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唸小學五年級的大兒子,在寫作文的時候,忽然會有看著題目卻無法下筆的狀況,我翻了一下前面的作文,老師在上面寫的密密麻麻,總是在說這個地方不對,那個地方寫得太白話文,這個地方格式不對,總之就是錯誤百般,我看了一下,要是我寫的作文,被人這樣,一直要這邊修正,那邊修正,久而久之,我可能會不想寫或不敢寫,因為不知道怎麼寫才能符合別人的要求,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叫逆思維,裡面提到我們應該學習重新思考的能力,也許有些事情當我們做得太習以為常的時候,偏偏出問題的地方,就是我們以為平常做的最習慣,最安全的地方。
回到孩子寫作文這件事情,也許我們應該重新思考,為何應該是要最有衝勁最有好奇心的孩子居然會變得遲遲無法下筆或甚至是不敢動筆,害怕犯錯,害怕被罵,害怕寫出來的東西不符合老師的想法,這是最奇怪的事情,因為每個人的想法及看法一定都是不一樣的,即使是同一件事情,每個人的表達方式一定都是不一樣的,而我們的學校教育方式,這是要把每個不同做法的人變成像機器人一樣,做法都一樣的人,昨天我就立馬打給老師,跟老師分享這個狀況我的想法,我請老師容錯率是否能高一點,現在對於10歲的孩子來說,能讓他們多方嘗試的體驗,才是最重要的,因為我們不是要參加奧運作文比賽,寫得好就會有金牌,而孩子也不是專業寫手,最一開始我們應該讓孩子勇敢下筆,即使寫得不好寫的不符預期,那又如何?這就像是我們出社會工作學的一項技能的時候,我們一定是從錯誤中得到進步,孩子們在嘗試的過程中,會慢慢的進步,孩子們一定有寫的很棒的時候,錯一次,錯兩次,甚至錯100次, 那又如何呢?生命又不會因此而消失,我們應該向科學家思維學習,碰到的問題,就是去試驗,一開始一定是往錯的方向,但像左走是錯的,我們就會知道向右走可能是對的路徑,最重要的是你一開始就要先去走,如果你害怕走錯的話,就會一直原地踏步,就像孩子一樣不敢下筆就永遠不會進步。
最近我在工作上,發現我的主管也是害怕犯錯的人,也許是主管的主管會一直罵人,也是個容錯率很低的人,好像我們都應該像機器人一樣,永遠不能犯錯,犯錯了就是扣分,貼上黑標籤,你就是個不行的人,我仔細思考了一下,覺得這個社會實在太逗趣了,看看我們身旁的一些家電用品,那個不是當年的人一直犯錯實驗所得來的東西,愛迪生當初失敗的6000多次,但是他卻說我不是失敗,我只是發現了6000多種不成功的方法,最後他發現了一種成功的方法,就是我們看到的燈泡,如果我們對於他人的容錯率這麼低,那事情會越來越更不敢做,沒有嘗試,就沒有發現及創新,自己本身更不會進步,每天就這樣過著一日又一日,我想每個人都需要培養自己犯錯的能力包括我,這樣才有進步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