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與德國交通規則差異:左方車讓右方車先行?一次搞懂路口禮讓的眉角!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顧名思義,「左方車讓右方車先行」就是當動線有衝突時,來自右方的車應該優先通過。這篇文章來談談一些細節和特殊的情況。

基本規則

raw-image

上圖是最基本的情況,當兩車同時抵達路口時,藍車位於紅車右方,因此紅車應該禮讓藍車先通過路口。

raw-image

上圖中,當三輛車同時抵達路口,黃車右方是紅車,紅車右方是藍車,因次通過順序應該是藍車 -> 紅車 -> 黃車。

raw-image

要特別說明的是,優先順序只駛近的方向有關,與打算行駛的方向無關,上圖中,藍車想要左轉,紅車想要直行,由於藍車位於紅車右方,因此紅車應該禮讓藍車優先左轉,如果道路比較狹窄,紅車還得靠右讓藍車得以駛入道路。

raw-image

「左方車讓右方車先行」的優先順序也適用自行車,在上述的情況如果將藍車換成自行車,紅車一樣應該禮讓自行車優先左轉通過路口。

上面講的都是兩車來向垂直交叉的情況,如果兩車來向原本是平行的,但其中一台車因為要左轉導致動線交會時,此時直行或右轉的車輛具有先行權。

raw-image

上圖綠車因為左轉的關係與直行的紅車動線交叉,此時左轉的綠車應該禮讓對向駛來的紅車優先通過。

raw-image

承續上面的例子,即使紅車打算右轉,綠車一樣應該等紅車右轉後,再左轉跟在後面通過路口。

特殊情況

「左方車讓右方車先行」的規則也不是完美無瑕,我們來看些會造成矛盾的特殊情況:

raw-image

上圖是四輛車同時抵達路口的情況,黃車的右方是紅車,紅車的右方是藍車,藍車的右方是綠車,綠車的右方又是黃車,此「左方車讓右方車先行」的規則造成了無限循環。這時候必須靠一輛車以手勢或其他溝通方式表示放棄先行權,例如紅車揮揮手叫黃車先過,這時候優先順序變成黃車 -> 綠車 -> 藍車,最後是放棄先行權的紅車。

raw-image

另外一種狀況是上圖的紅、藍車要直行,綠車要左轉。紅車右方是藍車,藍車右方是綠車,但是左轉的綠車必須禮讓直行的紅車,這又造成無限循環。這時也是得靠某一台車主動放棄先行權,例如藍車揮揮手叫紅車先過,之後綠車就可以過,藍車最後再通過路口。

「左方車讓右方車先行」的規則導致無限循環的情況,雖然會造成路口交通暫時打結,但是這種規則通常是用在車流量很低、且速度較慢的次要道路交叉口,因此不會對整體交通運作效率造成太大影響。

台灣的規則

raw-image

上圖是台灣交通部的宣導內容,判斷誰優先通過時,不只要判斷彼此的相對位置,還要判斷對方的行駛方向,所以有時候是右方車先走(狀況2、狀況3),有時候是左方車先走(狀況1)。這是和德國最不一樣的地方。

總結

在德國實際駕駛時,遇到「左方車讓右方車先行」的路口,駕訓班教練會要求接近路口時降低車速,然後往右看一下,如果有車要過來就讓他先過,沒車就可以走,因為你左方的車會讓你(或在等你)。

在台灣接近巷道交叉口時,則必須左右都看,還要判斷交會車的行駛動向,才能決定誰應該先過,短時間內要做出大量的觀察跟判斷,遇到不打方向燈的駕駛還要帶點推測,真的是相當不容易。

至於在次要道路與主要道路的交叉口,以及兩條主要道路的交叉口,就會透過標誌或搭配號誌來規範優先等級,下一篇文章再來詳細說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從歐洲看台灣交通
5會員
61內容數
從德國留學經驗,檢視台灣交通,分享個人看法
2023/08/19
本文比較臺灣與德國在非號誌化路口規範車輛通行順序的差異。德國使用明確的標誌指示先行權,而臺灣則仰賴閃光號誌、車道數或駕駛判斷,造成規則理解和遵循上的困難。文章探討兩種規則的邏輯性和易用性,並提出改善臺灣相關規範的建議。
Thumbnail
2023/08/19
本文比較臺灣與德國在非號誌化路口規範車輛通行順序的差異。德國使用明確的標誌指示先行權,而臺灣則仰賴閃光號誌、車道數或駕駛判斷,造成規則理解和遵循上的困難。文章探討兩種規則的邏輯性和易用性,並提出改善臺灣相關規範的建議。
Thumbnail
2023/07/30
路段中車流交叉誰先過?同時抵達路口誰先過?這篇文章來談談德國道路交通的優先通行規則。
Thumbnail
2023/07/30
路段中車流交叉誰先過?同時抵達路口誰先過?這篇文章來談談德國道路交通的優先通行規則。
Thumbnail
2023/05/21
這篇文章來談談德國的車輛號誌與台灣不同之處。
Thumbnail
2023/05/21
這篇文章來談談德國的車輛號誌與台灣不同之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Q. 第一眼看到這張圖,腦海中是否立即浮現「內輪差」、「視線死角」、「機車要遠離大車」等等關鍵字? 許多提倡交通改革者會點出以上宣傳關鍵字隱含著「檢討被害人」的邏輯謬誤,藉此加強證成回歸關注大型車駕駛身為加害人應負的責任。本文認為仍應回歸「法規面」,才能清楚說明機車與右轉大型車衝突的正確解決方式。
Thumbnail
Q. 第一眼看到這張圖,腦海中是否立即浮現「內輪差」、「視線死角」、「機車要遠離大車」等等關鍵字? 許多提倡交通改革者會點出以上宣傳關鍵字隱含著「檢討被害人」的邏輯謬誤,藉此加強證成回歸關注大型車駕駛身為加害人應負的責任。本文認為仍應回歸「法規面」,才能清楚說明機車與右轉大型車衝突的正確解決方式。
Thumbnail
日常生活抒發、體悟,塞車時的內心戲
Thumbnail
日常生活抒發、體悟,塞車時的內心戲
Thumbnail
今天回家路上想到的打油詩 走路被看見,路口慢看停 轉直莫衝突,黃燈視情形
Thumbnail
今天回家路上想到的打油詩 走路被看見,路口慢看停 轉直莫衝突,黃燈視情形
Thumbnail
顧名思義,「左方車讓右方車先行」就是當動線有衝突時,來自右方的車應該優先通過。這篇文章來談談一些細節和特殊的情況。
Thumbnail
顧名思義,「左方車讓右方車先行」就是當動線有衝突時,來自右方的車應該優先通過。這篇文章來談談一些細節和特殊的情況。
Thumbnail
先說明一下,我們現在所居住的城市,是允許紅燈右轉的。 當然,一坐上駕駛座,發動車子,繫上安全帶,開出車庫之後,本來就是安全自負,更別說你除了要負責自己的,還要對路上他人的安全負責。 - 那天為了載大女孩去趕火車,為了避開一個紅燈的等待時間,決定右轉開進平日常開的小徑,算是避開車水馬龍,也多少省掉後面
Thumbnail
先說明一下,我們現在所居住的城市,是允許紅燈右轉的。 當然,一坐上駕駛座,發動車子,繫上安全帶,開出車庫之後,本來就是安全自負,更別說你除了要負責自己的,還要對路上他人的安全負責。 - 那天為了載大女孩去趕火車,為了避開一個紅燈的等待時間,決定右轉開進平日常開的小徑,算是避開車水馬龍,也多少省掉後面
Thumbnail
早上上班的時候,看到交通號誌由綠轉紅,在我前面的那台車子原本想闖過去,突然間他停下來了,所以他的車一半在停止線外,一半在停止線內。 當時我的車子距離他還有五公尺左右,但我踩了煞車。 我當時沒有意會到為什麼我這麼做。 一邊等紅燈,一邊覺察;我聽見我內心有一個聲音是:「可以給對方一些空間。」 奇妙的是,
Thumbnail
早上上班的時候,看到交通號誌由綠轉紅,在我前面的那台車子原本想闖過去,突然間他停下來了,所以他的車一半在停止線外,一半在停止線內。 當時我的車子距離他還有五公尺左右,但我踩了煞車。 我當時沒有意會到為什麼我這麼做。 一邊等紅燈,一邊覺察;我聽見我內心有一個聲音是:「可以給對方一些空間。」 奇妙的是,
Thumbnail
❇️正常情況兩車狹路相遇,就是讓與不讓的兩種選擇,怎麼讓對方倒車但是我不倒車!可以聽聽「劉必榮的談判書房2022.10.08」的podcast ❇️實務上的談判真的沒有那麼簡單,昨天發生的情況是在一個狹路山坡上,但是,總共有三台車,根據交通規則,要讓下坡車先行的這些原則根本不管用😅
Thumbnail
❇️正常情況兩車狹路相遇,就是讓與不讓的兩種選擇,怎麼讓對方倒車但是我不倒車!可以聽聽「劉必榮的談判書房2022.10.08」的podcast ❇️實務上的談判真的沒有那麼簡單,昨天發生的情況是在一個狹路山坡上,但是,總共有三台車,根據交通規則,要讓下坡車先行的這些原則根本不管用😅
Thumbnail
日本消費者無論駕駛右駕車或左駕車都能合法領取汽車牌照開車上路。
Thumbnail
日本消費者無論駕駛右駕車或左駕車都能合法領取汽車牌照開車上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