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1|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育兒點滴] 佛系哺乳之路:上班後的哺乳計畫

生產前對於是否餵母乳完全沒概念,心想我胸部不大,奶量應該不多吧!

殊不知產後第三天我的乳房開始進化成我不認識的生物,不但開始滴奶,產量還十分豐厚,嚇得我措手不及、手忙腳亂,這才臨時抱佛腳去惡補我的哺乳計畫。

我在月子期間是全母乳,主因住在月子中心時間很多,所有心思都專注在如何成為一個媽媽,因此雖然生活被親餵和擠奶佔滿,倒也樂在其中。但隨著產假結束準備回去上班,很快就面臨如何在上班時間抽空擠奶的難處,勢必得調整出一套模式才能長久持續下去。

經過半年的運作,我歸納出可執行的哺乳計畫包含心態、作息、工具三個部分:

1. 輕鬆的心態

產後所有護理師都會鼓勵媽媽依照寶寶的需求哺餵,白話來說就是只要寶寶餓了就餵,不分晝夜,如此一來身體會調節出神奇的節律,在對的時間製造出剛剛好的奶量。

雖然我一度有母愛爆棚的衝動,但深知自己更加重視生活步調和睡眠品質,所以決定採取佛系的態度,能親餵就親餵,不能親餵就擠奶,奶量不夠就用配方奶。因為家人都很支持我的決定,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哺乳之路反而比預期更順利,我的奶量雖然沒辦法全母乳,但一直穩定製造,不知不覺也超過原先計畫的六個月目標了。


2. 規律的作息

規律擠奶是維持乳量的關鍵,考量到我的工作性質不能太頻繁去擠奶,我回去上班後就訂下每5~6小時擠一次、一天擠4次的規律作息。

時間大概是:6:30出門上班前、11:30中午吃飯前、17:30下班前、23:30睡覺前

把擠奶當作規律作息的一部分,時間到了就去擠奶,就能避免因為不定時擠奶,造成奶量減少而提早放棄的情形發生;這個規律也幫助我度過小孩住院、沒辦法餵母奶的那一個月,當時我雖然情緒低落,還是讓自己維持著同樣規律的作息,定期擠奶,因而能在小孩出院後立即銜接。


3. 完備的工具

為了減少上班通勤的重量,我把擠奶工具包精簡再精簡;我會用一個大包包把擠奶道具們都裝進去,同事看到我揹起包包,就會開玩笑說:你要去做便當囉!

我的哺乳用品包

(1)冰磚、保冷袋:母乳保冷用,早上上班時我會先把冰磚拿去冰,下班再去拿。

(2)電動雙邊吸乳器:電動+雙邊,才夠有效率。吸乳器我用夾鏈袋或保鮮盒裝起來,用完後可直接冰在(哺乳室的)冰箱,下次使用前就不需清洗,可謂懶人變通法。同理也可以運用在家中。

(3)母乳袋、貼紙、筆:外出我習慣使用母乳袋,比較輕便,有筆和貼紙可以記錄擠出的奶量,回家容易分裝。

(4)衛生紙、濕紙巾、髮圈:頭髮紮起來工作比較有效率,而擠奶前清潔、擦拭常需使用衛生紙和濕紙巾。


餵母奶真的是我從來沒想過的體驗,尤其小孩出事後,更加珍惜這種母子之間的親密連結。不確定我的哺乳之路何時會停止,但我希望餵母奶的每一天,都是充滿喜悅而心甘情願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