚的時候),等於我每個月都可存2萬以上,我再把這筆錢拿去買股票,穩穩的放大資產,我相信收入比我高的比比皆是,所以我這樣的做法,大部份的人絕對是做得到的,這是最慢最實際的做法,累積資本只能從勞務收入來累積,沒有捷徑,至於從小家裡就有千萬以上資產的就不納入討論了。

而我到現在快40歲了,有3個孩子,我還是能控制收入大於支出,持續的投入資本買股票,我就是依我自己的步驟,慢慢累積財商,用2步驟同時進行,從零開始一步一步的慢慢走下去。

下篇來分享我有孩子後,如何增進我的財商,尤其有3個孩子後,生活支出壓力很大,更難控制支出,很容易就支出大於收入。

 

avatar-img
自由的堡壘
10會員
15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自由的堡壘 的其他內容
本文分享查理蒙格的投資哲學:即使不斷犯錯與失敗,仍要堅持下去。作者以自身經驗闡述,在投資路上曾因害怕虧損而錯失良機,但仍持續學習並修正投資策略,最終獲得成功。文章鼓勵讀者勇於嘗試,不要害怕犯錯,並強調人生的道路永無止境,持續精進才是關鍵。
文章探討了小學五年級學生在寫作時面臨的困難,尤其是因為恐懼犯錯而無法下筆的情況。作者提出重思教育方式的重要性,強調應鼓勵孩子勇於嘗試,培養容錯的能力,並以失敗作為學習的契機。透過實驗和探索,孩子們才能真正進步,達到個人表達的獨特性。此文亦反映社會對犯錯的偏見,呼籲建立更具包容性的學習環境。
逆思維(THINK AGAIN)一書引領我們思考日常生活的追求意義,尤其在不再煩惱金錢時,我們該如何有效地過日子。作者強調重新塑造思考能力的重要性,並指出目標應隨著環境而改變,以避免面對新的障礙時仍然依賴舊有的思維方式。藉由保持好奇心和學習的心態,我們能更好地適應環境,從而提高工作的滿足感和成長機會
本文分享查理蒙格的投資哲學:即使不斷犯錯與失敗,仍要堅持下去。作者以自身經驗闡述,在投資路上曾因害怕虧損而錯失良機,但仍持續學習並修正投資策略,最終獲得成功。文章鼓勵讀者勇於嘗試,不要害怕犯錯,並強調人生的道路永無止境,持續精進才是關鍵。
文章探討了小學五年級學生在寫作時面臨的困難,尤其是因為恐懼犯錯而無法下筆的情況。作者提出重思教育方式的重要性,強調應鼓勵孩子勇於嘗試,培養容錯的能力,並以失敗作為學習的契機。透過實驗和探索,孩子們才能真正進步,達到個人表達的獨特性。此文亦反映社會對犯錯的偏見,呼籲建立更具包容性的學習環境。
逆思維(THINK AGAIN)一書引領我們思考日常生活的追求意義,尤其在不再煩惱金錢時,我們該如何有效地過日子。作者強調重新塑造思考能力的重要性,並指出目標應隨著環境而改變,以避免面對新的障礙時仍然依賴舊有的思維方式。藉由保持好奇心和學習的心態,我們能更好地適應環境,從而提高工作的滿足感和成長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