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頂古圳步道

坪頂古圳步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秋季城鄉漫遊

第一堂課我們來到平等里的坪頂古圳步道,平等里,位處山區但地勢相對平緩,舊名坪頂庄,居民大多務農維生,早期生產茶葉、綠竹筍、相思木,光復後至65年左右生產柑橘、四季蔬果。

由於務農生活,早期僅有內寮溪流經此地,為灌溉飲用需求,當地居民於1835年,由林錦仲、林玄文、劉聯輝三人出資550龍銀,引內雙溪之水開鑿坪頂古圳,於內雙溪取水口刻有大正九年之石碑,這一年發生什麼事我不確地,我只能從百年台灣地圖中查到,這一年,也就是1920年,坪頂庄行政區改名為坪頂。

1849年(道光29年)開墾範圍持續擴大,因 此再由當地田園業主邀集70多人,龍銀共 1000大圓,引內雙溪之水,為「坪頂新 圳」。

1909年(明治42年)吳登峰出資6530圓 開圳,引內雙溪上游之水,以及內雙溪 「香碓礦坑」內之水源等,全長7公里、隧道長400公尺,灌溉坪頂、內雙溪一帶,稱為登峰圳。

我們在陶然亭聊聊關節退化與關節穩定,建議大家在關節疼痛初期還是要在適當範圍內鍛鍊肌肉,我們不是要像健身教練,我們要的是讓身體可以活到老動到老

最後經由坪頂古圳步道走到士林區的溪山里

參考資料

士林區志

古早芝蘭新士林:士林區區里文化特色專輯

里山架構與平台實踐規劃-以台北市士林區平等里為例

台灣百年地圖


avatar-img
修物誌的沙龍
10會員
93內容數
在因緣際會之下了解到台灣這塊島嶼上也有著迷人的故事,那些路上曾經行走過的人們與他們遺留下來的足跡,寫著前人的歡喜、悲傷與生命,我認識的並不全面,但也想把我所知道的台灣史與世人分享,讓生長在這塊土地的人知道,我們自己的台灣也很有內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修物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羅東森林鐵道 羅東森林鐵道建造之前,舊太平山林場就已經開始伐木,但早期木材運送是利用蘭陽溪流放至員山,但運送過程木材容易碰撞受損,所以興建羅東森林鐵道系統,1924年通車時全線由土場車站至羅東林業文化園區的竹林車站,負擔著珍貴木材運輸的重任,帶動羅東的繁榮,其中天送埤車站到歪仔歪車站則是租用臺
南迴公路        114年3月30日,終於把台東到枋山的火車站分三次走完,這次從太麻里到大武全程約36公里,總結三次旅行從台東到枋山總距離約120公里,還找到了舊南迴公路遺跡香蘭隧道,與疑似公路基底的駁坎,感謝太太的陪伴,我想應該沒多少人願意陪另一個人做這種辛苦的旅行,希望旅途結束的時候
       前陣子突然想去太平山,與太座詢問時間後,選擇生日時到宜蘭搭客運抵達太平山,沒錯,原來太平山可以搭客運平日專車,很方便的是可以在國光客運網站訂票,在超商取票,太座也很有意思的請假陪我走一趟,就這樣我們幸運的碰上了太平山下雪的時刻,欣賞這個銀白世界。 客運搭乘方式    
羅東森林鐵道 羅東森林鐵道建造之前,舊太平山林場就已經開始伐木,但早期木材運送是利用蘭陽溪流放至員山,但運送過程木材容易碰撞受損,所以興建羅東森林鐵道系統,1924年通車時全線由土場車站至羅東林業文化園區的竹林車站,負擔著珍貴木材運輸的重任,帶動羅東的繁榮,其中天送埤車站到歪仔歪車站則是租用臺
南迴公路        114年3月30日,終於把台東到枋山的火車站分三次走完,這次從太麻里到大武全程約36公里,總結三次旅行從台東到枋山總距離約120公里,還找到了舊南迴公路遺跡香蘭隧道,與疑似公路基底的駁坎,感謝太太的陪伴,我想應該沒多少人願意陪另一個人做這種辛苦的旅行,希望旅途結束的時候
       前陣子突然想去太平山,與太座詢問時間後,選擇生日時到宜蘭搭客運抵達太平山,沒錯,原來太平山可以搭客運平日專車,很方便的是可以在國光客運網站訂票,在超商取票,太座也很有意思的請假陪我走一趟,就這樣我們幸運的碰上了太平山下雪的時刻,欣賞這個銀白世界。 客運搭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