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跟你好好說話》之說話是需要練習的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之說話是需要練習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其實說話對於我的職業來說,是一種必須,甚至是一種肯定。

可是這有時候僅在於單向的訴說,而非雙向的溝通,當換了一個對象後,平起平坐,你有對我有錯,但無法好好表達的情形,甚至是「你得聽我的」那種心態,就根本是0溝通。

沒錯,沒有遇到根本就不會知道,原來說話是需要練習的。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 〉作者:賴佩霞   早安財經文化出版社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 〉作者:賴佩霞 早安財經文化出版社

語言創造我們的命運,我們說出的話決定了我們跟別人的好壞

雖然說我們自己個體情緒萬千、個性萬種,這些都會影響我們與人相處的模式或舒服與否(這種書籍很多,之後會分享一些心得),這本書最基本的,就是提出應該怎麼樣好好說話達到溝通的效果,沒有太多學術用語,只是用分享的口吻去說明好好說話的步驟和其中的要素,甚至針對對象的不同,提出可能會有的結果。

觀察、感受、需要、請求、說。

書中提出這幾個步驟,並針對這些步驟一一解析,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需要」的這個環節,作者在裡面提到:「請求不是要求,對方可以說不。」這句話其實是扎扎實實的點醒我自己在溝通上所遇到的盲點,或許我們太多時候的溝通方式,不如我們自己認為的是雙向的,而是單方面的在要求對方附和、允諾,抑或是接受我們的需求,而忘了最基本的要素-互相尊重。當我們接受對方也是獨立的個體,他有自己的情緒,反而更能理解自己與對方的感受的與反應的不同是正常的,因為我們來自不同的環境與背景,這些都是造成我們有不同價值觀和反應的狀況,也因此我們更需要去成全這一切,尤其當我們深愛對方的時候。

感受是自己的,但說出來有時候我們也擔心對方的接受程度,甚至更擔心是不是會造成更無法的有效溝通,引來下一波的爭執?但書中所提到的感受,不是我們用自己的方式去認定對方-我覺得;而是更客觀地去敘述自己的感覺-我感受到,這在溝通上,或許只是一些詞彙的表達,但在意義上,我覺得都是更加認定也尊重的對方的存在和反應,也是給了對方一個安全距離,讓對方也不會有因為自己的情緒無法妥善展現,而讓他人為難的罪惡感,最後可能演變為厭煩。

最後在說的過程,是我們自己是否同理他人的感受,以及可以好好描述自己的感受。

這的確不是一個容易的練習,畢竟情緒來的時候,反應的直接和衝動,總是會讓表達變得有衝擊性,最後只是造成衝突,而非溝通。對我來說,這本書對我最大的提醒,莫過於要能夠體諒他人的感受,並且接受對方「不」接受我們的需求,但書中也有提,如果我們表達是善的,對方其實也自然能夠因為在緩和的情況下彼此理解,所以我們自己在表達互相尊重的環節下,對於不如自己想像的好壞都要能體諒,這就格外的重要。

我們總有需求,說出自己需求也並非易事,容易在怕造成對方困擾,或是也擔心自己表達不佳,就放棄說出自己的需求,然而在這種隱忍或勉強的狀況下,無形中也在磨損彼此的感情,情緒就像氣球,總可能在某一天爆炸,屆時一句「你都不懂、你也沒說、你沒理解我、我不了解妳」等等,這些不理解對方需求的狀況下,漸行漸遠。因此,書中反而鼓勵大家要勇敢說出自己的需求,顯示自己的脆弱不是錯,如同前面和書中所說

深愛一個人,意味願意成全他的一切

包含他的拒絕。

所以,說話真的是需要練習的,在好好說出之前,我們得先了解「語言的投射,是為了要投射自己的心情」。

希望我們都先勇敢說出自己的感受,然後放心地去接受別人的感受。

avatar-img
貓毛間,還有一點點的我
2會員
11內容數
生活被工作、家庭、貓毛填滿,個人時間像貓毛間的縫隙一樣稀少。但生活就像清除貓毛後,終於能和貓一起慵懶坐下——短暫喘口氣的片刻……然後一起身,又是一身貓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這週的工作算是緩和了一點,雖然工作是不會有停的一天,面對的也沒有立刻緊急需要處理的事情,所以有了那麼一丁點時間可以緩衝。但其實,我一直處於有點焦慮的狀態已經大概有幾週了,這週算是舒緩了,可能真的是因為工作進度的關係,但卻反而更感覺到需要自我安撫。 說工作稀釋掉了一些焦慮感也是真的,尤其連假後總
生活比7-11好一點就是不用大夜班。 每天早上的這個起床瞬間真的是最需要調整的時候,該挖起的不是只有自己,雖然偶而還是覺得慶幸小屁孩是沒有起床氣(只是拖拖拉拉),而且是可以自行更衣和準備書包的狀態了,但要出門前還是會感嘆到底什麼時候他可以自己去學校? 我也知道以他幼兒的狀態是再等個幾年,但身為也
本文分享作者如何透過品嚐黑咖啡,作為工作前的緩衝,讓自己更平順地進入工作狀態,並提升工作效率和掌控感。作者從一開始為減肥而喝黑咖啡,到後來將其視為開啟一天工作的儀式,並探討了在忙碌的工作中,給自己喘息時間的重要性。
這週的工作算是緩和了一點,雖然工作是不會有停的一天,面對的也沒有立刻緊急需要處理的事情,所以有了那麼一丁點時間可以緩衝。但其實,我一直處於有點焦慮的狀態已經大概有幾週了,這週算是舒緩了,可能真的是因為工作進度的關係,但卻反而更感覺到需要自我安撫。 說工作稀釋掉了一些焦慮感也是真的,尤其連假後總
生活比7-11好一點就是不用大夜班。 每天早上的這個起床瞬間真的是最需要調整的時候,該挖起的不是只有自己,雖然偶而還是覺得慶幸小屁孩是沒有起床氣(只是拖拖拉拉),而且是可以自行更衣和準備書包的狀態了,但要出門前還是會感嘆到底什麼時候他可以自己去學校? 我也知道以他幼兒的狀態是再等個幾年,但身為也
本文分享作者如何透過品嚐黑咖啡,作為工作前的緩衝,讓自己更平順地進入工作狀態,並提升工作效率和掌控感。作者從一開始為減肥而喝黑咖啡,到後來將其視為開啟一天工作的儀式,並探討了在忙碌的工作中,給自己喘息時間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