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23/05/06-05/07 參與的第二天
#多個內場次心得#心得#紀錄#參與觀察#新知#未來#亞太社創高峰會
第二天來拉~本篇就只是單純分享一下參與心得,我還是很怕智財權問題,因此我就不分享簡報上的內容,只是從聽到的、當下手刀紀錄的來去和各位分享,關於當個環節由誰來分享,可以去2023社創高峰會官網的議程上查閱講者,就應該容易猜的到。
參與的場次有些沒有太多重點,或是講者沒有提供太多有效資訊我就沒紀錄,在此你可能會看見似乎漏了什麼人沒講到,請放心,只是我懶得記,現在也忘了,不過不影響你挖掘新知識XDDDD。
第二天參與講次:
台灣對氣候變遷的應變方式,以調適和風險管理為出發點。我們期望台灣在應對氣候變遷方面實現以下四個目標:提高效能、提升韌性、實現永續發展、確保包容性。
社會科學(調查)、風險管理(意識)、災害應變(反應),三者在當今社會上面是最當務之急需要預防準備的。
筆者這邊想額外補充今年8月的南投颱風事件,完全應驗以上三個核心處理方式,未來應該會在寫文章補充颱風對地形的破壞和居民不肯撤離原居住地的深入額外問題。
Q: 以色列水源只有台灣4分之一,但自給率卻非常充足,台灣降雨量是排名前列的國家,但在收集水資源或管理水資源方面有改進的空間。
A: 台灣農水屬總70%自然水(再生水),水利署只管水庫(佔整體民生用水約20~40%),應將這兩者合併以更精準地管理水資源,需要數位化資訊。水資源管理應調整以應對平均降雨量、氣候變遷在季節之間的變化。
台灣每年總體用掉100頓水資源,慣行農法有節水的潛力,但需考慮農民的私有成本和政策成本。南部區域(即屏東)的民生用水是直接從河川和地下水抽取的。
目前有水資源和其他能源的開發計劃,但存在生態和土地使用方面的問題,且設施供應可能受到限制。另外資金也是一個挑戰,需要公私協力投入以解決台灣當前的水資源利用問題。
根據全球影響力投資聯盟(Global Impact Investing Network, GIIN)的定義,影響力投資是指「有意為社會及環境問題造就正面的、可衡量的影響力,也同時創造利潤的投資」,影響力的轉變主要是看這三點,且需要設社會企業來投入,並且擴大這些上市、未上市、實體資產。
1.社會效益和投資利潤
2.問題太大了
3.以前解決這些問題錢不夠了
這個影響力投資組織共有60多個,國際崛起的一個趨勢,怎選標的來投資?是不是有一個方法論?
怎看到一個經濟循環式是好的?需要經濟策略、蒐集資料與傳遞、知識建立
(這裡應該是講普遍的影響力投資報告,所提出的懸問。)
1.主要、次要對象是誰?影響多深?改變帶來哪些結果?
2.事件是什麼?邏輯是什麼?有沒有模型?
3.有那些資料與分析?
4.在同樣資源之下如何做到更好 ,可以做到一個有效果的報告>
5.有沒有一個成果導向,產出一個改變?
6.透過短中長期去進一步改變
7.在台灣這個階段,有甚麼中介機構是很重要的?
8.這些影響力能夠變現的的做法?
普遍影響力型的投資機構,要從加速器轉創投不是這麼快,這些不是帶來什麼現金結果,而是把行動變成數字,讓SDGs透明化,使各式非營利組織對社會服務,並將綠色債券應用於金融界,成為可以接受的範圍。
對於台灣而言,該做些什麼,臺灣的影響力發展?
台灣三年後的一些衝擊改變是現在就需要作鋪路與改進的:
1.地緣和政治規模,與政治和產業都有密切關聯
2.普遍中小企業的知識與能力相差國外落後3-5年(從規模、知識、方法論來說 )但大型企業(一級)不在此。
3.ESG2024就要執行,但台灣目前人才還不夠,但這也是一個轉機機會
4.台灣年輕人曾有5個月就繳交出可認證之報告,讓國外很驚訝台灣的知識複製能力
A:有許多人認許多企業是說一套做一套,對於空氣汙染、水治不作為,不過講到流程標準,到底誰會對這樣的議題產生關注,講者自己認為沒有執行就是瞟綠,但最大目的仍是讓大眾和企業去能夠進一步了解這些原因和實際看到的問題,並產生思考和實際解決方法,最後補充提到最大目的其實是底下社會企業的推動。
這邊提到很多老街和老屋的一些脈絡和發展,但沒有什麼特殊的訊息,多數都在「解釋」如何在地方創生比較多,筆者我個人也知道某些團體背後其實對地方產生很多衝突和壓迫,其原因相當複雜,總之既然來到這裡就聽聽某些團體的說法,我只是小小的整理不做任何點評。
大溪原本是和河運的地方,木藝產業的百年傳承,使用警察局的地,老城區寸土寸金,修整不易。(老屋和歷史的重現)
Q:台灣有60%都是服務業,但是都是低薪,所得只有平均的53%,所以這個是低薪的服務業,通路都是低薪的問題,這樣是有問題的,講者怎看?
A講者:應該要重新探討勞動價值的問題
B講者:對數位要有一些連結,並且降低使用人的勞動,讓更多的價值獲得回饋
做為一名沒什麼用的學生,筆者自己參與完社創高峰會之後的總感想是「看見更遠的危機」,並且這些危機無法看見盡頭,而且好像已經快要衝撞了,當下說法是有人會去解決,但卻沒有人可以承諾成功的可行性,也就僅僅有人在做,想了一套似乎可以用的解方,說好不好也難說,時間終究再跑,失敗的代價又是什麼,我能想到的就是讓貧富差距拉大。
政策能成功推行的條件因子實在太複雜了,現在淨零碳排政策剛走出立法院不到幾年就開始在民間汙名化,其中在執行問題也確實有爭議,因此能到達社會創新不是只有提出想法,操作手法和輿論控制兩者都要有計畫,不然其實方向原意是好的。當前許多地方/產業議題的衝突都與淨零排放政策有關,原本是要解決問題,卻誕生更多問題,社會創新就變成社會創傷了。
這兩天都有市集,宜蘭高中的作品還有一些社會企業擺攤,我還有騷擾一下問一下宜蘭高中學生的作品發想和目的,聽起來還是太侷限於校園場域,但我打從心底還是認為很不錯,我國高中的時候都被關在學校裡面,能夠大膽想像真的很棒。
#多個內場次心得#心得#紀錄#參與觀察#新知#未來#亞太社創高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