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7|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閱讀白先勇

    前些日我的閱讀心得PDF檔出了問題,遂重打了一遍,順便再審閱自己的心得。題目是"[台北人]永遠不老","臺北人"是白先勇先生的代表作,而今年恰逢臺北人問世半世紀,書寫更具意義,不得不寫。


    每回與白老師見面總會聊一些關於他的文學作品。某日,在咖啡廳深坐晤談,聽他分享曾經歷戰亂槍林彈雨的故事和寫作理念還有其他小故事,把個人命運與歷史風雲之變遷用平淡的語調描述卻繪聲繪影,這是文學家的本領。而對於三十歲寫下"臺北人",如此傑出作品的白先生,他的天賦、他豐富的個人閱歷,理應使他創造出某種更恢宏的作品,但在過去的三十年裡,他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於對崑曲對紅樓夢,古典作品的推廣,基於好奇我不禁問:"是不是有些浪費您的天賦和個人經歷"他沒有回答,這也並不影響我們的友誼。


    他身上充滿著理想主義精神。他總有計劃在手上,面對已定的計畫就定要做到底、乘勝追擊的氣魄,這倒是有與他父親做將軍有共同的魄力。而面對巨大的文化斷層,他也堅定地認為一部紅樓夢、一部牡丹亭是可能復興中華文化的。在五月中疫情爆發以前每回見面或站或坐他都不時與我提起復興中華文化(但我無知的想法是:「消失是必要的,我們可以重新去面對消失,我們還有願望,要重新開始」),與投筆從戎、救國於難的父親截然相反,白老師一心傾心於文學創作、藝術推廣。在父親去世兩年後,三十一歲的白先勇,完成了對後世影響深遠的小說集《台北人》,這部小說在五四以來,中文小說一百強的排名中-名列第七。但此後,他的文學創造卻逐漸減少,他成了加州大學一名教授,教授了三十年的紅樓夢。


    我想白先勇受傳統文學,尤其是《牡丹亭》和《紅樓夢》的影響深遠已極,這種精神上的影響是安身立命、刻骨銘心的,甚至使他放下了進行文學創作的衝動,而把更多的精力傾注於崑曲和《紅樓夢》的解讀與推廣之中。這是他內心深處最為認同的文學,也是他堅信最有傳世價值的文學。沒有《台北人》又如何?但不能沒有《牡丹亭》、《紅樓夢》。他害怕如此美好的東西消失於後人的視野之中,遂才會以命相託,做一個孤膽英雄式的傳道者。


    我想浮士德與他做交易,有曹雪芹一樣的才華,他肯定出賣靈魂,他的文學創作便能著作等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