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來談談日常生活的道路,如何設計的更人性化、更安全。
先看看熟悉的故鄉
別的國家都做了什麼
落實市區道路分級
主要道路的功用是作為市區的主要幹道,連接城市主要的區域,設計上著重的是車流的效率。次要道路的功用則是作為連接主要道路的路徑,以及街廓內短程移動的通道,設計上著重的是與生活需求(停車、步行、休憩)的結合。
重新分配道路空間
德國在設計道路斷面時,主要分成三個步驟:
第一步驟是先考量路側活動、行人與自行車通行、道路與路側空間的比例三個面向
第二步驟根據上面三個面向決定適當的路側空間寬度
第三步驟則權衡交通需求與都市景觀,檢查車道的數量是否適當
(圖片來源:RASt)
車道最外側的空間
路側空間的整體配置
次要道路的速度管理
次要道路提供的是生活性的功能,必須處理大量行人步行與穿越的需求,因此必須讓行駛在次要道路的車輛自然減速,以提高行人安全。道路設計上有許多手法可以達成。
結語
很多人也許已經習慣台灣的道路環境,認為這些道路的調整多此一舉。但是過往的設計不代表道路只能是這個模樣,從交通安全的角度,未來也不應該是這個模樣。今天台灣有許多道路整建的機會,不管是增設雨水下水道、鋪設光纖網路、更換自來水幹管、鋪面刨除重鋪等,都應該視為可同時改變道路交通環境的機會。
當我們把握這些機會重新設計道路時,可以先從整體路網的角度給予這條道路明確的定位,然後設計出符合這個定位的的道路斷面配置。如果這條道路定位為次要道路,應該特別重視車輛速度的管理,駕駛絕不會因為地上畫了個30就減速,而是必須透過道路設計的方式,引導車輛在次要道路想快也快不起來。
道路空間的改造,勢必犧牲掉一部分現有的行車與停車方便性,但是不管我們是用汽車、機車、大眾運輸、還是自行車移動,當我們停好車,最後那一小段路,還是得靠步行完成。道路必須提供行人安全且舒適的步行空間,而且這個步行空間不只是要讓健康的人行走,還要考慮到行動不便、推娃娃車、或帶大行李的人,因為我們會出門旅行、會帶小孩出門、最後都會老,我們絕對需要安全且友善的步行空間,這是我們身為人類最基本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