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週的工作算是緩和了一點,雖然工作是不會有停的一天,面對的也沒有立刻緊急需要處理的事情,所以有了那麼一丁點時間可以緩衝。但其實,我一直處於有點焦慮的狀態已經大概有幾週了,這週算是舒緩了,可能真的是因為工作進度的關係,但卻反而更感覺到需要自我安撫。
說工作稀釋掉了一些焦慮感也是真的,尤其連假後總算可以把重心放在自己本身的工作,雖然週一真的是有難以舒緩的焦慮,連睡眠都不大好,卻在那一週扎扎實實還加班完成了一些進度。 我說不上是不是因為工作在自己可掌控內,所以即使焦慮,但知道自己有在處理,因此忙碌中反而沒有太多的不安全感。反而是在這兩週的緩衝期,加上生活上與伴侶的調整(坦白說,就是爭執),更容易讓自己有情緒起伏的狀態。
我的腸胃其實好一陣子都沒有排空的感覺,胃脹的感覺總是都在。我很想念有時候上完廁所肚子空空的感覺,但這個月,腸胃一直不好,體重也在連假後卡在微升的狀態。畢竟已經到了四開頭,對於長期有在掌控自己身形與體能的我來說,這樣的變化讓我有些困擾。
我記得之前遇到這個狀況是疫情時期,因為停課在家自學,面對一堆不熟悉的線上教學技巧,當時我身為資媒職位的人,真的壓力山大。除了硬體設備要能應對,還要協助其他處室準備,特別是其他教師技術不足的部分,總覺得遠距學習的所有問題都落在我肩上。這樣的狀況持續,直到恢復正常上課,我卻因此確診,休息了一個禮拜。那時我每天和外甥女一起運動、追綜藝、自己煮,體重也掉回來,體態也回到了我覺得可以接受的狀態。
有了這次的經驗,我開始重新找回運動習慣。即使無法每天運動,但至少每天有點活動,讓自己感覺到,仍然有些事情是自己掌握的,甚至知道自己是個能自律的人。
這樣一來,我想我能明白,我的焦慮與不安,源自於我對於事情的不安全感,工作上是,感情生活上也是。
工作上什麼都是新的,有些事情不知道要做、要補;有些事情要做但因為不急,也先緩衝著,但內容上卻持續進行;有些事情需要調整,但要由上面的人主控,這些啪啦啪啦不在於我能控制的事,也讓我有了一些不大想去積極處理的感覺。能做好我能做的,可能就是我能量上能面對的部分了。
我不明白你的選擇。
我的好姊妹面對我目前的感情生活,如是說道。 我知道他們即使有評論、有疑惑,但始終用他們的方式陪伴我,我也很感謝他們對我誠實,不明白,但也以經驗提醒我、給我建議,甚至陪著我,聽我說那些他們不明白卻還是一起討論的生活。
但我也卻不是一直都跟他們訴苦,也不能一直抱怨,畢竟這些路是我的選擇,或許這也是我矛盾且不安的點。
無論如何,我始終要感謝天主,畢竟我還是可以好好生活,我還有掌控與改變自己的力量。
磨合並不容易,我們帶著彼此過去的經驗值去面對現在的彼此,或許是傷痕,或許是不安。他說,他身上帶著一個結痂的大傷口來重新開始,我也覺得我帶著無可比擬的包容力去面對。有時候,情緒一下子就過,因為還是對對方有想繼續努力的念頭。我想,這就是愛吧!
如果真歸於現實,就如他所說:妳早就可以離開。 但我也想問,是不是應該看看,我為什麼還在這裡呢?這句話我到底是要問我自己,還是問對方呢? 每個人都期許我在自己的位置上,能夠扮演好這些角色,盡力做好這些位置該做的事。我知道這是我自己的選擇,但承擔之後,我是不是還有選擇的立場去安排呢?工作上我得權衡人與事,生活中我得擔任像母親、教師等角色。被期待的自己,我承認有點緊繃,但其實我不是什麼都會,或許是我自不量力,選擇了一個自己本不該擔任的角色?
但我也是希望自己可以盡點力。在教育工作上,我也想挑戰自己的能力;在感情生活上,這些角色是身為女人都會碰到的。我可能做了幾分之幾,但這也是人生的必經過程。如果我全力以赴,我還會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嗎?
或許其實這些都不一定非我不可?我也知道這是這樣的。
但也有一個可能,機會本來就在那邊,是我自己走進去,因為這是我選擇的,信仰在我心中,猶如我的母親所言:這或許是天主的安排。這麼一來,我的怨懟、質疑與焦慮,這些情緒也許就是選擇中的一環吧!
難怪啊,還好還好,我的身邊有貓。
他們讓我知道,我被需要,且無條件地愛我。我也把他們視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他們值得我去這樣寵愛,因為他們的存在本身就給我很多安慰與療癒。即使我知道他們的生命或許只有短短數十年,但面對過死別的我來說,他們的每一刻都提醒我:
愛,才是每一瞬間最珍貴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