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3|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翻譯生的百日修煉(2)

一條毛毯可以變成「歧視象徵」,或者...「殺人工具」,想不到吧!我們以為語言是正常人話,應該最能傳情達意,但原來話語以外的訊息,才是最「激勵」人心的符號。

今年五月,香港發生了一件遠至歐洲媒體也報導的航空新聞,大眾多關注被即時解僱的幾位空姐,又或那個玻璃心不堪受損的大陸乘客(自稱居港十多年又操流利粵語)何以不悅,其實事件中空姐們的錄音對話,才最有故事。學習翻譯時也要讀「語用學」這一科,是研究發話者在特定空間環境裡使用語言符號的關係,所謂特定環境就是語境,可以簡單理解為飛機上或機艙內,總之不是在殯儀館或酒吧裡。網上傳播的這段斷續錄音,惹人觸目的是︰空姐A在覆述「...Carpet...呀...Blanket...」,空姐B回應「ar...if you don't know blanket, you can not have it...」,繼而是眾人哄笑。很明顯,空姐們不太可能在乘客滿坐的走道上說這些話,更不會在忙著從機頭到機尾送餐時有空聊八卦...所以,小學生也能推論這是在休息間裡私下圍爐取暖的玩笑,現場是沒有乘客的 ─ 至少不在她們的視線範圍內,那三五分鐘的小休是服務員最能夠說真話的處境,當然話語裡的主題語境,對空人服務同仁來說,就只有一個︰詞不達義的乘客,往往諸多要求,人要他又要的人多的是,得寸進尺的也不少,所以耽誤忙碌服務員是令人討厭的,這也解釋為何空姐B瞬間身同感受,明白同僚不想服務這些人,送上宣洩式回應以示「鼓勵」

語言學是沒有道德標準的,只論在語域上是否合符語法詞義,對語言作出適當的接收與解碼,所以一班服務員在聊乘客是非,在揶揄乘客無知,或以乘客的英文能力開玩笑等是對是錯,一概無關重要。錄音內容不是真正的語用意圖,只反映空姐的心理感受,以為在安全的布簾後能隨便發洩,卻成全人類(被形容為)大逆不道的罪(證)...觀乎那些當權高層及社會各界回應,幾個空姐的罪孽是層層堆疊,例如不配合「說好(香港)故事」啦、不做公司湊好大灣客人的招牌啦、不給大國客人面子啦...如此種種的不識時務,在指鹿為馬本末倒置的時勢,已經屬「語言不通」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