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藥品打包進度實況✦觀音山2023結夏安居—供千僧道糧‧供佛齋僧|雪域供僧計劃:探訪西藏偏遠地區 供養雪山出家人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觀音山 2023結夏安居—供千僧道糧‧供佛齋僧
▍雪域供僧計劃:探訪西藏偏遠地區 供養雪山出家人—第一批藥品打包進度實況

僧寶是一切世間供養、布施、修福的無上福田。經論云:「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

《分別業報略經》:「若人施醫藥,後生得無病,長壽常安樂,具足色力財;無量百千世,不經疫疾劫,終遇法醫王,永拔生死根。」

許多藏區較小、少人護持之寺廟出家眾表示修行資源不足希望獲得護持,或是護持於雪山上獨修之閉關行者。透過實地探訪,觀音山發起「結夏安居──供千僧道糧」的雪域供僧計劃。

千僧供之四事供養,分為飲食、衣服、臥具、醫藥:
① 全套僧服供養,包含袈裟、禪裙、襯衣、裙子、坎肩、腰帶等六件。
② 僧鞋供養,包含鞋子、襪子、鞋墊等三件。
③ 僧服、僧鞋,預計供養300套。
④ 飲食、臥具、醫藥此次將依各寺廟所需,給予最適切的安排。

觀音山 2023結夏安居──供千僧道糧‧供佛齋僧,將供養:
一、臺灣薩迦寺僧團。
二、觀音山 2023年中元普度 盂蘭盆法會供佛齋僧。
三、藏區較小、少人護持之寺廟出家眾與閉關者。

實際供養數量需依善信法友發心護持款項而定,歡迎十方善信法友發心護持,共同成就殊勝功德行,廣植無上福田。
✦前往護持▸ https://www.fazang.org/sangha-offering
(開放登記至9月22日晚上12:00前)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觀音山吉祥洲的沙龍
41會員
4.0K內容數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學佛修行的人,要懂得把握機會來修福修慧。因為學佛的慧命並不一定長長久久,有時候是很短暫,這與每個人結的佛緣有關。不管過去生結的緣如何,今生有幸接觸佛法,就要用心地深結佛緣。」修行主要是修福和修慧二類:孝順父母、布施供養、做利益他人等,屬於修福;念佛、拜懺、打坐、聽開示、讀佛經,減少煩惱,屬於修慧。
2025/05/08
臺灣薩迦寺的建設正在持續進行中,邀請十方善信大德發心護持,共同成就聖業功德。代代綿延、輾轉增勝! 臺灣薩迦寺住持──尊貴 確吉蔣稱金剛上師(龍德嚴淨仁波切)開示:「布施供養不僅是財物的給予,更是內心慈悲的流露。能淨化自己的心靈,也能為周遭的人們帶來光明與希望。」
Thumbnail
2025/05/08
臺灣薩迦寺的建設正在持續進行中,邀請十方善信大德發心護持,共同成就聖業功德。代代綿延、輾轉增勝! 臺灣薩迦寺住持──尊貴 確吉蔣稱金剛上師(龍德嚴淨仁波切)開示:「布施供養不僅是財物的給予,更是內心慈悲的流露。能淨化自己的心靈,也能為周遭的人們帶來光明與希望。」
Thumbnail
2025/05/07
2025年5月28日至6月25日欣逢億倍功德薩嘎達瓦月,「薩嘎達瓦Saga Dawa」是藏語「4月」的意思。佛陀一生中三大殊勝日,降生、成道、涅槃均在此月,稱為「薩嘎達瓦月」,期間所修一切善業功德都將不可思議地增長,為一年中最快速累積福德資糧的月分。
Thumbnail
2025/05/07
2025年5月28日至6月25日欣逢億倍功德薩嘎達瓦月,「薩嘎達瓦Saga Dawa」是藏語「4月」的意思。佛陀一生中三大殊勝日,降生、成道、涅槃均在此月,稱為「薩嘎達瓦月」,期間所修一切善業功德都將不可思議地增長,為一年中最快速累積福德資糧的月分。
Thumbnail
2025/05/07
2025年6月3日~6月12日適逢殊勝薩嘎達瓦月千億倍功德增長期間,臺灣薩迦寺禮請藏區喇嘛僧眾舉辦「尊勝佛母九尊修供十日大法會」。歡迎把握殊勝薩嘎達瓦月1000億功德,為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或為現世親友、公司行號、閤家、個人登記「除障祿位」。
Thumbnail
2025/05/07
2025年6月3日~6月12日適逢殊勝薩嘎達瓦月千億倍功德增長期間,臺灣薩迦寺禮請藏區喇嘛僧眾舉辦「尊勝佛母九尊修供十日大法會」。歡迎把握殊勝薩嘎達瓦月1000億功德,為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或為現世親友、公司行號、閤家、個人登記「除障祿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四事供養是佛教徒對佛、法、僧三寶的基本物質供養,主要包括衣服、飲食、臥具及醫藥供養。這些供養不僅是對出家人的尊敬,更是支持佛法及修行者精進的動力。供養能夠培福增慧、淨化身心、支持佛法以及培植善根。透過理解四事供養的意義,我們可以更好地體會佛教中的慈悲與恭敬。
Thumbnail
四事供養是佛教徒對佛、法、僧三寶的基本物質供養,主要包括衣服、飲食、臥具及醫藥供養。這些供養不僅是對出家人的尊敬,更是支持佛法及修行者精進的動力。供養能夠培福增慧、淨化身心、支持佛法以及培植善根。透過理解四事供養的意義,我們可以更好地體會佛教中的慈悲與恭敬。
Thumbnail
「供僧」是什麼意思?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記載,佛法僧三寶是世間第一珍寶,具足十種深刻意涵:堅牢、無垢、與樂……等;「供僧」是一種清淨的供養,讓眾生遠離煩惱,除心束縛,得清淨心。供僧的目的為令佛法久住──僧眾出家修行、弘揚佛法,就是為救度眾生離苦得樂。佛已入滅,依靠的就是僧寶荷擔如來道業。居士供僧
Thumbnail
「供僧」是什麼意思?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記載,佛法僧三寶是世間第一珍寶,具足十種深刻意涵:堅牢、無垢、與樂……等;「供僧」是一種清淨的供養,讓眾生遠離煩惱,除心束縛,得清淨心。供僧的目的為令佛法久住──僧眾出家修行、弘揚佛法,就是為救度眾生離苦得樂。佛已入滅,依靠的就是僧寶荷擔如來道業。居士供僧
Thumbnail
20241110 寫在藥師佛布施供養之後 - 十二藥叉金剛菩薩現身 為了讓發心布施的同學們,能夠「消除業報」對身體健康的影嚮,這三周,花了很多時間,做「前行」的修法。 內容有: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3卷( 另有一場公開分享提要);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3
Thumbnail
20241110 寫在藥師佛布施供養之後 - 十二藥叉金剛菩薩現身 為了讓發心布施的同學們,能夠「消除業報」對身體健康的影嚮,這三周,花了很多時間,做「前行」的修法。 內容有: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3卷( 另有一場公開分享提要);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3
Thumbnail
【文章摘要】 火供是什麼 火供功德利益 火供要準備什麼 哪些人需要火供除障 觀音山 2024中秋盛典--如意滿願 二十一聖救度母火供大法會 尊貴 龍德上師主法-東南亞最壯觀千人火供法會 火供是什麼 火供ー金剛乘具足「息、增、懷、誅」四事業的法門 火供,焚燒供物上供諸佛菩薩之
Thumbnail
【文章摘要】 火供是什麼 火供功德利益 火供要準備什麼 哪些人需要火供除障 觀音山 2024中秋盛典--如意滿願 二十一聖救度母火供大法會 尊貴 龍德上師主法-東南亞最壯觀千人火供法會 火供是什麼 火供ー金剛乘具足「息、增、懷、誅」四事業的法門 火供,焚燒供物上供諸佛菩薩之
Thumbnail
觀音託夢佛弟子。 雙冬山頂有石窟, 弟子建廟來供俸, 延路擠身香火盛。 地勢高昂風景佳, 觀音微俯知凡塵。 有飢有苦急相助, 手持聖水蔭眾生。 (來自章冶作者的日常打油詩)
Thumbnail
觀音託夢佛弟子。 雙冬山頂有石窟, 弟子建廟來供俸, 延路擠身香火盛。 地勢高昂風景佳, 觀音微俯知凡塵。 有飢有苦急相助, 手持聖水蔭眾生。 (來自章冶作者的日常打油詩)
Thumbnail
觀音山普度殊勝真實感應 觀音山的普度法會,海內外數百處弘法單位、精舍、禪堂在殊勝的普度季共同舉辦重要的普度法會,凝聚眾弟子善信眾志成城普施的心念,所締造出的功德,更加的不同凡響而超勝,而普度所備辦的供品,在整場法會圓滿後,將會送至偏鄉及公益機構,關懷弱勢族群,徹底將上供下施的精神發揮極致,功德
Thumbnail
觀音山普度殊勝真實感應 觀音山的普度法會,海內外數百處弘法單位、精舍、禪堂在殊勝的普度季共同舉辦重要的普度法會,凝聚眾弟子善信眾志成城普施的心念,所締造出的功德,更加的不同凡響而超勝,而普度所備辦的供品,在整場法會圓滿後,將會送至偏鄉及公益機構,關懷弱勢族群,徹底將上供下施的精神發揮極致,功德
Thumbnail
觀世音菩薩過去佛號為「正法明如來」,為度眾生示現菩薩形相,重入世間教化救苦。觀世音菩薩的悲心深切,「千處祈求千處現,苦海常作渡人舟」,觀人世間的生別離、病死苦,只要眾生祈求,無不慈悲予以滿願。在吉祥的 觀世音菩薩聖誕紀念日,佛弟子當盡心追隨聖者的行誼,以利眾為己任,救護眾生性命,實踐護生慈善,讓自己
Thumbnail
觀世音菩薩過去佛號為「正法明如來」,為度眾生示現菩薩形相,重入世間教化救苦。觀世音菩薩的悲心深切,「千處祈求千處現,苦海常作渡人舟」,觀人世間的生別離、病死苦,只要眾生祈求,無不慈悲予以滿願。在吉祥的 觀世音菩薩聖誕紀念日,佛弟子當盡心追隨聖者的行誼,以利眾為己任,救護眾生性命,實踐護生慈善,讓自己
Thumbnail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經文導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此段稱為「證信序」,講述了成
Thumbnail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經文導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此段稱為「證信序」,講述了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