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6|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釋譏小故事(二)-神偷退軍】

raw-image

「瓠梁託弦以流聲」。

瓠梁也做狐梁或瓠巴,是上古音樂家。

在許多典籍都有提到,不過也僅僅是一個典故。

「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

基本上幾乎都叫瓠巴,但大家會寫淫魚、沉魚、潛魚、鱏魚等等。通常會跟「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一起。

伯牙比較有名,因為他的琴不是只彈給馬聽,還有知音人鍾子期。

知音這個詞就是這麼來的。

瓠巴除了玩瑟瑟,還會唱歌。

「狐梁之歌可隨也,其所以歌者,不可為也」

什麼意思?滿有趣的是,《淮南子》這段其實又提到了越王劍。

「純鈞之劍不可愛也,而歐冶之巧可貴也。」

這就比較好懂對吧?其實意思是一樣的,但用了相反的寫法。

應該說,你可以做出跟瓠梁之歌類似的曲子,但是你沒有辦法像瓠梁那樣創作歌曲。就像你不可能成為另一個歐冶子一樣。

也隱隱透露出,郤正以這些人舉例的用意。

因為這個很短所以就繼續。

「齊隷拊髀以濟文」。

這個我會翻:「齊國的奴隸摸大腿來幫助田文」。

喔田文就是孟嘗君,摸大腿是什麼故事?

雞鳴狗盜的故事。

這還滿冷僻的,其實認真來說是拍大腿啦。那這個動作就跟鳥類昂首把翅膀下壓很像,也是「雞鳴」幫助自己入戲的儀式。

這都是裴松之說的。《史記》沒有那麼細節。

王充的《論衡》則有類似的描述。

更短,再來一個。

「楚客潛寇以保荊」。

又是一個《淮南子》的故事,我開始覺得漢末蜀學者可能把這本也當聖經了。

楚國的將軍子發,是一個喜歡奇技的人。孟嘗君不是,他就是開善堂的隨便收,根本搞不清楚人家有什麼特技。

那當時楚國有個很會偷東西的人,聽到風聲就來投靠子發。

「聽說將軍在招募達人,我是個小偷,能否讓我當個小卒呢?」

正在休息的子發聽了,衣服來不及繫上帶子,帽子也沒戴正,就連忙衝出去與小偷會面。咱們中國故事看多了,都知道接下來就會有人出來靠北靠腰。

「將軍啊,這種小偷盜賊,需要這樣敬重他嗎?」

子發如果在這邊嘴完就沒戲了,他只是說:「你們不懂啦。」

沒多久,齊國來攻打楚國,子發就率軍去迎戰。

交兵之後,楚軍一連三退。謀士們無計可施,而齊軍的士氣更是高漲。

在這樣的窘境下,小偷兵就來跟子發說,「我的技能可以派上用場,請讓我去吧。」

子發自然是同意了。

小偷兵趁夜出發,潛入齊軍軍營,把將軍的「幬帳」偷了來。

這啥鬼?通常指蚊帳……通常指拿來代替門的那塊布啦。

子發拿到了這個門簾,就派使者帶去還給齊軍:「說我們的人在撿柴火的時候撿到的。」

隔天,小偷兵又潛入齊軍,偷了齊將的枕頭有沒有真神偷也。

好的,子發又派人還回去。

你可以想像,第一天可能衛兵都被懲處了。

第二天中階將官都得挨罵。

還沒完,小偷兵又出動了一次,把齊將的髮簪偷了來。古人頭髮很長,男人也要用髮簪不是新聞吧?

這次,子發再還回去,齊將還不瑟瑟發抖嗎?

人家要是願意的話,只怕連他的頭也能拿下啊!

齊軍於是退去了。

這個子發也算小有名氣,是楚宣王時的大司馬,當代楚國的一大功績:「滅蔡」,就是子發的任務。

「救趙伐魏」的執行者,也是他。

他的母親,更被記載在《列女傳》中。

子發的另一個稱呼是「景舍」,《戰國策》裡主要用這個。會在《戰國策》有戲,基本上就是一個有戰略觀的縱橫家。

講真的不管是母親的故事還是小偷的故事,其實都在說子發不太會指揮作戰。

不過他總是贏。

戰爭,最要緊就是用對方法。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