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擊倒千千萬萬個自己——讀《超越生死:李連杰尋找李連杰》

如何擊倒千千萬萬個自己——讀《超越生死:李連杰尋找李連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從《少林寺》開始,李連杰化身各種角色——無論是黃飛鴻或方世玉,再高的成就或名聲,也無法回答他心底的問題:「我是誰?」


《超越生死——李連杰尋找李連杰》以第一人稱道盡二十五年來佛法裡靜默與參悟,這些靜思一層層褪去李連杰身上的傳奇色彩。唯有在生命巨岩面前,他才能背對世界的掌聲,謙卑面對真實的生老病死。


在李連杰二十五年的修行生活裡,四個階段各有所獲。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三階段,提到「慈悲心」、「利他」是有層次的,而這些都是必經的過程。他與聖嚴法師的對話裡提到,「痛是肉體的事,苦是精神的情緒。」看似理性的說解,卻有更高層次的體悟。如此體悟的當下,心神上的焦灼感亦迎刃而解。


在修行階段之後,書裡羅列李連杰各式的修行筆記,辯證自我之間矛盾與期望。從學佛的心惟轉變,到參悟生死的不斷自省,閱讀此書的確如入武林大會,赤身與各路心魔過招。而當我們心思落定,也許能一窺武術最巧妙的精神境界——「手中無劍,心中無劍」。誠如李連杰所說「如果你愛所有的人,那就不存在攻防」,這是宇宙的博愛,更是與自我的和好,恆好。


raw-image



avatar-img
蔡牧希的沙龍
70會員
531內容數
將日子寫成詩,感慨寫成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蔡牧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多和田葉子的《雪的練習生》以第一人稱的動物敘事,在北極熊的視角裡編年冷戰時期的家族史。 雖名為北極熊的生命軌跡,但祖母熊、托斯卡與努特分別扮演不同的世代/時代角色,橫跨冷戰到後冷戰時代,成為世界各角落的生命縮影。 多和田葉子以熊冷眼旁觀,避開身而為「人」的爭議,更深刻探索身份、政
「謹記我的話 有一天我忘了他們 我將虛心向你探問」 ─《畫冊》一九七五 羅智成自言《詩緒》是遲來的詩學筆記,更像是給這個世代的文學備忘錄。全書以筆記形式註記創作的靈光與辯證,讓人想起孔門弟子撰寫《禮記》的孤詣之心。 然而何謂詩呢? 「詩是一種極為害羞的文學形式,如果遇不到對
平野啓一郎的《日蝕》寫於一九九0初期,彼時社會處於戰後的虛無主義,而加上阪神淡路大地震,百廢待舉,萬事無望。對一個大學畢業的新鮮人如平野啟一郎而言,正是大展身手的時刻,卻看不見未來的光,存在主義的叩問於是不絕於耳。 小說中的「太陽」的意象被賦予新的詮釋,超越物象的理解,成為生命燃燒的本質存
多和田葉子的《雪的練習生》以第一人稱的動物敘事,在北極熊的視角裡編年冷戰時期的家族史。 雖名為北極熊的生命軌跡,但祖母熊、托斯卡與努特分別扮演不同的世代/時代角色,橫跨冷戰到後冷戰時代,成為世界各角落的生命縮影。 多和田葉子以熊冷眼旁觀,避開身而為「人」的爭議,更深刻探索身份、政
「謹記我的話 有一天我忘了他們 我將虛心向你探問」 ─《畫冊》一九七五 羅智成自言《詩緒》是遲來的詩學筆記,更像是給這個世代的文學備忘錄。全書以筆記形式註記創作的靈光與辯證,讓人想起孔門弟子撰寫《禮記》的孤詣之心。 然而何謂詩呢? 「詩是一種極為害羞的文學形式,如果遇不到對
平野啓一郎的《日蝕》寫於一九九0初期,彼時社會處於戰後的虛無主義,而加上阪神淡路大地震,百廢待舉,萬事無望。對一個大學畢業的新鮮人如平野啟一郎而言,正是大展身手的時刻,卻看不見未來的光,存在主義的叩問於是不絕於耳。 小說中的「太陽」的意象被賦予新的詮釋,超越物象的理解,成為生命燃燒的本質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