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潮自救(2) 義務也需要適當拒絕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看過不少30幾、40幾獨立有成的人士還被奇奇怪怪的義務纏身,要充當父母之間的溝通橋樑、安撫長輩情緒、處理重複又重複的3C問題,他們有些已經注意到這些"家庭義務"已經消耗了太多心力,有些則沒注意到這樣的狀況,只是覺得"好累、好累"。

這類「該被適當拒絕的義務」是什麼呢?大致上有這些:
1. 長輩的感情事,長輩該自己溝通的事
2. 不斷地回應長輩重複的問題

看似小事,但我們會把華人特有文化「孝」和這些綁在一起,如果你正處在忙碌的年紀、高壓生活,或低潮必須先自處,我會建議這類事需要「適當拒絕」。

少幫長輩處理他們的感情事

相信不少人一定常夾在父母當中,媽媽和你抱怨爸爸不帶她出去玩、那不做這不會,爸爸抱怨媽媽如此這般,請他們去跟對方講卻不要,有些人善良又有責任感,認為自己有調解家庭的義務,但時間一久你會發現...怎麼自己怎老是在當傳令兵、和事佬。

身為子女不幫父母處理問題總會有罪惡感:
『小時候他們也為自己把持大小事,不幫忙處理很"不孝"。』
於是就一再被這類事綁住,這是非常不好的。

感情事,是自己該處理的,要幫也是建立在全家溝通模式健全之上,
有些人是不願、不敢開口,卻常對著子女抱怨,又不解決問題,
那還是得和長輩說一句:「抱歉了,請你自己說。」

一說再說、一問再問的事,少回答

不只是催婚、催交男女朋友、追問存款和薪資,長輩還會在生活中重複詢問同樣的問題,有些廣告總會很溫情地說:「想念父母的嘮叨、關心了嗎?」把重複的追問描述成是一種"溫情"的關心。我不同意。

這是直升機式家長,並不是關心

raw-image

「藥吃了沒啊、雨傘有沒有帶、口罩記得戴」的助理式提醒對個性獨立、記憶力好、做事謹慎的人其實不只沒幫助,還很花心力在回應這些問題,而且不回答這些問題還會被情勒一句:「你是啞吧嗎?你怎麼沒禮貌?」

這不是"當長輩",而是「表現出長輩的樣子,就認為在當長輩」

回答要耐心解釋,不回答則產生更多衝突情緒,大把時間都被這些詢問虛耗。

不只重複提醒,還進一步規定「病毒很毒口罩要戴兩個、晚了就不要再出門」,深入干涉細節,這類的詢問回答越多,長輩就會下更進一步的指令。

適當保持沉默、推回這類的詢問是必要的,
「別再問了,我自己會做。」

一是告知對方該適時停止,你的好意我收到了,請給我些空間,
二是告訴對方「你的生活哲學用在你身上就好」,不要加諸在我身上,
敢於表明界線的人,才不會時常被這種小事虛耗光陰。

像個大人回應長輩

別被道德綁架,年輕人並不是"不孝",你不該這麼看待自己,而是

長輩有年紀時,子女正好是最焦慮、最忙碌的年紀,
很難為了重複的問題一再回應、處理。

我們很常陷入一個陷阱-「其實我們還在用小孩的方式回應長輩的干涉」

「從我小時候,你就一直管東管西,那不讓我做這不讓我做!」
「你總是偏心,對弟弟妹妹比較好!」
即使到30歲、40歲和年事已高的長輩爭執都還是有可能聽到這樣的對話,但問題來了,這樣無疑是在強化「你就算老了在我眼中還是孩子」的心理形象。

告訴他停止,然後別提往事,會有力非常多。(相信我)

不要總是想修復關係

和父母長輩衝突後,大多數人都會愧疚而想修補關係,即使嘴巴上沒說也會透過行動來表示,像是主動幫忙、給予東西或在下次對方又"進犯"時軟化,

『下次,我還是有耐心溫柔點好了。』
不對,要硬就要硬到底。

因為這樣做問題就會又回到原點,矛盾幾十年都在原地拉鋸,
正是因為我們常做出「修復關係」的行為。

只有在對方真正感覺到「你會離開、冷漠、真正的憤怒」,對方才會像被潑了桶冷水般驚醒,否則他只會笑笑地覺得「反正你明天就好了」。
(先點到為止,對父母政治不正確的心理應用可能會被炎上😅。)

真的不要害怕傷害關係,很多時候傷害關係才會讓對方正視問題,那反而是真正的修補關係。

有些"義務"要適當拒絕,特別是在情緒低潮時就更要斷開負面能量。

avatar-img
156會員
156內容數
大量的人性洞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是我啦,我好學啦 的其他內容
首先要先說, 這裡的「高分女」並不是狹義指男人給女人的評分是"高分"才算高分女,而是女人認知自己為高分女的時候,她就是「高分女」,只要她認為她值得更好、更多,任何人都很難改變她的認知。 你是不是同路人,看肢體語言就知道 我在百靈果訪談沈棟和Peggy兩集裡發現重疊的共同點-「篩選層」。 沈棟是
在社群媒體打滾多年,臉書、IG、Youtube到DC群我都有深度使用,今天我可以確定一點,就是「台灣人真的很愛給別人建議」,而且普遍存在。 外國人到台灣來會覺得台灣人很熱情,常常問你吃飽沒、衣服有沒有穿暖,除此之外還很愛給人建議: 「喔我覺得你這裡可以怎樣會比較好一點。」 「我是建議你要改一下啦。
情慾品質和持久力有直接關聯,甚至會影響約會互動,這一篇直接聊到以下幾點: 1. 情色讀物的挑選 2. 多巴胺腦 3. 為何男人睪固酮維持左右性愛品質?
​山道猴子Atom和第二任短髮妹女友(以下簡稱短髮妹)交往時曾說了一套「IG社群行銷」技巧給她聽,從這點其實可以看出Atom是有天分的,而且以今日社群營銷為大宗的市場生態,Atom有機會可以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成功的道路。 但是他做了一連串錯誤決策,每個錯誤都讓他的天分被消耗,蛻變之門一點一點關上
這是《"色誘"你的客戶、上司與教授?聲音與肢體的"誘惑"》的續集,延續上個話題聲音與肢體的運用
首先要先說, 這裡的「高分女」並不是狹義指男人給女人的評分是"高分"才算高分女,而是女人認知自己為高分女的時候,她就是「高分女」,只要她認為她值得更好、更多,任何人都很難改變她的認知。 你是不是同路人,看肢體語言就知道 我在百靈果訪談沈棟和Peggy兩集裡發現重疊的共同點-「篩選層」。 沈棟是
在社群媒體打滾多年,臉書、IG、Youtube到DC群我都有深度使用,今天我可以確定一點,就是「台灣人真的很愛給別人建議」,而且普遍存在。 外國人到台灣來會覺得台灣人很熱情,常常問你吃飽沒、衣服有沒有穿暖,除此之外還很愛給人建議: 「喔我覺得你這裡可以怎樣會比較好一點。」 「我是建議你要改一下啦。
情慾品質和持久力有直接關聯,甚至會影響約會互動,這一篇直接聊到以下幾點: 1. 情色讀物的挑選 2. 多巴胺腦 3. 為何男人睪固酮維持左右性愛品質?
​山道猴子Atom和第二任短髮妹女友(以下簡稱短髮妹)交往時曾說了一套「IG社群行銷」技巧給她聽,從這點其實可以看出Atom是有天分的,而且以今日社群營銷為大宗的市場生態,Atom有機會可以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成功的道路。 但是他做了一連串錯誤決策,每個錯誤都讓他的天分被消耗,蛻變之門一點一點關上
這是《"色誘"你的客戶、上司與教授?聲音與肢體的"誘惑"》的續集,延續上個話題聲音與肢體的運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許多青年人與其父母的關係常常充滿挑戰,即使已經成年,但與父母的交流仍易不歡而散。 與 CK 一起討論,夾在新舊世代中間的現代青年人該如何改變,面對上一輩並教養下一代。
Thumbnail
如果逐漸年老的父母,因為怕打攪、麻煩子女,就自己主動表示以後要去住養老院。這個父母會想自己要去養老院,他不要麻煩子女;或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是救好了,也怕自己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他已經被傷心了,做子女的自己要檢討。要去檢視正常老人不講
Thumbnail
父母不應以子女是否主動關心自己來衡量自己的成功與失敗。在面對成年子女的問題時,父母應保持適當距離,給予愛和支持。隨著科技的進步,後親職時期的挑戰是和成年子女保持適當距離,並重新為自己的人生做規劃。
這一代中老年人,常常需要面對父母年老的照顧需求,甚至是上有老下有小,再加上自己的工作壓力。 疲累時似乎難免會心生抱怨,為何其他兄弟姊妹袖手旁觀、或做得不多,責任都由自己在承擔,財產權利等卻未必等比例。 從五年前與母親一起照顧父親,就訂下一個立場, 設想自己是獨生子女。
Thumbnail
父母會這麼講:「要去養老院,不要麻煩子女,或者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救好了,也怕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已經被(子女)傷心了!做子女的要檢討、檢視,正常老人不講這種話。不是百分之百,但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這樣!
Thumbnail
心理、情緒是時代的新課題,過往的歷史中並沒有紀錄有關如何照顧「老小孩」的資料,無法可依循。倒使得大齡眾有自身更大的心理問題要面對。
Thumbnail
家人二字並沒有帶給父母莫大的權利,在把人傷的體無完膚之後,還要求小孩無怨無悔的愛著自己。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許多青年人與其父母的關係常常充滿挑戰,即使已經成年,但與父母的交流仍易不歡而散。 與 CK 一起討論,夾在新舊世代中間的現代青年人該如何改變,面對上一輩並教養下一代。
Thumbnail
如果逐漸年老的父母,因為怕打攪、麻煩子女,就自己主動表示以後要去住養老院。這個父母會想自己要去養老院,他不要麻煩子女;或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是救好了,也怕自己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他已經被傷心了,做子女的自己要檢討。要去檢視正常老人不講
Thumbnail
父母不應以子女是否主動關心自己來衡量自己的成功與失敗。在面對成年子女的問題時,父母應保持適當距離,給予愛和支持。隨著科技的進步,後親職時期的挑戰是和成年子女保持適當距離,並重新為自己的人生做規劃。
這一代中老年人,常常需要面對父母年老的照顧需求,甚至是上有老下有小,再加上自己的工作壓力。 疲累時似乎難免會心生抱怨,為何其他兄弟姊妹袖手旁觀、或做得不多,責任都由自己在承擔,財產權利等卻未必等比例。 從五年前與母親一起照顧父親,就訂下一個立場, 設想自己是獨生子女。
Thumbnail
父母會這麼講:「要去養老院,不要麻煩子女,或者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救好了,也怕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已經被(子女)傷心了!做子女的要檢討、檢視,正常老人不講這種話。不是百分之百,但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這樣!
Thumbnail
心理、情緒是時代的新課題,過往的歷史中並沒有紀錄有關如何照顧「老小孩」的資料,無法可依循。倒使得大齡眾有自身更大的心理問題要面對。
Thumbnail
家人二字並沒有帶給父母莫大的權利,在把人傷的體無完膚之後,還要求小孩無怨無悔的愛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