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7|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中國唯以不爭霸,天下莫能與之爭?

2021/07/30

張登及(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2021/7/30中國時報版14 多維新聞轉載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10730000500-260109?chdtv


王毅外長與雪蔓副卿的天津「會見」一波三折;這場勉強得來的接觸,成果十分有限。


先是雪蔓已經在訪問日韓路上,美方不滿中方排定分管中美關係副外長進行「會談」,認為不對等,放話取消訪華。最後是各退一步,結束外訪的王毅到天津「會見」雪蔓,國務院則先發出新聞稿說雪蔓將會見國務委員王毅「與其他官員」。實際上的安排則是王毅在大會客廳「會見」並給美方「補課、畫底線」,副外長謝鋒仍照安排進行會議室的「會談」,提交議題清單。其間雪蔓直接提出新疆「種族滅絕」、香港民主、台海、南海、中國駭客議題,還要求北京配合調查武漢「實驗室病毒洩漏」,等於是把川普時的強硬主張,到中國又宣讀一遍。王、謝等則表明「任何國家都有選擇適合道路追求現代化」的權利,這才是「人類良知與公義」;中國是聯合國體系秩序的受益者,無意「賭美國的輸贏」或「取代美國」。王、謝的根本理念,仍是習近平多年前說的「互不折騰」與「太平洋足夠共存」;一語歸結,即「平視」美國。


其實在雪蔓到訪前,美中就沒有積極營造會談需要的氣氛。中國駐美大使崔天 凱六月離任,使美中關係降為代辦級,比美國在台的公使級還低。繼上月美軍搭載參議員訪台,本月又有兩架美國軍機降落松山。雪蔓出發前,立陶宛同意設立「臺灣代表處」,美國表示「歡迎」。美英航母前來中國周邊演習規劃頻傳,媒體亦持續刊出混雜謠言的「中國增建洲際飛彈地井」近200個(即便屬實,也僅達到美國核彈的十分之一)。中方則反制世衛變臉追究「實驗室洩漏」,又開始鼓吹調查2019年秋天美國流感病例與德特里克堡(Fort Detrick)生物實驗室,抨擊加拿大與澳洲的原住民受迫害。天津會談前,中美關係可謂跌到谷底;會談目標只能是「仍有接觸」而已。


中方媒體報導雪蔓同意「延續一中政策、不支持台獨」,是極少數兩國勉強設立的「護欄」,最低限度避免觸發戰爭。然而,且不說中美明年都有重要議程,決策者沒有對手先妥協,不可能示弱。中長期來看,各方都有人將美中權力的消長比擬為「史普尼克時刻」與「珍珠港時刻」。前者是1957年蘇聯成功發射衛星,美國大驚獨霸不再,更積極投入太空與軍備競賽。後者是二戰前日本有雄踞東亞與西太平洋之勢,美國對日實施貿易戰,極限施壓逼日本「開第一槍」,得到宣戰的正當性。這兩個「時刻」背後的邏輯,就是天無雙日、海無二霸。對取代季辛吉、卜瑞哲的白邦瑞、余茂春、杜如松新典範來說,主權制度下的「平視」只是禮貌,多極共存更是歐洲外交史的陋習,都是不可認真的。


拜登仍算舊派外交的人物,但川普們虎視耽耽,他的團隊只能推著「護欄」繼續向前對華施壓。不過就算軍工複合體與外交少壯派企圖複製「珍珠港」,還是得注意阿富汗、伊拉克怎樣了,盟友真準備好了嗎?對中國來說,百年變局不只是美中權力外觀之變,還涉及「永遠在路上」的經濟社會治理之變。鄭州若沒有試行海綿城市,傷亡就不是幾百。資本粗放發展造成壟斷、綁架執政黨且危及資安,更是系統性危機。這些問題已經不是鄧小平「先富論」可以解決。


有學者認為,要使華府無法卡脖子,中國人均GDP至少要近美國半數。這固然不能繼續依賴外資而要轉向內循環,但除非「和平已到絕望關頭」,絕不能「邊打邊建」。要頂住珍珠港誘惑,不能僅靠黨紀與法制約束,還要靠「領導力」。就這一點來看,中國拒絕上位霸主,提倡互可否決、新舊並存的俱樂部式國際秩序,不僅是理性抉擇,也符合古老的智慧:「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