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東京車展JMS 交通展 Japan Mobility Show 0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坦白說這名字聽起來很遜, 聽起來就非常像是學術論文的題目。然而以日本人的龜毛個性來說,這個名稱會雀屏中選應該是打敗很多競爭者吧!要脫穎而出取代過去四五十年的東京車展(Tokyo Motor Show), 然後必須承擔過往歷史與啟動新世代對汽車熱愛的一個全新展覽的名稱真的很難!雖然我認為比起東京車展四個字來說,這個所謂日本交通展的命名實在遜色很多,但是既然人家已經定了我們就遵循人家的玩法吧。

日本自動車工業會(下稱自工會)於宣布東京車展未來將轉型為日本交通展(Japan Mobility Show)後,不斷地揭示更多有關於新展覽的細節。日本交通展除了汽車新車以外,也將擴大納入關於商用車、機車、車體、零部件和機械以及其他產業。2023 日本交通展預計將在 10 月 26 日至 11 月 5 日於東京 Big Sight 國際展示中心舉辦,並預計擴大至臨海副都心週邊,目標觀展人次為 100 萬人。

自工會表示,東京車展自 1991 年接待了 200 多萬人次後,來展人數便持續下降直到 2017 年。而自 2019 年起則邁出了改革第一步,透過擴大參與產業,重新設定了 100 萬觀展人次的目標;不僅展出各式新車,而且還彙集了日本各公司的最新技術,並規劃適合兒童的展區,讓 2019 東京車展人次突破 130 萬人。過往日本東京車展按以往兩年一度的慣例,理應在2021年秋季舉辦年度展會,然而由於受到中國武漢肺炎(對!就是中國武漢肺炎疫情的衝擊),主辦單位日本自動車工業會(自工會)宣布取消成為創展67年來首次停辦。(沒錯,我就是要說2020~2023那個殺死千萬人的肺炎叫做中國武漢肺炎,你不爽就不要讀我的文章!)

目前已經確定有475家公司參加的「日本交通展2023」。主辦方自工會以“乗りたい未来“為本次展出主題,我則暫譯為搭乘未來”(不夠信達雅!),自工會雄心勃勃地準備了各種內容,讓參觀者可以 體驗未來的日本各種搭載工具。嗯 今天到這裡 俺累了

avatar-img
20會員
129內容數
超高齡社會、gerontology、失智、認知症、青銀共創、高齡生活模式、QoL生活品質提升的價值共創模型、高齡就業活動、在地老化、Aging in place的概念、生存價值、存在意義、退休黃金人口、gerotech、社區公共參與、城鄉合作、地方創生、無障礙旅遊、日本UT= 任何人都能隨意參加旅行、IC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年 (2024年) 是第三次參加SPORTEC。參加了三年,終於開始有一點點點點的人脈、也開始稍微知道參展是在作什麼...這篇文章分享今年參展的感想,讓想來日本參展 (尤其是SPORTEC) 的團隊可以參考,也記錄自己的想法,當作以後比較的參考。
Thumbnail
2024臺北自行車展回顧,市場趨勢保守復甦,產品發展仍以穩定為主,而減碳與綠色設計是主要焦點。其中,裡程碑產品如LCS(傾車控制系統)和SpeedLink Q-Connector液壓萬用快速接頭等讓人印象深刻。同時,智能電動輔助系統的不斷進步也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目光。
Thumbnail
和泰車的兩大品牌Toyota與Lexus在台灣人心中絕對是品質的保證,兩個品牌在台灣的市占率合計達三分之一,有著響亮的品牌作為堅強的後盾,不管是車輛的銷售或是延伸出去的周邊服務,絕對都是獲利的保證。
Thumbnail
「台灣4月新車銷量出爐:整體市場呈現疲軟態勢」 台灣汽車市場在農曆新年紅利結束、距離競賽月尚有一段時間的影響下,於4月份呈現疲軟的銷售表現。根據最新數據顯示,總市場銷量為37,038台,較去年同期減少3.1%,月減更達10.3%。這一趨勢表明,消費者購買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 儘管整體市
Thumbnail
開頭先說,本文可以說是自己利用會議間空檔,走馬看花後的奇思異想。 不代表任何公司或團體的立場。 (都說了本專題是不負責的產業觀察啦~)
Thumbnail
早上我們首先來到南港展覽館1館參觀,這裡展出了許多自行車相關的產品,其中包含台灣知名的自行車品牌「捷安特」和「美利達」,非常推薦喜歡自行車的人來這裡朝聖!! 吃完午餐後我們來到2館參觀,這裡和1館相比多了許多可以體驗的設備,像是在4樓就設有巨大的場地開放試期自行車,包含戶外及室內的車道,還有越野車
Thumbnail
2024 台北國際自行車展 自行車展是早上去的,在來之前,我都不知道還有這種展,這個是外貿協會舉辦的,是貿易商業展覽,前幾天沒有開放民眾參觀,今天有,我才知道,原來台灣自行車產業這麼發達,電動自行車都快趕上摩托車了! 除了外貌長得像一般自行車,也有增加功能的,比如置物籃,兒童座椅等等,都是平常路
Thumbnail
根據日本政府觀光局(JNTO)的統計,2023年上半年每個月的訪日旅客數逐月攀升,至6月份單月訪日人數已達207萬人。雖然相較疫情前2019年6月單月旅客數的288萬人仍有差距,但預料日本整體旅遊量能還會持續成長。這也有助當地各項交通、觀光等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營運動能更進一步提升。
Thumbnail
2024 年臺北國際自行車展即將到來,自行車業正面臨許多挑戰。今年展會應該關注新產品、電輔車系統、永續發展、更綠的攤位設計、生產迴流和近岸生產等議題。瞭解市場趨勢和客戶需求將是重中之重,提早把握商機才能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疫情過後,出國旅遊又重回以往的熱度,今年快結束了還有年假還沒休完嗎?小編整理了Yahoo奇摩「2023年度10大台人熱門旅遊國外城市」關鍵字搜尋排行榜,給想出國的朋友一些參考,趕緊計畫來趟放鬆之旅! TOP1東京 東京(Photo Credit: Louie Martinez@unspl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年 (2024年) 是第三次參加SPORTEC。參加了三年,終於開始有一點點點點的人脈、也開始稍微知道參展是在作什麼...這篇文章分享今年參展的感想,讓想來日本參展 (尤其是SPORTEC) 的團隊可以參考,也記錄自己的想法,當作以後比較的參考。
Thumbnail
2024臺北自行車展回顧,市場趨勢保守復甦,產品發展仍以穩定為主,而減碳與綠色設計是主要焦點。其中,裡程碑產品如LCS(傾車控制系統)和SpeedLink Q-Connector液壓萬用快速接頭等讓人印象深刻。同時,智能電動輔助系統的不斷進步也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目光。
Thumbnail
和泰車的兩大品牌Toyota與Lexus在台灣人心中絕對是品質的保證,兩個品牌在台灣的市占率合計達三分之一,有著響亮的品牌作為堅強的後盾,不管是車輛的銷售或是延伸出去的周邊服務,絕對都是獲利的保證。
Thumbnail
「台灣4月新車銷量出爐:整體市場呈現疲軟態勢」 台灣汽車市場在農曆新年紅利結束、距離競賽月尚有一段時間的影響下,於4月份呈現疲軟的銷售表現。根據最新數據顯示,總市場銷量為37,038台,較去年同期減少3.1%,月減更達10.3%。這一趨勢表明,消費者購買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 儘管整體市
Thumbnail
開頭先說,本文可以說是自己利用會議間空檔,走馬看花後的奇思異想。 不代表任何公司或團體的立場。 (都說了本專題是不負責的產業觀察啦~)
Thumbnail
早上我們首先來到南港展覽館1館參觀,這裡展出了許多自行車相關的產品,其中包含台灣知名的自行車品牌「捷安特」和「美利達」,非常推薦喜歡自行車的人來這裡朝聖!! 吃完午餐後我們來到2館參觀,這裡和1館相比多了許多可以體驗的設備,像是在4樓就設有巨大的場地開放試期自行車,包含戶外及室內的車道,還有越野車
Thumbnail
2024 台北國際自行車展 自行車展是早上去的,在來之前,我都不知道還有這種展,這個是外貿協會舉辦的,是貿易商業展覽,前幾天沒有開放民眾參觀,今天有,我才知道,原來台灣自行車產業這麼發達,電動自行車都快趕上摩托車了! 除了外貌長得像一般自行車,也有增加功能的,比如置物籃,兒童座椅等等,都是平常路
Thumbnail
根據日本政府觀光局(JNTO)的統計,2023年上半年每個月的訪日旅客數逐月攀升,至6月份單月訪日人數已達207萬人。雖然相較疫情前2019年6月單月旅客數的288萬人仍有差距,但預料日本整體旅遊量能還會持續成長。這也有助當地各項交通、觀光等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營運動能更進一步提升。
Thumbnail
2024 年臺北國際自行車展即將到來,自行車業正面臨許多挑戰。今年展會應該關注新產品、電輔車系統、永續發展、更綠的攤位設計、生產迴流和近岸生產等議題。瞭解市場趨勢和客戶需求將是重中之重,提早把握商機才能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疫情過後,出國旅遊又重回以往的熱度,今年快結束了還有年假還沒休完嗎?小編整理了Yahoo奇摩「2023年度10大台人熱門旅遊國外城市」關鍵字搜尋排行榜,給想出國的朋友一些參考,趕緊計畫來趟放鬆之旅! TOP1東京 東京(Photo Credit: Louie Martinez@uns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