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1日至25日,第58屆聖瑪麗歐米訥礦物展在法國東部聖瑪麗歐米納的阿爾薩斯鎮展開,每天的上午九點至下午七點(最後一日到下午六點)都能入內挖寶。
當進入小鎮展區,可以看見白色的圍欄框出了展區範圍,白色帳篷佔據了街道,每天上午還不到九點,被礦石水晶吸引的人們一個接著一個手持門票排排站在圍欄外,等著九點準時進入展區尋礦挖寶。
路痴如我,在展覽前一天打算到朋友的展位上與他碰面,然而由於溝通上的落差,在聖瑪麗晃了一大圈都找不到展區。朋友傳了訊息說:「你想辦法找到這座教堂,找到教堂就找得到我了!」
▲Saint Louis教堂。照片來源:Jolyon Ralph,Mindat
開展首日,大批人潮湧入聖瑪麗礦物展,我再次走過了聖路易教堂,拿著朋友給的Pass跟著人潮走了進去。
展區內除了劃分成好幾個區域的室外白色棚頂展區外,還有室內展區VAL EXPO、PISCINE(游泳池)、THEATRE(劇院),其中PISCINE、THEATRE以精品礦物標本為主要的展示項目。
▲VAL EXPO分為兩個館:VE1及VE2,來自各地的展商帶來的特色礦石。照片來源:Jolyon Ralph,Mindat
▲PISCINE(游泳池)展區,圍繞著中央的泳池劃分為十幾個展位。照片來源:Jolyon Ralph,Mindat
▲THEATRE(劇院)展區,共有約16個展位。照片來源:Jolyon Ralph,Mindat
這些展區中,主辦單位為了維持不同展區的特殊性,礦石展商並非付了展位費就能進入PISCINE與THEATRE兩個展區展示,還必須維持不錯的成績。
▲室外白棚頂展區又區分為好多區塊,隨處可見化石、礦石、礦物標本、珠寶、飾品等等的展品,不管在哪個展位都能挖寶、與展商聊上幾句。
夏天的法國艷陽高照,眼看氣溫也飆上攝氏三十幾度,展覽腹地廣大,在一座座白色傘頂簇擁的街區里轉悠,差點沒被白色棚頂閃瞎。
在RP展區,一個被精緻的木櫃包圍的展位吸引了我的目光。首先我被一盒盒在陽光底閃爍的礦物標本們吸引了過去。從老舊白紙盒裡拿起這顆美麗的礦石,在沒有任何標籤的輔助之下,第一眼以為是粉嫩如玫瑰色的方解石與不知名的晶體共生。我馬上拿起詢問了在櫥窗後面忙進忙出的爺爺,他說:「這是重晶石與白鉛礦,摩洛哥的。」
▲Les Dalles Mine, Mibladen, Aït Oufella Caïdat, Midelt Cercle, Midelt Province, Drâa-Tafilalet Region, Morocco
來自摩洛哥Midelt省的Les Dalles礦區。重晶石呈粉膚色玫瑰狀結核,與半透明的灰色白鉛礦共生。
這種共生組合令人注目的點在於色彩上的對比以及立體感,小而含沙的重晶石晶體如花瓣一般扁而細膩,就像上帝之手在捏塑過程中,於尖端輕輕掐了一下,導致晶體中段較邊緣肥厚。半透明帶玻璃光澤的白鉛礦堆在金屬光澤強烈的金屬礦之上,從光澤到晶體顏色都體現出了強烈的層次感。
重晶石的產地很多,遍及世界各地,其中產出最多的為中國、印度、摩洛哥。而這次我們將會把目光放在摩洛哥Midelt省的Les Dalles礦區。
位於摩洛哥中部Midelt省,位於Midelt鎮東北約25公里處,屬於Mibladen礦床。該區時常出現此種重晶石與白鉛礦的共生組合,並以優質的釩鉛礦晶體聞名。Mibladen 礦床的礦化主要由侏羅紀碳酸鹽、礫岩和砂岩組成。共生礦物主要為方鉛礦、重晶石,少量黃銅礦、黃鐵礦,伴生表生氧化礦物。該礦床是主要次生礦物出現的舞台。
白鉛礦產於鉛鋅硫化物礦床的氧化帶,通常是由方鉛礦(PbS)氧化成鉛礬(PbSO4),再由鉛礬受碳酸溶液作用而成的表生礦物[註1]。
※[註1]表生礦物,是在地表和地表附近範圍內,由水、大氣和生物的作用而形成的礦物。
因其比重與一般非金屬礦物相較起來比較高,故得名。
重晶石族主要由重晶石、天青石、鉛礬(硫酸鉛礦)以及重晶石和天青石的固溶體組成。
常發生於於大規模的堆積環境之中,或者是透過生物作用、熱液作用、蒸發作用等方式的堆積而成。另外重晶石經常與方解石、螢石、黃鐵礦等共生於熱液礦脈,也常見於石灰岩、鉛鋅礦脈、溫泉堆積中或與赤鐵礦的礦石共生。而重晶石也曾在隕石中被發現。
※天青石、鉛礬、重晶石皆屬硫酸鹽類礦物
※唯一以臺灣地名命名的礦物——北投石,正是重晶石的亞種。
我繼續在德國礦物展商的展位上搜尋其他美品,來自德國的爺爺展位特別大,有三個區塊。但爺爺的礦石卻意外地便宜。他說:「我已經七十幾歲了,這些礦石只是一點興趣,價格我無所謂。」
爺爺在櫃台後面邊移動著紙箱們邊說,他的聲音被木櫃阻隔,遙遠卻活潑得像其中一個展品。
從展位的三個面望去,化石、礦石全都來自摩洛哥。
他問了我來自哪裡,我說台灣,他馬上露出了感慨的表情:「我知道你們與中國的關係。」隨後我們聊到了其他熱門的話題,例如:俄烏戰爭。天哪怎麼都是這麼硬的話題?不過還好他沒有需要我發表意見,倒是自己說了不少對普丁的看法。
話題至此我才發現,爺爺的英文非常流利,沒什麼口音,甚至當其他人來到展位時他還會問對方:「你說什麼語言?」然後以對方的語言溝通。光從他嘴裡說出的不含德語就至少有法語、荷蘭語、英語三種。他說:「為了生活,你什麼都必須做,什麼都必須學,自然而然什麼都會了。」但他仍會感嘆:「現在小孩不怎麼努力,我想找個年輕人來打工他們都不想要呢!」
到了爺爺的歲數,似乎不再執著對錯,因為任何事物都沒有絕對值,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同一件事,大至社會福祉,小至個人利益,全都能翻盤,而他只做自己覺得開心的事。
就這樣我與爺爺聊天打趣直到愈來愈多人湧上展位,我們的話題才最終因為被打斷而結束。年輕時汲汲營營地生存,直到成為了一個見多識廣、經驗豐富的老人之後,世界也許變得更好了,但人唯一想要的也只是從心所欲不踰矩罷。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Mindat、石探紀、網路資料、實地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