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爭全球霸主是合理的戰略遠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1/07/03

張登及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聯合早報中文網 2021/07/04

美中兩強目前的激烈競爭,未來發展趨向不明。其情境有可能是權力移轉引發的「修昔底德模式」、「文明衝突模式」、艾立森說的「宋遼模式」,或者是一方衰敗的「蘇聯模式」,以及英美交接的「禪讓模式」;中間還會有模式銜接、混合的現象。

北京無論經濟規模排第幾,始終堅稱「不稱霸」,要與各國支持「多極化」。但中國經濟接連完成「超德趕日」,又成功地轉換為科技與軍事能力,進而對爭議領土、水域與「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奮發有為地提出「中國標準」、「中國主張」,還強調普惠、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帶一路」要「推己及人」。同樣在最後這10年,美國及西方又接連遭受911恐攻、次貸風暴、歐債危機、中東兵疲與國內民粹分裂,國際格局的確隱然出現「東升西降」。

歐巴馬、川普、拜登等雖理念極為不同,但霸主必須制衡基於「實力」的威脅,則是毫無遲疑的共識。川普借由疫情激起美國國內激進潮流,加上拜登確認中國是「最嚴峻對手」的屬性,北京也毫不客氣回稱,新時代下的任何侵略者,必將在中國的鋼鐵長城上「頭破血流」。從中美在這10年末段的強勢表態看來,中美兩強相爭的出路,似乎只剩前面兩個模式,甚至一方衰敗退出,短中期也很難看到。

美方假設中國準備爭霸並要踢下自己,並不足為奇。爭霸假定的基本邏輯是樸素的攻勢現實主義,也就是說,不僅「國強必霸」,而且不進則退,所以是身不由己,爭霸者沒有道德負擔問題。但樸素邏輯的爭霸假定,效力包括美國自己,等於否定了燈塔國例外論的高尚性,所以公開場合盛行的邏輯是中國將以威權的「惡霸」取代自由國際秩序的「善霸」。

善霸邏輯是說,人非聖賢,海權善霸集團難免也有不好的紀錄與雙標,或落跑行為;但歷史上陸權惡霸們當家,多會逼迫全球「朝貢」、剝削附庸國、掩蓋疫情與族群壓迫,甚至將鼓勵在地獨裁監控體制,這才是「國際社會」目前積極建構「認知」的中國形象。但鏖戰百年、久經考驗的中共,早已不是上個世紀被列強趕到承德與重慶的中國,不僅對蓬佩奧等的「病毒人造論」要給予狼式反擊,還能揪結90余國回敬美、加45國在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的攻勢,並使韓國、蒙古與多數亞細安國家棄權。無怪乎美國要護持霸權,要繞開被「第三世界」滲透的聯合國,另起「民主峰會」的新爐灶。

霸權護持者假定爭霸者樣態的兩種邏輯都可理解。問題是,中國爭霸的可能路徑與稱霸的最終樣態如何?習近平說中國沒有「稱霸基因」恐怕只是過度簡化的比喻。但如果把「霸權」理解為中性的「國際領導權」(international leadership),中國在東亞漫長歷史中確曾長期居於頂峰,只是規則密度與執行力度遠遜於殖民主義以降的西方。其背後的原因不僅在於中國較為劣勢的地理條件與相應的內向性天下觀,也包括被動的文明推廣態度與對科學領域的忽視。科學工藝方面今日雖有相當進展,但其他方面仍像數千年來一般限制著中國。僅僅是英語知識與背後基督教本體論的系統性霸權,無論經濟如何繁盛,漢語與中華文化也難以取代。「規則為基礎」的時與勢還在西方,豈是粗糙高喊「入關」可以衝破?

近期蘭德公司發表了長篇報告評估中國企圖取得的「領導地位」遠景便指出,北京僅能尋求在「亞太」主導與「全球之局部霸權」,且其偉業只能訴諸財政與外交,難以借助軍力支撐。此時美國可能被迫要接受中方的核心利益與部分規則,而淪為僅在美洲稱霸;全球則進入一種多極的鬆散秩序。霸業不進則退,美國自不可能坐視自己被擠退到「多極」。即便如此,中國光是「不畏強敵」還遠遠不夠,唯有堅持「謙虛謹慎」,才可能閃避「頭破血流」的最壞模式,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

avatar-img
22會員
96內容數
版主服務於臺大政治學系,偏見是喜歡從歷史與結構兩個角度出發,去探索國際關係、兩岸關係與地緣政治條件下,人的處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張登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05/11/12 未來中國基層若出現競爭性體制,在九二共識屋頂下,國民黨完全有可能成為對岸唯一能接受、大陸民眾會寄望的兩黨制試點候選者。兩岸國際代表權競爭,也可能協商出互不奪取對方館處的默契,使收買外交和軍備競賽降溫。黨人萬不可妄自菲薄,只談生意經,休灰了志氣。需知考試尚未結束,民國仍須努力。
2005/06/01 今年是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關口,正是以大智慧、大勇氣重整歷史認識,讓中國人民與其他戰勝國人民一起抬頭挺胸,站上正義講台的契機;是戰勝者與戰敗者以史為鑑,反省和解的大好機會;也是兩岸重建共同記憶、求同存異、找出最大交集、促進和解雙贏的機遇。
2005/01/07 此次美國堅持以武力為伊拉克「解除武裝」,現在更不惜將聯合國比喻為軟弱的國際聯盟,準備將這礙眼的包袱丟到一邊。而北京這個曾經大力鼓吹「國家要解放、民族要獨立、人民要革命」,「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第三世界代言人竟然出奇冷靜,與老布希攻伊時期相比,頗有再度結交其子小布希之意。
2004/06/05 看穿主權的偽善本質,才能讓恢弘長遠的安全思考破繭而出,才能找出固執的某項主權到底保障哪種安全、誰的安全。藉以冷靜估計什麼是可以權變讓步、甚至不可避免必須退一步的。唯有如此,國人長遠利益才不會因為盲從於本質偽善的主權魔咒而被犧牲。
2004/03/21 如果在野黨有遠見發現命運軌道末端藏著巨大的災難,也只應戒慎恐懼的面對並提出備案。這個責任甚至比執掌政權更為沉重艱鉅,特別需要以大包容、大智慧,建構具有競爭力和說服力的替代論述,堅定不移地抗拒將台灣多元民主鎖入同質化以對抗異端的危險趨勢,才能為民主的兩黨制和台灣前途保留一線生機。
2001/04/20 自小布希新政府上任,全面檢討柯林頓對中共「交往」政策並質疑雙方「戰略夥伴」關係的適當性之後,雙方氣氛便處於令人屏息的沈悶狀態。此次美國偵察機在南海執行「例行偵查」,蒐集中方軍情,與中共升空監控之殲八撞機,正好形成打破悶局的缺口,提供美中雙方嚴肅思考彼此長程戰略關係一次絕佳機會。
2005/11/12 未來中國基層若出現競爭性體制,在九二共識屋頂下,國民黨完全有可能成為對岸唯一能接受、大陸民眾會寄望的兩黨制試點候選者。兩岸國際代表權競爭,也可能協商出互不奪取對方館處的默契,使收買外交和軍備競賽降溫。黨人萬不可妄自菲薄,只談生意經,休灰了志氣。需知考試尚未結束,民國仍須努力。
2005/06/01 今年是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關口,正是以大智慧、大勇氣重整歷史認識,讓中國人民與其他戰勝國人民一起抬頭挺胸,站上正義講台的契機;是戰勝者與戰敗者以史為鑑,反省和解的大好機會;也是兩岸重建共同記憶、求同存異、找出最大交集、促進和解雙贏的機遇。
2005/01/07 此次美國堅持以武力為伊拉克「解除武裝」,現在更不惜將聯合國比喻為軟弱的國際聯盟,準備將這礙眼的包袱丟到一邊。而北京這個曾經大力鼓吹「國家要解放、民族要獨立、人民要革命」,「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第三世界代言人竟然出奇冷靜,與老布希攻伊時期相比,頗有再度結交其子小布希之意。
2004/06/05 看穿主權的偽善本質,才能讓恢弘長遠的安全思考破繭而出,才能找出固執的某項主權到底保障哪種安全、誰的安全。藉以冷靜估計什麼是可以權變讓步、甚至不可避免必須退一步的。唯有如此,國人長遠利益才不會因為盲從於本質偽善的主權魔咒而被犧牲。
2004/03/21 如果在野黨有遠見發現命運軌道末端藏著巨大的災難,也只應戒慎恐懼的面對並提出備案。這個責任甚至比執掌政權更為沉重艱鉅,特別需要以大包容、大智慧,建構具有競爭力和說服力的替代論述,堅定不移地抗拒將台灣多元民主鎖入同質化以對抗異端的危險趨勢,才能為民主的兩黨制和台灣前途保留一線生機。
2001/04/20 自小布希新政府上任,全面檢討柯林頓對中共「交往」政策並質疑雙方「戰略夥伴」關係的適當性之後,雙方氣氛便處於令人屏息的沈悶狀態。此次美國偵察機在南海執行「例行偵查」,蒐集中方軍情,與中共升空監控之殲八撞機,正好形成打破悶局的缺口,提供美中雙方嚴肅思考彼此長程戰略關係一次絕佳機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不是只有中國會喊逢中必反,日本當年經濟超強,強到對美國有威脅時,日本本國一樣有類似的口號,台灣其實也有過,只是沒那麼激烈。 為何?
訴諸戰爭的話,就是「征服」。不訴諸戰爭,是「接管」?這報告表明了一種關切中共的「灰色侵擾」達成控制台灣的目標。有一種公民防禦的現象,那是奠基在對於民主的真心信仰與喜歡。 有美國說過,美國政府要給台灣政府與人民更多的信心,當然包括國際參與。可惜
Thumbnail
中國不需要入侵來實現台灣的統一 這也可能是美國害怕的-時間緊迫-最好在兩岸沒有統一之前迫使中國攻擊台灣,戰爭才能拖住或延遲中國的發展。 這是美國面臨二戰結束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國際安全環境。 儘管中東戰爭仍在持續並有擴大的危險,烏克蘭戰爭卻仍在激烈進行中。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騷擾和恐嚇鄰國...
Thumbnail
( 已刊載於 2024-04-21 01:16 聯合報/民意論壇) 中國崛起,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美國爭雄,是本世紀全球最重大的事件;準總統賴清德宣誓上任後要做的「國家重建、社會改造、洗滌每一個人的人心」,則是近日台灣重大事件。從對立事件發生機率的起伏消長,或可一窺未來歷史發展的可能方向。
Thumbnail
◎中國日益加劇的地緣政治和經濟風險最終將轉化爲習近平領導層的政治風險。
美國與中國激烈競爭,不代表必然援助與保衛台灣
我們來看看究竟發生什麼事。美國希望中國跟隨他們的腳步,中國不願意,所以中國一直擔心桃花島被分割出去。如果跟隨美國的腳步了,中國不知被排到第幾位,尊嚴全失了無法贊同。這就是現在擺在眼前的事實,我們應該如何做?桃花島主只是一個沒有實權的人,我們吊他們!難道要戰爭! 所以有種想法就是等美國衰落,這樣世界
麥金德及布里辛斯基(Zbigniew Kazimierz Brzeziński )的地緣政治學(Geopolitics/Geopolitik)《大棋盤》(The Grand Chessboard: American Primacy and Its Geostrategic Imperatives)思
中國是對美國和世界秩序最為系統性和危險的威脅,這種情況自特朗普政府以來一直存在,並將持續下去。 在賴清德的政府中,台灣必須站在共同價值和民主夥伴一邊。
Thumbnail
首先象徵性的事實是對中國介選的成功反擊,而侯柯配整合的失敗,實際上是中國介選資源的枯竭。也能夠注意到美國這次大選協助台灣的力度也變少,除了中國的力量變小之外,美國這幾年來進入到相對混亂的情況也是一個原因。台灣人必須要注意2024年美國的總統大選結果,因為那場結果將會是另一個影響國際關係大局四年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不是只有中國會喊逢中必反,日本當年經濟超強,強到對美國有威脅時,日本本國一樣有類似的口號,台灣其實也有過,只是沒那麼激烈。 為何?
訴諸戰爭的話,就是「征服」。不訴諸戰爭,是「接管」?這報告表明了一種關切中共的「灰色侵擾」達成控制台灣的目標。有一種公民防禦的現象,那是奠基在對於民主的真心信仰與喜歡。 有美國說過,美國政府要給台灣政府與人民更多的信心,當然包括國際參與。可惜
Thumbnail
中國不需要入侵來實現台灣的統一 這也可能是美國害怕的-時間緊迫-最好在兩岸沒有統一之前迫使中國攻擊台灣,戰爭才能拖住或延遲中國的發展。 這是美國面臨二戰結束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國際安全環境。 儘管中東戰爭仍在持續並有擴大的危險,烏克蘭戰爭卻仍在激烈進行中。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騷擾和恐嚇鄰國...
Thumbnail
( 已刊載於 2024-04-21 01:16 聯合報/民意論壇) 中國崛起,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美國爭雄,是本世紀全球最重大的事件;準總統賴清德宣誓上任後要做的「國家重建、社會改造、洗滌每一個人的人心」,則是近日台灣重大事件。從對立事件發生機率的起伏消長,或可一窺未來歷史發展的可能方向。
Thumbnail
◎中國日益加劇的地緣政治和經濟風險最終將轉化爲習近平領導層的政治風險。
美國與中國激烈競爭,不代表必然援助與保衛台灣
我們來看看究竟發生什麼事。美國希望中國跟隨他們的腳步,中國不願意,所以中國一直擔心桃花島被分割出去。如果跟隨美國的腳步了,中國不知被排到第幾位,尊嚴全失了無法贊同。這就是現在擺在眼前的事實,我們應該如何做?桃花島主只是一個沒有實權的人,我們吊他們!難道要戰爭! 所以有種想法就是等美國衰落,這樣世界
麥金德及布里辛斯基(Zbigniew Kazimierz Brzeziński )的地緣政治學(Geopolitics/Geopolitik)《大棋盤》(The Grand Chessboard: American Primacy and Its Geostrategic Imperatives)思
中國是對美國和世界秩序最為系統性和危險的威脅,這種情況自特朗普政府以來一直存在,並將持續下去。 在賴清德的政府中,台灣必須站在共同價值和民主夥伴一邊。
Thumbnail
首先象徵性的事實是對中國介選的成功反擊,而侯柯配整合的失敗,實際上是中國介選資源的枯竭。也能夠注意到美國這次大選協助台灣的力度也變少,除了中國的力量變小之外,美國這幾年來進入到相對混亂的情況也是一個原因。台灣人必須要注意2024年美國的總統大選結果,因為那場結果將會是另一個影響國際關係大局四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