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練習中的回饋

技能練習中的回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言

對打的張球友球速快,動作準,旁經的王球友問他是否曾在樂活學苑打過?他回答:「對!」王球友說曾看過他,當時他好像剛學…,張說他當時剛學,連球拍都不會拿,教練教的他都聽不懂……練了幾期後,現在則打得虎虎生風,而且姿勢也沒什麼問題。

初學最好請專人指導

來球場打球的新球員很多,像張先生請專人指導的固然有,但不多。而捨不得請教練,自行練習的,一旦定型,球或許可以打過,但姿勢怪異,而且進步有限。(我自己也是其中之一。)因此看到新球員,可以說得上話的,我大概都會鼓勵花個幾千元,請個專業教練指導個十節左右,讓姿勢定型下來,以後再自行練習也無妨。

自行練習易偏差

最近球場來了對夫妻檔,一來就到前廳的練習桌自行練習。因為是夫妻檔,所以雖然有許多熱心人士也很難介入指導(所以是無人指導),一段時間後,兩人對打也能打個十來球,然而姿勢已定。前日老公邀我對打了幾球,一直打偏,一直道歉,一直說他很緊張,結果越道歉越打不進,最後兩人都覺得無趣,因而罷手。有回對面經過時還有意無意的提到希望有高手能指導…問題是:沒救了。夫妻兩人對打,消磨一下時間和精力也不錯。

刻意練習的對象

今天聽音頻介紹《刻意練習》,印象較深的是:<刻意練習>與其他練習有兩大差異,其一是其領域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佼佼者的動作與新手有極大的、清楚的差異;其二是有人能提供幫助新手改善表現的練習活動,或是以該領域頂尖專家的動作為師。

 

桌球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佼佼者的基本動作大概都差不多;有興趣者也可找到專人指導練習。我相信自行練習者即令只想自行練習,也應該看過相關的影片,然後自己認為自己的動作應該就是影片中的動作,結果往往相差甚遠,原因何在,因為他看不到自己的動作。看不到自己的動作卻以為就是佼佼者的動作,定型後,就無救了。(即令有專人指導我也認為看到自己的動作很重要,因為他才知道自己的動作到底對不對,對了,更有信心也更加努力;錯了,教練的指導他更能接受也願意改進。)

回饋才能確知現況

前些日子有個吳球友一直請求別人指導—幾乎所有他認為的高手都被他請求過了—。有次我和高手在對練,他又找來了,我和那位高手討論了一下,請他用吳球友的手機把吳球友和我對練時的動作拍攝下來,然後請吳球友一起觀看,他看後和我們聊了一會:要改變動作,可能要花費超乎預料之外的時間和精力,以他的年齡來說:有沒有必要?他自己必須考慮和決定。但如果只是運動和交友,如此動作又有何妨,他從此不再開口,打打球說說笑話,每天都很快樂。

沒回饋,熱心教或練都只是浪費

球場經常會碰到熱心教練,可是我都不看好,因為沒用。沒用的原因是當事者沒法看到自己的動作—回饋—。是的,對打球,你很有興趣,你肯花時間,你專心練習,問題是你不知道自己的動作和佼佼者比較起來相差多大—熱心教練講什麼你聽不懂,他也說不清,因為沒有實際的動作做為回饋或證據—,動作不對,你練再久也只能是越練越錯而已。

結論

技能活動,在剛練習時,最好請專人指導;但不管是專人指導還是自己練習,一段時間就應攝錄一下以檢視自己的動作正確與否,再決定是否繼續練習(動作不正確的話,必須先行改善)。這是聽了刻意練習後,對照球友練習的小心得—回饋以了解自己的狀況—是進步的最佳動力。 

avatar-img
退休教授:慕鐸的沙龍
69會員
924內容數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前言 「美國之行有何感觸?」是回國後數度被問起的問題,我稍稍整理了一下印象較深的幾個節點—但必須說明的是那僅僅是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人,因為,因為同件事(或人,或物,或景),不同人看法多少不同,甚至大相逕庭—。 觀感 房價便宜,利息很高:我,內人,同行的親家母,大女兒,二女兒,二女婿等所
出外越遠,離己越近 為何旅遊 旅遊其實是透過不熟悉的環境來跟自己對話,透過自問自答的流程,來了解、認識真正的自己。熟悉的環境,固定的生活,你已經習以為常,你已經可以不加思索的應付了,沒有朋友有什麼關係?沒有結婚有什麼關係?我是獨立自主的,不必依靠別人……你嫌棄這個,你批評那個…沒有一樣東西在你看
前言 天還濛濛亮就已經盥洗好,收拾最後的行李,準備出發了。八點多的飛機,因此六點多就要到。旅館的早餐七點才開始,小兒準備載我們去之後,再回來吃個早餐並再睡一會,中午去吃台灣菜,再回朱比特的家。 黯然銷魂 有點涼,有點雨,車子的窗戶濕濕的,小兒要我把後照鏡和後窗擦拭一下,並提到在明尼蘇達時有時零
前言 「美國之行有何感觸?」是回國後數度被問起的問題,我稍稍整理了一下印象較深的幾個節點—但必須說明的是那僅僅是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人,因為,因為同件事(或人,或物,或景),不同人看法多少不同,甚至大相逕庭—。 觀感 房價便宜,利息很高:我,內人,同行的親家母,大女兒,二女兒,二女婿等所
出外越遠,離己越近 為何旅遊 旅遊其實是透過不熟悉的環境來跟自己對話,透過自問自答的流程,來了解、認識真正的自己。熟悉的環境,固定的生活,你已經習以為常,你已經可以不加思索的應付了,沒有朋友有什麼關係?沒有結婚有什麼關係?我是獨立自主的,不必依靠別人……你嫌棄這個,你批評那個…沒有一樣東西在你看
前言 天還濛濛亮就已經盥洗好,收拾最後的行李,準備出發了。八點多的飛機,因此六點多就要到。旅館的早餐七點才開始,小兒準備載我們去之後,再回來吃個早餐並再睡一會,中午去吃台灣菜,再回朱比特的家。 黯然銷魂 有點涼,有點雨,車子的窗戶濕濕的,小兒要我把後照鏡和後窗擦拭一下,並提到在明尼蘇達時有時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