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2|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2024新加坡藝博會

藝術買賣與我八竿子打不著關係,但是我的好友多半精彩,才有機會蹭來看藝博會。我還是看不懂藝術,這幾天就是藝術產業的學習之旅,真的非常長見識。簡單筆記下來隨行導師的提點,認真想想這些知識也不是只能運用在藝術上而已。

1. 新加坡的藝博會是東南亞最大型的藝博會,展場裡面真是各色人種齊備,顯見新加坡國際化的一面。不過以交易金額論,還是香港勝。進階來說還有好幾個藝博會可去,香港、倫敦,交易金額都更令人咋舌。但新加坡藝博會意在稱霸東南亞藝術市場,面向未來東南亞的崛起,野心不容小覷。


2. 新加坡藝博會共分兩層樓展出,讓藝術作品也有分層概念,其中一層是代理藝術家聯展,較有指標性,另外一層是藝術家個展。藝術同樣需要看藝術家的脈絡師承以及演變。行家不但會把藝術家進行橫向的比較(與他同輩同期同類型之類的比較),也會進行縱向的比較(與他的前後輩、他的藝術歷程等)。


3. 新加坡在進行藝博會之餘,還有Art week,串連許多周邊的造景作品、公眾景點,共同打造藝術週的活動。這種大規模動員,或許可以說是新加坡政府的武力展現(?)。


4. 除了市中心的活動展覽外,碼頭邊還有許多私人畫廊與藝術展,集合在倉庫或工廠內,共同推升這場藝術盛會。搭乘著工業用電梯上升下降,走進一間又一間倉庫,再大尺幅的作品也不愁沒空間可展。(許多作品之巨讓我已有壓迫感)


5. 不能小看這樣公私立聯合推展藝術活動的完整產業鍊,各種活動一起舉辦更能讓藏家或是經理人連袂來到這裡交流。而港邊碼頭的場地更是方便作品的海運交通。市中心與港邊的畫廊各有擅長。


6.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的策展方式非常令人激賞。從新加坡的歷史觀,再到新加坡與拉丁美洲的對照。我竟然能看見芙烈達作品,與眼睛距離可以近到五公分(好啦他情人的作品也有來)。


7. 美術館的設計兼顧了家庭的客群,有親子可以一起觀賞的空間,甚至遊玩、學習藝術的規劃。典藏展的規劃也十足展現新加坡美術史,並以美來說史。(美術館餐廳也很棒。)


8. 藝博會、畫廊、美術館的作品可以互相參照,讓藏家與觀賞者都能互相比較,展品目前落在哪個價格區間?


9. 畫廊也分成第一手與第二手畫廊,藝術家與畫廊簽約也形成一種共同體,從商業邏輯很容易想像。而第二手畫廊就比較像是單純交易、買賣、賺取價差。每間畫廊都有一種自己的風格,即使專注在某一個不見得頻繁交易的藝術主題, 但是持續下去也會獲得話語權。


10. 我自己這次所有展品中最喜歡的是一位韓國藝術家Lee Kwang Ho的作品。當然說最喜歡好像也是經過很多想像(例如是不是能放家裡?好像我已經要買了似的)。導師一個箭步去詢價,結果是一幅120萬台幣。(好像也不貴~價值觀在這邊都變得不一樣了!)


Bin Woo Hyuk,我總覺得水面站著一個女孩。

全光榮Chun Kwang Young作品,用韓國的古書桑皮紙包捆的三角形簇群組成,立體感一百分。

側面看立體感

李廣浩Lee Kwang Ho作品,也是我在展場中最喜歡的作品

李廣浩Lee Kwang Ho作品,也是我在展場中最喜歡的作品

薛松,被譽為中國波普藝術(Pop Art)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也是「新海派」藝術家代表人物。這幅是「法自然系列 白玉蘭」,很美。

雅各布·哈希莫托Jacob Hashimoto,這個作品跟他平常的作品比起來好像小巧許多,但是非常可愛,令人很著迷。

Bao Vuong非常非常非常沉非常的黑,導師說話都說完了,但是看著它會覺得海浪一波波襲來,每次襲來的東西都不太一樣。我很喜歡。

吉蓮·卡內基 Gillian Carnegie作品,回家搜尋她的作品,有一股說不出的神秘感。好愛。


這樣的藝博會其實才舉辦第二年,據說去年吸引了四萬人次的觀賞,這次我也覺得觀眾頗不少。隨行導師說,新加坡在這樣的活動展現出身為「東南亞代表」的定位。新加坡確實受益於地理位置,國際化的感受很強。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定位的比須與取捨,我不是拿台灣與新加坡比,但是當然也會進行反思。我們在看事情的時候能往上再跳一階看看嗎?不要說國家級的,如果是自己呢?(真是好難的問題。)


附註,藝術活動現場不只看作品也看來參訪的人。富豪自帶氣勢。最大的差異是,無論觀者的審美觀點為何,富豪都有天生帶來的自我展現與自我感覺良好。「我就美。」身為平民,我真的很容易被這種氣場彈開(笑)。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