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自我狀態(part 2)-認清自己、接納自己才能進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0 分鐘

列出讓自己過不去的清單:

別人說我對主管不服氣,又或者說是自以為是,鵝~~~好,也許吧,我先接受,並道歉。

別人說我很愛計較,我就是愛計較~可能吧,我先放在心上。


那其實我覺得我是?...

我覺得我很樂意與別人互相配合,是一個愛好和平者,若依整個組織運作起來的順暢度來說,那個某職位的人就是那個破壞組織運作的人....,但所有人都覺得我才是平衡破壞者,因為我跟某人吵架了,挑起事端的看似是我....實際不利組織運作的卻是某人,卻被我的事件模糊焦點。生氣的人就是不對,需要向對方道歉,也應該跟自己道歉並改過自新,魯莽壞事。

誰也不能真正瞭解一個人,就連我自己可能也不能把我的想法,好好表達清楚,所以做了一些不適當的事。

若能更成熟一些,還沒發生嚴重代價前,是沒辦法解決這件事的!你雖知卻不能言,你若對這件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專心在自己的領域充實著自己就好,待將來時機成熟,必有我們能改善的地方,而在那之前要如何與自己的內心自處,將會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若能放下在意的地方,調伏自我情緒,想想我現階段應該做的任務,不被其影響,並與他人正常互動,目前看起來反而就是最好的安排,已經是最和諧的狀態了,雖然我可能是那個挑剔者,當然好還要再更好,我也是認同的,這應該就是老子說的「無為而治」,而當改變的機會來了,則「無所不為」。

而我們每天的功課便是說服自己不要在意,專注的在自己該做的事物上面,因為尚未發生嚴重的事情,雖然自己覺得很嚴重(也許自己太神經質,或雖然它很重要但又不是最重要的,可能先放著以後再說的程度),在你尚未發現之前,它已存在很久了,不可能沒人知道,縱使問題才剛出現,若我們能改善必積極為之,但我們若無能為力,不是主權者,也要看自己的立場適不適合提出,尤其是會威脅到某些人生存時的言論,我們應更加謹慎,我們能夠靜待觀察、等待時機,而我們真正的功課是內心的那焦慮的自己。如何與自己相處才是我們要學習的,透過不斷的學習之下,想必我們一定能夠活得更加輕鬆自在。

我們若內心是很熱情、奔放的,想展現自己的,應當緩則緩,不急於表現我們比較聰明,我們更需要的是:調伏自己情緒的能力!

然,過猶而不及

我們若內心已經是很冷靜的,那很恭喜你,你一定是察言觀色,待時機提出的最佳者!千萬不要錯失機會了,這樣的你反而需要練習勇氣,平時練習勇於表達的勇氣,這樣在適當的時機時才能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我真羨慕!

avatar-img
0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因為自己的個性使然,踏入一個未知的環境時,總是容易想迎合他人,認為配合他人的話題接續,會讓自己顯得比較合群。 矛盾的是,自己也經常在當下感受到不舒服,這不舒服似乎是因為習慣配合,所以自然而然地被判定應該是一個甚麼都可以、都沒差的腳色,在此時,又為了表達自已的鮮明,卻也在這過程中失去自己...
Thumbnail
如何擺脫「我是對的」的執念,並強調「不否定」的態度對於人際關係的重要性。 透過理解他人的感受,包容不同意見,與不設過高期待,能有效改善人際和工作關係。
Thumbnail
❤️繼上一篇的文章裡聊到好多好多生活感受,也因有某些事實才引來某些感受,其實我也可以不以為意,但有高敏感的特質還是先選擇照顧好自己的內在! 💛不盼望人人都是最了解、最體貼自己的人,不盼望人人都是那麼善解人意、格外有智慧,至少在還成為人的時候,我們都試著盡一份心力把自己的任務好好完成。每個人定
Thumbnail
在職場中,衝突無法避免,但如何面對和解決這些衝突卻是關鍵。本文探討瞭如何透過勇敢的選擇和適度的自私來改善職場氛圍,讓我們在困境中成長。學會設定界限,承擔後果,並將衝突視為成長的契機,這樣才能在職場上找到真正的自由與力量。
就像你不會因公司出現一、兩位壞同事,就輕易產生放棄本來喜歡的工作的念頭,不該讓任何人成為你追求生活的絆腳石,踢不掉就繞過去,這些能力需要鍛鍊,且會越練習越順利。   誠如我說過的,你是明理、可愛的好人,值得最好的人生、最客氣有禮的待遇
昨天去市中心辦公室加班,和老同事閒聊,再一次提醒了我調整心態。 說道工作上有些不快是因為額外的工作量--幫別人修改錯誤或處理對方該做卻不做的部分。做事本身或許還好,可是因此引起客人投訴抱怨,變成自己去當受氣包,非常不值。現在我已經減少抱怨,改以"就做吧"的心態,但會告訴客人我只是幫忙。跟老同事說那
Thumbnail
在職場和人際關係中,我們常常因為過度關注他人的需求而感到壓力和疲憊。這篇文章探討如何通過自我認可和設立健康的邊界來提升內心的力量。我們學會善待自己,並在展現善意的同時保護自我,從而實現良好的平衡和職場尊重。
和一群人工作不容易的地方是整合意見。有的人沉默,有的人意見分歧。 我出力處理了工作,最後要交稿的時候,有人持了不同的意見,希望修改。 我的內在當浮現「我的文稿寫得較好」時, 我要自己停止這樣想,我提醒自己「在這世上沒有絕對的好或壞」。我正在對峙自己的分別心和優越感。接著提醒自己「尊重他人有他的詮
去面對接受自己所有的感受,在每一次的「在意」中,看見自己的內心,問自己,我是否夠肯定自己,我是否覺得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人?從在乎外界轉化成向內的思考、學習、覺察、探索,因而超越了那些別人為我們貼上的,好不好、對不對、程度如何的標籤,把重心放回自己身上,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我彈這樣別人會
最近在學習…當一個…快樂氛圍創造者 就是…只要有我在的地方…我都期許自己… 可以把氛圍…都弄得…很開心, 愉悅, 正向…   今天在茶水間…同事在聊…自己是個很喜新厭舊的人… 然後細數…喜新厭舊的缺點… 雖然只是很玩笑式的在談天… 但…每一件小事…如果都只看缺點…甚至是一種炫耀式的自嘲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因為自己的個性使然,踏入一個未知的環境時,總是容易想迎合他人,認為配合他人的話題接續,會讓自己顯得比較合群。 矛盾的是,自己也經常在當下感受到不舒服,這不舒服似乎是因為習慣配合,所以自然而然地被判定應該是一個甚麼都可以、都沒差的腳色,在此時,又為了表達自已的鮮明,卻也在這過程中失去自己...
Thumbnail
如何擺脫「我是對的」的執念,並強調「不否定」的態度對於人際關係的重要性。 透過理解他人的感受,包容不同意見,與不設過高期待,能有效改善人際和工作關係。
Thumbnail
❤️繼上一篇的文章裡聊到好多好多生活感受,也因有某些事實才引來某些感受,其實我也可以不以為意,但有高敏感的特質還是先選擇照顧好自己的內在! 💛不盼望人人都是最了解、最體貼自己的人,不盼望人人都是那麼善解人意、格外有智慧,至少在還成為人的時候,我們都試著盡一份心力把自己的任務好好完成。每個人定
Thumbnail
在職場中,衝突無法避免,但如何面對和解決這些衝突卻是關鍵。本文探討瞭如何透過勇敢的選擇和適度的自私來改善職場氛圍,讓我們在困境中成長。學會設定界限,承擔後果,並將衝突視為成長的契機,這樣才能在職場上找到真正的自由與力量。
就像你不會因公司出現一、兩位壞同事,就輕易產生放棄本來喜歡的工作的念頭,不該讓任何人成為你追求生活的絆腳石,踢不掉就繞過去,這些能力需要鍛鍊,且會越練習越順利。   誠如我說過的,你是明理、可愛的好人,值得最好的人生、最客氣有禮的待遇
昨天去市中心辦公室加班,和老同事閒聊,再一次提醒了我調整心態。 說道工作上有些不快是因為額外的工作量--幫別人修改錯誤或處理對方該做卻不做的部分。做事本身或許還好,可是因此引起客人投訴抱怨,變成自己去當受氣包,非常不值。現在我已經減少抱怨,改以"就做吧"的心態,但會告訴客人我只是幫忙。跟老同事說那
Thumbnail
在職場和人際關係中,我們常常因為過度關注他人的需求而感到壓力和疲憊。這篇文章探討如何通過自我認可和設立健康的邊界來提升內心的力量。我們學會善待自己,並在展現善意的同時保護自我,從而實現良好的平衡和職場尊重。
和一群人工作不容易的地方是整合意見。有的人沉默,有的人意見分歧。 我出力處理了工作,最後要交稿的時候,有人持了不同的意見,希望修改。 我的內在當浮現「我的文稿寫得較好」時, 我要自己停止這樣想,我提醒自己「在這世上沒有絕對的好或壞」。我正在對峙自己的分別心和優越感。接著提醒自己「尊重他人有他的詮
去面對接受自己所有的感受,在每一次的「在意」中,看見自己的內心,問自己,我是否夠肯定自己,我是否覺得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人?從在乎外界轉化成向內的思考、學習、覺察、探索,因而超越了那些別人為我們貼上的,好不好、對不對、程度如何的標籤,把重心放回自己身上,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我彈這樣別人會
最近在學習…當一個…快樂氛圍創造者 就是…只要有我在的地方…我都期許自己… 可以把氛圍…都弄得…很開心, 愉悅, 正向…   今天在茶水間…同事在聊…自己是個很喜新厭舊的人… 然後細數…喜新厭舊的缺點… 雖然只是很玩笑式的在談天… 但…每一件小事…如果都只看缺點…甚至是一種炫耀式的自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