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12/24閱讀時間約 26 分鐘

存了錢該買股票還是 ETF?資產配置比選股和判斷買賣點更重要、被動投資和 ETF 越來越熱門可能有什麼不好的影響?

一、存了一些錢,該買股票還是 ETF?

身邊的朋友在存了一些錢之後會問他們一個問題,到底要自己去買股票?

或是買指數型ETF?例如0050或0056,今天就來介紹一下他們的想法。


首先我們還是先從這種指數型的基金開始介紹,或者來分析它的優缺點。

當然一部分威宇覺得指數型基金一個很好的優點是,你不用做事情

經濟學家會說有白吃的午餐這件事情,那其實在投資裡面也有白吃的午餐,例如買ETF這種東西,長期兩三百年的歷史來看,他其實可以讓你每年有7%~10%的報酬。

台灣來講,台灣的過去10年或13年,其實你去買大盤大盤整個報酬率大概也是它都在9~10%左右。

0050可能低一點點,因為它可能還有一些手續費之類的費用,可是整體來講它其實算是一個比定存高很多的報酬率。

所以其實不用花什麼時間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基本7~9%左右的報酬率。


那當然要講它的缺點,他的缺點就是,威宇覺得所謂股權它其實真的是一個3~5年上面可能報酬率是最好的投資商品之一,可能大概只有房地產可以跟他做比較

但是它有一個缺點就是它短期的波動還是比較大的你在半年或者是一年可能還是會面臨虧損的問題。

所以當你要投資股權,不管是買股票或者是買這種指數型的ETF的時候,要注意的點就是,
我的投資的長度至少要是3~5年。

其實很多人會沒有辦法撐過去一個景氣循環,例如說我看到我的帳面上上虧損了20~30%,他就馬上賣掉了。

其實這個在投資ETF上是非常不好的一個行為
因為這時候反而應該多買一點的時候。
所以可能比方說像定期定額的這樣的方法,他是強迫你比較有紀律的行為

投資這種ETF的時候,可能就會用這種比較有紀律的方法做你的決策

不要太受情緒的影響

所以他們覺得ETF是一個不用花太多時間,但是如果你選擇這種投資方式的話,你要讓自己有足夠的知識撐過這個景氣循環,然後它在3~5年是可以讓你達到一個還不錯的報酬率。


接下來他們就來討論他們對自己買股票這個行為的看法。

其實基本上威宇是沒有投資ETF,他還是以投資股票為主

那當然他的原因就是因為

你如果有一些技能或知識的話自己選股是有辦法去獲得超過大盤的報酬率的

他覺得這可以分兩種

第一種是你如果用那種比較大量分散的方法,你不需要花太多時間研究每檔股票,你也可以獲得略為超越大盤的方法

但是如果你非常深入的去研究你要買每一個股票,去研究他們的有沒有被低估,他們未來有沒有更好的報酬機會

你也許就有可能但也只是有可能而已,去獲得比大量分散的方法還要更高一層的報酬率


所以威宇覺得在投資股票跟在投資ETF的時候,這都是一個選擇,你願不願意花這麼多時間研究這些股票

所以問我們到底要投資ETF或是買股票最大的一個問題自己到底要花多少時間的在上面

其實你可以多花一點點時間去得到一個比買指數型基金還高一點點的報酬

但如果你要達到像是巴菲特或是其他,你們可能在外面聽到20~30%的那種報酬率,你是要花非常非常非常多的時間

那個時間它不是跟比例的,它不是說我花一個小時可以多0.5%,我花10個小時就可以多5%它不是,你花越多的時間最後上漲的報酬率就會越來越少

你花越多的時間它最後上漲的報酬率就會越來越少

其實以前威宇覺得你只要花一點點時間,你就能夠去打敗大盤

其實到現在威宇還是認為這個想法並沒有錯,但是有一個問題是就像我們剛剛講的,

你在做自己選股的時候其實你會更難去撐過下跌那個時間
你要怎麼撐過?你就必須要有非常大的信心

但這個信心實際建立在你的知識還有你過去的經驗是上,變成是說你還是要花很多的時間去做學習,你還是要花很多的時間培養過去的經驗有了這些經驗以後你才可以開始花比較少的時間,去達到一個還不錯的報酬率

每天讀500頁,知識就會像複利一樣累積。—巴菲特


可是對於不是這麼想要認真的投入投資上面的人來說,威宇覺得這些時間他們可能沒有辦法去花費因為他們沒有很享受在這個裡面。

阿堯自己的觀察朋友問了那個問題之後,阿堯去看他們接下來幾個月的行為其實他們並不是花太多時間在自己投資上面他們其實可能就是一開始很有熱忱,然後可能讀了一兩本書,但是後來就慢慢就不去管他了

所以其實多數人對投資不會說都非常的有熱情最好的方法可能就是花一點點時間去瞭解一些很基本的概念例如:

你買ETF這個東西到底是什麼?
它可能會有哪些優缺點?
然後你就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去繼續培養你的信心


其實最後總結,威宇覺得總結還是在你對於投資這件事求有沒有足夠的熱忱,以及你是不是願意花費相當的時間精力來做研究

如果你很願意研究的話,你可以去試試看自己選股,當然有可能你最後選股發現我的技能或者我的知識到不了,我還是要回到指數型投資

可是你可以花一點錢來試試看說有沒有辦法獲得一些超過大盤的報酬率,然後如果你很享受其中,你就可以用這個方法來當作你主要的投資的商品

但是如果今天你不願意花費太多的時間不願意花費太多的精力做研究,也許就退一步到指數型的投資,它就可以獲得一個非常不錯的報酬率了。

這大概就是他們今天想要討論的

你到底願意花多少時間在ETF跟買股票上面?



二、投資新手怎麼做?資產配置比選股和判斷買賣點更重要

今天這一集我們要來聊新手要怎麼樣做資產配置

如果你是一個剛開始想要做投資理財的朋友你應該要怎麼樣去規劃配置你這筆錢

為什麼投資理財很重要?

威宇前幾天(2020年7月20日)訪談了台灣的總經大神愛榭克,他就提到根據人口經濟學來看,其實在2035到2040年,就是這段時間會開始一個全球經濟停滯甚至是衰退的一個狀況,這個東西可能會長達十幾二十年

換句話說,從2035到2040年間,我們很有可能不管是工作上面或者在投資上面不太能夠賺到太多的錢

2035年以前,在資本市場上面,你還是有機會的

所以愛榭克他就提到說,他覺得投資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課題是每個人都必學的課題。

尤其現在這個時代,我們應該要盡可能在2035年以前盡量的去賺到你可能這輩子會需要用到的錢

因為在接下來我們可能就要面臨,一個十幾年經濟比較不好時間


回到今天的主題,如果你是一個新手,你要做投資的話你該怎麼投資

我們建議大家看一下這本書叫作《打敗大盤的股市策略》(已絕版)

這個人美國耶魯校務基金的一個操盤手,叫作David Swensen

David Swensen在他出現以後,他改變了整個美國校務基金資產配置這個策略

在他之前,整個美國的校務基金,其實把主要的資產都投在債券這一個資產裡面,他們可能把60~70%的資產投入在債券裡面

David Swensen出來以後,他就開始提倡了兩個他就說你要主要投資在股票市場然後你要分散一點投資

其實校務基金有兩個很強,一個就是耶魯,另外一個就是哈佛,這兩個是在校務基金裡面非常具有代表性的。

因為他們的校務基金可以提供非常好的報酬率,所以之後也有越來越多的校務基金開始在學這兩間公司的投資模式

像是David Swensen直接看一下他的報酬率好了。

過去二、三十年報酬率就是大概年化11~12%左右,其實是非常高的。


回到這本書

他說你如果身為一個投資人你有三件事情,可以創造你的報酬率

第一件事情是:資產配置
第二件事情是:選擇什麼標的?
第三件事情是:選擇什麼時間買這個標的?
資產配置擇時選擇標的,這三件事情。


他說,根據很多的學術的統計來說,你的主要報酬率來源

90%是來自於資產配置

這跟一般人的認知可能就很不一樣,大家可能比較多的時間是花在我要去選什麼股票?或者是判斷我什麼時候做買進賣出。

比較少的時間來想說,我的整個資產應該要是什麼樣的資產?裡面應該要買什麼樣的東西?

威宇他們主要就是Focus在資產配置這一塊如果這是驅動整個投資組合最大報酬率來源的話。

思考怎麼去做資產配置的時候,有兩件事情很重要

第一件事情就是開始說的,你要以股票投資為主

因為其實有很多不同的資產,

債券是一個資產、股票是一個資產、房地產是一個資產,
黃金,或者現在的虛擬貨幣也是。
那為什麼David Swensen會提出要以股票投資為主呢?

阿堯這邊可以從兩個角度跟大家解釋一下:

第一個我們可以看另外一個教授Jeremy Siegel

"他是在一個Stocks for the Long Run"台灣叫《散戶投資正典》,這本書裡面。

他提供了一個從1800年美國市場到2006年

200年間股票債券國庫券黃金,這幾個資產的報酬率

200年間的股票、債券、國庫券、黃金,這幾個資產的報酬率

那這張圖就會看出來,其實以很長時間時間軸來看股票就是表現最好的資產
這是從歷史統計來說,可以支持David Swensen這個說法。


阿堯他們從理論來說好了,其實驅動整個經濟成長的是什麼呢?

應該不是學校、不是軍隊、不是醫院,

驅動整個經濟成長的主要的代表的是企業
股票是什麼?股票其實就是企業的一部分
所以你買進股票,你就是買進,最好參與經濟成長的方式

這個角度來說,其實也可以解釋David Swensen,提出了他就是要以股票投資為主


可是你的資產配置應該要有股權不代表說你就要去買股票這個東西

因為比方說,如果你是買ETF,這個ETF他持有的資產,如果是股權的話,

買這些股票型的ETF也是在持有這些股權

可是你這樣子做,就省去了去選股,看說哪一檔股票好哪一檔股票不好?

就可以避免掉這樣的選擇


所以其實蠻多人會問阿堯說,如果我真的接受了我就是要買進股票的話我應該怎麼學?

阿堯通常會說你就去買進一籃子的股票
最好的方法如果你投資台灣,可能就是0050
如果不是的話,可能買美國市場,就是SPY、VTI
全球市場,可能就是VT這類的資產。
以上是以股票投資為主


第二個David Swensen說的,你要盡可能地去分散,為什麼呢?

所謂的分散,又分成幾個層次的分散

第一個就是他們說的,你以股票為主

不代表說你100塊,你就100塊投入在股票,你可以投入一點在債券投入一點在其他資產,這可以讓你的波動,或者是你面對不同的未來的情況,可以有更穩健的報酬率

舉例來說,其實這個東西可以跟你的年紀去做配合
很多的研究顯示,你越年輕的話,你就是越應該把你資產投入在股票

例如說:我現在可能30歲,我可能就把我100塊錢,就投入90塊錢在股票10塊錢可能就把它放在債券或者其他資產

那如果你今天已經比較老一點了,你50歲了,也許你的股票的比重可以下降,變成可能70%或60%,然後你30%~40%投入在債券

那你再更老了,就越來越以債券為主
這就是看你的個人需求來說,你還有多少的投資年限


當我們理解了你可以配置在不同的資產裡面。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你要配置在不同的國家裡面

因為如果你單壓,例如說:很多研究都顯示,

如果你是美國人,你就會習慣投資美國股票
你是台灣人,你習慣投資台灣股票
這叫 home Bias,就是你身在哪個國家就會習慣投資哪個國家
最好的方法就是你根據全球GDP的比重來進行配置
例如說美國就是占四分之一,那你100塊就有25塊投在美國市場

阿堯覺得如果你想要輕鬆一點

可能就是美國中國台灣三個
如果你複雜一點,再加入歐洲東南亞這樣,這個叫作國家的分散

所以阿堯覺得如果理解了這兩件事情的話,你的投資可能就更輕鬆一點


這邊威宇就先做一個簡單的小結論

就是說一般人其實剛開始踏入到投資理財的時候,我們先不要去管進出點的時間
我們也不要去說選哪些股票?應該把重點先放在你的資產配置上面。
資產配置兩大重點
第一個就是你一定要有股權,你應該以股權為主
第二個是你應該要盡可能的分散,包含國家的分散以及投資商品的分散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我們要怎麼樣去投資這些商品呢?
因為你就想,台灣最簡單投資的應該就是股票
可是如果你今天想要佈一點黃金或者佈一點國外的美股中國股票
或者你想要佈一點債券,台灣相對而言比較麻煩一點
威宇他們提供兩種方法,讓大家可以去做這些商品的多元化
第一個就是,你可以去開美國的券商
因為現在其實網路券商非常多,這些網路券商也都是受美國SEC證管會管理的。
所以這些網路券商基本上,威宇覺得都還是有一定程度的安全性

但他有幾個缺點,

比方說有些人可能就是不放心把錢會到海外去,或者是英文不好
他們就會說:我的錢給國外的銀行溝通起來會不會很麻煩?
再來一個是,如果一些年紀比較大的人,可能會有一些關於遺產到時候要匯回來的問題
如果你把錢會在國外的券商匯回來可能也會比較麻煩一點

所以如果你有這樣的考慮,你不想要把錢會到海外去的話,

你可以在台灣使用複委託的方法。
這樣子當然就是摩擦成本比較高手續費比較多
因為等於是國外那邊賺一筆台灣的券商又賺一筆
可是他就可以省去前面兩個麻煩,然後會幫你達到還不錯資金配置

再來還有另外一個選擇,但是摩擦成本也會高一點

例如說台灣有一些投信,會發行連結美國S&P 500,或者是連結什麼指數的ETF

你在台灣用台灣的券商,用台幣就可以買到,但他可能就是會有一些追蹤偏誤的問題,內扣成本可能也會高一點

不過如果我們長期來看,基本上都還是可以給你帶來投資上的資產增值


最後阿堯再補充一個,

假設你已經選擇以股票為主,也知道分散投資了,接下來你就會有一個問題是,

你每年要怎麼去重新配置這個資產?

你每年還是會賺錢,或者是如果有一天股票漲了很多,或是債券漲了很多,它已經可能離你原本的90塊股票10塊的債券的比例已經差太遠了

這時候在學術上的一個做法叫Rebalance再平衡

你可能每年重新把你的資產全部打開來看,如果你這一年就是想要90塊股票、10塊的債券的話,你就是把那年的比例再調回來,這叫再平衡。這個就是比較更進階一點了。

阿堯覺得重點還是兩個

第一個:你要以股票投資為主

第二個:你要盡可能分散

如果你行有餘力

可以每年再去做一點再平衡的話
這樣子你的投資課題應該已經一大部分都被解決了



三、被動投資和 ETF 越來越熱門,可能有什麼不好的影響?

過去20年被動投資大幅的興起

像威宇他們之前有支影片,他們就介紹說Michael Burry認為下一次的金融泡沫可能就是由指數型基金所造成的。

(指數基金是下一次金融危機?大賣空主角 Michael Burry 這次還會正確嗎?)


關於被動投資對於市場的影響?

其實有蠻多的研究或者書在討論

最近威宇看到一個很新的研究,今年5月(2020年)才出來的研究,

而且它還是由四位Fed官員以及學者,共同整理了70幾份論文,最後出來的結果。

這份研究,他們在討論的是,

被動投資的興起對於整個市場的穩定性到底是好還是壞?

這支影片,威宇他們就來介紹這個東西。


講細節之前我們要先來定義一下被動投資

被動投資相對於主動投資,它會有一個經理人去幫你選股但被動投資沒有
那它是怎麼選股呢?
它是會追蹤某一些指數
例如說這個指數可能是台灣前50大的公司也就是台灣50指數(0050),
或者是美國大公司的S&P 500指數(SPYVOO)
或者是現在可能有些永續發展指數ESG

那被動投資就會被動地去追蹤這些指數

它的目的不是要擊敗這些指數,而是跟上這個指數


被動投資其實過去十幾二十年發生了很大很大的變化

我們從以下這張圖可以看到:

被動投資大概從2008年之後它的投資人的申購額一直在成長

就是投資人一直把錢放到被動投資裡面

但相對的主動投資的人,他就一直贖回一直贖回,所以這個數字就一直下跌

然後從絕對數字來看,我們也發現說,

被動投資現在在市場上的絕對數字跟主動投資的量其實已經是一樣了
大概都在四兆規模左右,這邊是指美國的市場


那是什麼原因造成被動投資的興起呢?

其實主要有幾個

第一個過去的利率一直在下降,所以現在大家對費用這件事情越來越重視

主動投資你可能有申購費管理費,那可能就是一年1~2%的這個差距

那是像先鋒基金,它的管理費可能就是零點幾%,這個差額是非常大的

第二件事情過去十幾年來全球各地的政府,不管是美國台灣歐洲,他們的退休基金這件事情越來越被重視

401K就是美國退休基金它的預設值就是投入在被動投資裡面所以這些年輕人進入到職場裡面,你要存退休金,你就會把錢都投入在被動投資裡面,大概是這兩件事情造成的整個錢全部都往被動投資進去

這件事情對整個市場到底是好還是壞?

FED他們就整理了70幾篇研究整理出四大角度

所以接下來我們就要來一一的講說

在每一個角度上被動投資興起對市場的穩定性到底是什麼樣的影響?


第一個角度就是在講,基金的流動性風險以及贖回風險

這部分要拆成兩塊來講,因為同樣都是基金,其實它有分共同基金還有ETF兩種不同的基金。

所謂的共同基金就是我們要去銀行,可能要做申購或贖回要簽文件,你才可以去購買或者是要賣出的那種基金。
ETF則是像我們比較熟悉的,像0050SPY
是你在你的手機看盤軟體就可以下單了,只要市場有開盤就可以隨時交易,這種叫做ETF
我們今天先來講共同基金這一塊。
其實共同基金這一塊,在傳統上它有非常明顯的,投資人會因為報酬率和買進賣出

舉例來說這個基金一直在漲,投資人就會說,這個基金看起來好像還不錯,他就會去申購更多的基金

相反的,如果這個基金表現不好,投資人就會覺得說,我要再去找別的經理人,他就去贖回的這個基金

可是這個贖回,通常就會帶動,這個基金必須要去賣出股票才有錢給還給投資人,這會再壓低這些股價的表現,讓整個基金表現變更差,所以又會在導致下一波贖回問題

換句話說,在傳統的共同基金上面,這種主動型的共同基金

基金的報酬率投資人申購贖回的動作,是非常非常明顯相關的

舉例來說在這邊有一個,2000~2020年的統計

當我共同基金當月的報酬率每提高1%那個月就會有投資人的資金流入,就會有3%的資金流進來,到下一個月還有1%的資金流進來,這件事情是在主動型的共同基金非常明顯


可是我們在被動型共同基金,就不會有這個問題

因為我們看到2008年,不管是主動的共同基金,還是被動的共同基金,他們的表現都非常差


主動共同基金就像我們前面講的,我們可以看到投資人有大量贖回

所以主動共同基金上面,錢就是一直流出

可是在被動的共同基金上面,這個趨勢反而增加了,

投資人反而是申購更多的被動共同基金

造成這樣差別的原因,可能來自於投資主動基金跟被動基金,背後的目的其實不一樣

你投資主動基金,你可能就是想要打敗大盤

所以你會去挑你覺得還不錯的經理人,所以你會根據他的績效,作你買進跟賣出的決策

但是你選擇了被動投資,你就是沒有想要打敗大盤
你就是只想要跟隨某一個指數,或者是某一個指標選出來的結果去做

這件事情你可能是比較長期的思維,所以不管市場怎樣的波動,你是相信這個策略所以進去。


可是雖然我們前面說,投資被動共同基金的人比較不會受到大盤波動的影響,做申購贖回的動作,但是ETF還是有喔!

所以就有點像是說,今年3月(2020年)的時候,整個大盤表現不好

所以整個ETF其實市場上面,就會有更多人去賣出的0050,直到後來的股市不斷回升,那就有越來越多的人去買進0050

ETF跟共同基金的投資表現不太一樣,但是由於ETF的贖回機制也不同

共同基金投資人贖回的話,必須要賣股票,然後拿錢還給投資人

可是ETF通常,投資人可能是在市場交易,他是買賣ETF這個證券,他不會有去賣股票的動作

甚至是我大型的法人,如果我要去贖回我的ETF,通常也都是把股票給你,而不是把股票賣掉變成錢給你

所以雖然投資被動ETF的人,他們還是會根據大盤有一些買進賣出
但是這個買進賣出,通常不會有造成贖回的風險或是流動性風險


所以我們以第一個角度就是,基金的流動性以及贖回風險來說
市場趨向被動其實對市場的穩定性來說是好的


第二個角度則是特殊型的被動投資策略,有可能會加劇市場的波動

這邊講的特殊型的被動投資策略,尤其指的就是槓桿以及反向的被動基金

為什麼呢?因為我們今天就想,

今天如果你是想要一個2倍S&P 500的基金,那當我市場上漲的時候

他必須要再去買更多的S&P 500才會有辦法追蹤兩倍的指數

所以這種槓桿型或者是反向的被動投資策略,他們會因為我市場的漲跌,而必須要去跟著那個方向做相同的買進,或者是相同賣出動作,就是我市場漲我要買更多,我市場跌,我要買更多

在這種情況下面,它就會去加劇這個波動


2014年的一篇研究就是:

這種槓桿型的被動投資基金,他們在股災時,加劇了市場的波動。

而且由於這些槓桿型的基金,它們在買進賣出那個時間,以及買進賣出的股票是可預期的

是可以根據他的策略,或者是他的公開發行的文件裡面,知道說他什麼時候必須要去買進或賣出什麼股票

所以就會有一些投資人,他們會搶先在這些被動投資基金,之前先去買進賣出

這也會更進一步的加劇的市場這個方向的波動,就是我漲的時候會漲的更多跌的時候會跌的更多

這件事情主要是發生在槓桿型被動投資基金上面。

所謂槓桿型的被動投資基金,目前的管理資產其實並不大

主要是因為2010年的時候SEC發布了一些政策限制這些新的槓桿基金的發行
但是這些限制這兩年也已經放寬了。

所以接下來我們可以預期,會有越來越多的槓桿型被動基金出現。

這件事情就會造成我們前面說的,加劇市場波動
所以以特殊策略的被動基金這個角度來說,他其實對市場的穩定性是不好的


第三個角度是基金產業集中度會提高。

我們先來定義一下什麼叫做產業集中度,這邊我們看一個數據叫HHI(赫芬達爾指數)。

這個指數越高的話,代表產業集中度越高越低就是代表產業集中都越低
從過去的數據來看,被動投資的產業集中度是一直高於主動投資的


2004年開始,我們可以看到所有的錢一直往被動投資進去
因為提供這個被動投資服務的家數,就是比較低。
例如黑石先鋒,就是幾家數得出來。

提供主動投資的家數是很多,例如說你任何的資產管理公司都可以發行一個基金

因為從2004年開始,因為錢一直往被動投資這個策略進去
所以我們可以預期未來基金整個行業的產業集中度都會越來越高
而且被動基金產業集中度高這件事情,他會是持續加劇

因為其實投資人在選擇被動基金的時候,我們不用一個經理人去選股

所以其實大家持有的東西都差不多,比方說我追蹤S&P 500指數,不管是先鋒還是黑石,大家持有的東西都差不多

對於投資人來說,我到底要買哪一個被動基金?
關鍵其實在於說我的內扣費用是多低,我就選擇內扣費用最低的那一家。
哪一家內扣費用最低呢?
通常就是最大的那家,因為它可以把固定成本分散比較多的錢裡面
也因此會造成,被動基金會大者越來越大
因為我越大的被動基金,我就可以有越低的內扣費用,就可以吸引越多的投資人進來,在進一步的降低我的內扣費用。
這件事情就會造成整個基金產業產業集中度越來越高

我們就可以看到像2019年底最大的五家被動基金公司最大的就是先鋒

其實他們在1999年的時候,這五家加起來市佔率也才不過25%
到了2019年光先鋒一家就已經佔整個基金市場的25%市占率
這種事情其實,就會造成一些潛在的風險

因為如果我有單一的一家基金,他佔了整個市場上大部分的錢,有可能會因為一些的交易的醜聞,或者是一些事件,導致投資人想要從這個基金把錢贖回來。

這種時候就會對金融的穩定性造成很大的威脅

美國財政部就在2018年警告

如果這些基金發生了資安的問題,會大幅影響投資人信心
這種時候可能會造成金融市場很大的不確定性

所以在第三個角度

金市場的產業集中度來講,從主動轉向被動對整個市場的穩定性是比較不好的


接下來就是最後一個,也是第四個角度。

就是我單一股票或債券被納入或剔除指數導致的風險

我們之前常常會說,如果有一檔股票被納入指數,可能就會造成他的股價暴漲或者是被剔除指數,可能就會導致股價暴跌

站在流動性的角度來說,如果股票被納入指數被動基金所擁有的那塊股票,基本上是不太會交易的
這會導致我的市場上面真的被交易股票減少,會不會導致我的流動性降低

但關於這些推論,雖然都很有道理,但是研究表示

實際數字上面,就是有時候看起來好,但有時候看起來不好
所以作者說,在這個角度上面,我們目前是沒有辦法判斷主動到被動,對於市場的穩定性,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但他也說,這些推論聽起來都很有道理

所以隨著錢往被動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被動基金的管理資產越來越多的確我們會有可能會看到這樣的風險

但是在現階段來說,我們資料並不足以去說它有這樣的問題


所以最後要幫大家總結一下,這四個角度,以及他們到底有沒有問題

第一個是站在基金的流動性,以及被贖回的風險上面,主動到被動

由於被動的共同基金,比較不會因為大盤表現不好而有贖回

所以在對於整個市場的穩定性來說是好的


第二個角度就是我一些特殊的槓桿,或者反向的被動投資策略。

它們會因為我市場上漲的時候買進更多下跌的時候賣出更多導致我整個波動加劇

所以這部分來講對於市場的穩定性來說是不好


第三個站在產業集中度角度來看。
隨著我的錢,逐漸流向被動基金,因為他只會流向少數幾個巨頭

這會導致產業集中度進一步的上升,這部分對於市場的穩定性,其實是有潛在的風險


最後一個也就是,我如果股票或債券被納入剔除指數。

這部分對於那檔股票的價格,或者波動度、流動性的影響,目前的數據看起來有點矛盾的,所以這部分我們會說,他還不確定到底市場是好還是壞?

可是作者說,因為那些推論聽起來有道理

所以隨著我整個被動基金如果管理資產越來越多我們的確有可能會看到一些風險


所以以上就是這篇研究的四個角度,在探討說:

主動到被動,對於市場的穩定性,到底市場是好還是不好?


其他參考影片:

1.買 0050 不如買台積電?為什麼 ETF 不能無腦投資?

2.大家都在買美股,我也應該進場嗎?

3.VTI vs. VOO 兩檔美股指數型 ETF 怎麼選?被動投資要注意什麼事?


或者是可以參考我建立的ETF播放清單,放入各種必備學習影片,前面的影片,從瞭解ETF是什麼?在台股怎麼選擇?為什麼0050總是比0056好?

再來你應該怎麼做資產配置?由闕又上華爾街操盤手告訴你。

然後,當你學會台股的ETF,你更需要學習國外的ETF,進行國家的分散,清流君會詳細的告訴你應該怎麼配置。或是可以參考清流君的指數化投資:從零到一百的播放清單。

從各個角度了解被動投資跟ETF是什麼?

最後,後面多為補充類、工具類與觀念類的影片。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