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列傳-荊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raw-image

荊軻,衛國人。祖上本是齊國人,搬家到衛國,衛國人都稱他為「慶卿」。最後搬到到燕國,燕人還是稱他為「荊卿」。

一句話兩個字,方言。比起改姓,更像是不同地方對同一個字的發音不同。比方劉先生到了廣東,用北京話口語來寫就會比較接近「老先生」。

既稱呼為「卿」,那就表示荊軻他們家有土地的,是有官的地主。妙處在搬去燕國,燕人依舊稱他為卿。這是戰國時代,很顯然的,荊軻是「客卿」。必然具備獨特的理論或技能,才有可能遷徙為客卿。

接下來司馬遷就說啦,荊卿擅長讀書跟擊劍,「以術說衛元君」,衛元君不用,後來下場就很悲慘。

荊軻傳太長不要花時間給配角。

這種情況我覺得可以用日本戰國的「兵法家」來參考。基本上荊軻其實都在找「主君」。

所以接下來,荊軻離開了衛國。

先是往北入趙國,在榆次和一個叫蓋聶的人論劍。

蓋聶怒目而視,荊軻就離開了。

有人說,再找荊軻回來如何?蓋聶答:「以前跟我論劍不合的人,我瞪了他他就不敢逗留在榆次,你不信就試試看囉。」

於是派人去找荊軻,果然荊軻已經遠走。

接下來,荊軻到了趙國首都邯鄲,跟一個名叫魯句踐的人……這個「博」我不確定是賭博還是摔角,總之起了爭執,魯句踐怒罵荊軻,荊軻嘿了一聲就逃跑了。

後來魯句踐聽說荊軻去刺秦王,很是感嘆了一番:「嗟乎,惜哉其不講於刺劍之術也!甚矣吾不知人也!曩者吾叱之,彼乃以我為非人也!

魯句踐比較明顯,應該跟荊軻一樣是「兵法家」,雙方應該在切磋技術。蓋聶有七成也是這種身分,而這些人通常自視甚高,脾氣暴躁。

老實說我一直浮現井上雄彥《浪人劍客》的畫面。

這兩個故事還滿在表現荊軻裝孫子跟不喜歡與人衝突的性格。

對,是裝。被蓋聶瞪了知道要走,跟可以和魯句踐起爭執逃跑……簡單說,荊軻都沒有當場被人家殺死。

如果荊軻沒有相應的武術知識,缺乏對敵的臨場經驗,以及一定程度的身手,上面兩個故事的發展都會不同。

但他就是一副孬樣,離開了趙國,來到燕國,跟一個殺狗屠夫與擊筑樂師成了好朋友。

樂師是高漸離,荊軻刺秦失敗後他也去刺了,原因無他,只因荊軻是「知音人」。

他們三個人經常大白天在燕國的市場上喝酒,喝高了的時候,高漸離就會開始演奏,而荊軻則會隨之歌唱。

時而歡樂,時而相對哭泣,好像旁邊都沒有人一樣。

雖然荊軻一副爛酒鬼樣,但大家都知道他是個讀書人。

怎麼知道?荊軻也算是周遊列國,那年代書都擺在車上載來載去的,長眼睛看就知道荊軻不簡單。所以才會即使沒找到老闆,但燕國人仍會叫他荊卿。

沒點身分地位誰會有那麼一堆書呢?

周遊列國的期間,荊軻也不只是論武打架,都會去拜訪當地賢明的長者結交。

來到燕國也不例外,荊軻就先找了個名叫田光的處士,拜個地頭。後來自然就是田光老先生為太子丹說服荊軻的。

當時,太子丹剛逃亡回來燕國。

太子丹小時候,跟秦王政一樣都在趙國當質子,雙方交情不錯。但等到政當上秦王,太子丹改往秦國為質時,青梅竹馬的感情就沒有了。於是太子丹不爽,逃了回國,想要給秦王政一點顏色瞧瞧。但燕國哪有這能力?樂毅都死幾十年了。

本來也是小仇小怨,放下就算了嘛。

但時勢很快就不是太子丹放不放下的問題了--秦王政的統一大業啟動,齊楚與三晉尚且不能抗,何況燕國。

燕國君臣都害怕,秦王政會以太子丹逃亡為藉口啟釁,太子丹本人更是惶恐,只能找他的太子太傅鞠武商量。

鞠武先是一堆廢話,接著話鋒一轉,聊到了樊於期。

樊於期本是秦將,因為得罪了秦王政逃亡,被太子丹收留。鞠武建議,派樊於期去討伐匈奴。以燕國的軍力對抗匈奴,樊於期定是有死無生。

樊於期一死,既不落秦國口實,更能因此邀請三晉共討匈奴,以厚積對抗秦國的實力。

太子丹聽完搖了搖頭:「這個是長遠之計,只怕難救近火。更何況樊將軍走投無路才來依靠我,我又怎能因為畏懼強秦而捨棄他?請太傅再覓他策。」

鞠武只是一陣怒罵,但想想以秦之暴虐,真要找你麻煩也不差這一個樊於期,嘆道:「田光先生智深且勇沉,或許可以求助於他。」

太子丹大喜,忙命鞠武去連絡拜訪。

這次造訪,太子丹是一個畢恭畢敬,深怕得罪了高人。

但,田光只道:「太子您聽說的是田光壯年時的豐功偉業,如今田光已老,恐不能相助國事。但我的朋友荊卿或許可以有所幫助。」

太子丹那是病急亂投醫,見一根稻草抓一根:「有請先生介紹。」

臨走前,太子丹忽然想起,提醒田光:「此乃國之大事也,願先生勿泄!

田光答應了一聲,就去找荊軻,說這「燕秦不兩立」之事。

「我向太子推薦了你,希望你能去宮中走一趟。」

荊軻表示同意,田光卻說:「為人尊敬的長者,不會讓人起疑。太子臨走前提醒我不要洩漏消息,那就是對田光有疑。可見田光的行徑,還不能被信賴。」

說完,田光抽出小刀,往自己脖子上一抹。

「希望荊卿盡快前去,並且告訴太子,田光已死,這事……不會洩漏的……」

荊軻隨即動身,前往太子宮中。

太子丹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用膝蓋走路……不是韓國瑜,是京劇那套。哭著向死去的田光致歉。

荊軻也沒什麼表示,自顧自的坐下。太子丹又移動到他的下首,叩頭。

「田先生捨命令您前來,那是上天沒有捨棄我們燕國。以下局勢百字省略。丹有一條計謀,打算召集勇士去秦國獻上禮物,趁機劫持秦王最好。若不能,殺掉他也能招致秦國內亂,不知荊卿以為如何?」

荊軻沒有反應。

過了良久,荊軻說:「這是國之大事,我沒辦法。」

太子丹又再次磕頭,反覆請求,荊軻才終於答應。

接下來,太子丹給了荊軻上卿的地位,住最上等的房舍。太子丹每天都去拜訪荊軻,準備國家祭祀等級的禮物與美食,更任憑荊軻使用王宮最好的車馬與美女,就是希望荊軻能夠滿意。

然而,過了許久,荊軻都只是在過爽日子,一點表示都沒有。

眼看秦將王翦攻破趙國,擒獲趙王,更兵臨燕國國境,太子丹實在忍不住了,只好跟荊軻攤牌。

「秦軍不日便要渡過易水,雖然丹想要好好侍奉您,但只怕也不能持續了。」

這時,荊軻才終於站了起來:「臣願意去秦國晉見秦王。但恐怕秦王不信,若能有樊於期將軍的頭顱跟燕督亢之地圖,秦王必定會接見我……臣,才能報答太子的恩惠。」

故事暫停,其實荊軻的故事很完整大家都很熟。但我覺得這邊的價值觀要說一下。

小時候都覺得荊軻在等時機,其實他的行為跟王翦比較像:因為要賭命做大事,所以要先收到足夠的報酬。

不是貪心什麼的,更精準說是,荊軻要先「欠」太子丹。這是一種「義」的連結,商鞅就曾經展現過。孟嘗君的門客,也基本都是這種故事。

戰國的人們,不會像上個世紀的我們,先幫老闆賣命求表現,然後等著老闆打賞。大家都是先去老闆手下白吃白喝,然後才盡力效忠的。

或許甚至可以說,這就是「客」的特質。

某方面來說,田光跟太子丹就是因為沒有這種連結,所以太子丹產生了非常細微的「不信任」。

田光跟荊軻其實也沒有,所以田光只能讓荊軻「欠自己一條命」。

這其實也很資本主義,但就是「交易關係」,而不是「雇傭關係」。

當時雇傭基本上就奴隸了。

那也像大家熟知的,太子丹反對犧牲樊於期,而荊軻私下去說服樊於期。

事實上,荊軻不只是陳說利害關係,他很可能在樊於期面前也演示了一次「刺殺動作」。

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匈。

趁靠近的時候左手抓住秦王的袖子一扯,右手匕首往他胸口一送。噗嘰啪,結束。

樊於期親眼見識了荊軻行雲流水的動作,自己都抵擋不住,何況秦王?

「謝謝您,教了我報仇雪恨的方法!」

樊於期再不多說,公子獻頭。太子丹趕來哭腰就不太重要了。

有了樊於期的人頭,接著就是需要見血封喉的匕首。

太子丹花費百金,求得趙國的「徐夫人匕」,焠以毒藥,並找活人來試劍。只要血滲到衣服,那人就沒救了,屢試不爽。

然而,荊軻希望有個幫手。他寫信給一名住在遠方的友人,但卻遲遲未至。

太子丹以為荊軻反悔,便來催促:「日已盡矣,荊卿豈有意哉?丹請得先遣秦舞陽。

秦舞陽是燕國當地的勇士。十三歲就殺過人,很囂張的。

荊軻很生氣:「何太子之遣?往而不返者,豎子也!且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彊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

這邊截原文,可以看到太子丹表示「先遣秦舞陽」。所以荊軻說「太子之遣」是指秦舞陽,不是「太子幹嘛催我」。

重點是那個「何」。也就是這邊比較像是:「太子怎麼會挑秦舞陽這個有去無回的死小子」之類的。

不要忘記,荊軻也是燕國市場上混過的,秦舞陽什麼貨色他清楚是應該的。

那荊軻強調「待吾客與俱」,照上面的邏輯就是,這個朋友也是欠了荊軻一條命的。不是高漸離,高漸離等一下要出來奏哀樂的。

但不管秦舞陽多麼不合意,荊軻還是只能出發。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高漸離跟荊軻又在易水邊接著奏樂接著舞,留下這千古名句。

而出發前往秦國的馬車,再不回頭。

到了秦國,荊軻先拿出太子丹為他準備的金銀財寶,賄賂秦王寵臣打通關節,表示燕王不敢抵抗,要臣服於大王的神威之下。

秦王政大喜,準備正式在咸陽宮迎接燕國使者。

荊軻捧著裝樊於期頭顱的匣子,秦舞陽則持地圖,一前一後的進入。抵達秦王政前方的台階時,秦舞陽不禁露出了驚恐的表情。

秦國的大臣們都覺得很奇怪。

荊軻回頭,裝作嘲笑秦舞陽的模樣,然後向秦王致歉。

北蕃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慴。願大王少假借之,使得畢使於前。

老實說,秦舞陽確實是個破綻,但荊軻當下化危機為轉機。

因為秦舞陽嚇得腳軟,所以請大王靠前一點,讓我們能完成使命。

但秦始皇又怎麼會下來?(司馬遷很喜歡這樣寫不戲劇情節)

秦王政說:「你把舞陽的地圖拿過來。」

於是,荊軻堂而皇之登上天子之陛,攤開地圖。

圖窮,匕現。

荊軻按照他練習過幾千幾百次的動作,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匕首一刺!

噗嘰啪!

結果是秦王的袖子裂了。

秦王政往後退的力道,遠超乎荊軻的想像。

同時,秦王試圖拔出腰間的長劍。但惶急之下,竟是拔不出來。

為啥?因為劍一般都「比手還長」。所以不管劍掛在哪裡,一定要在劍鞘施加一個跟拔劍反方向的力才能「出鞘」。

劍長,操其室。時惶急,劍堅,故不可立拔。

荊軻衝了上去,秦王拔腿就跑,兩人一時之間竟是繞著大殿的柱子奔走。大臣們不知所措,加上秦法只要登上天子之陛,都不能攜帶兵器。士兵要進入殿上,更必須要有詔命。

其實這就表示秦國發生過上去殺天子的政變,喔,王就是天子,戰國就是七天子至少。

那怎麼辦?官員空著手上啊不然還真的在旁邊看戲喔?

以故荊軻乃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以手共搏之。

實際的情況來說,荊軻至少逼退一兩個人了,空手跟拿毒匕首的勇士打架實在不是個好主意。而且就樊於期那段來看,荊軻的體能應該也是武將等級的。

這時,侍醫夏無且突然發現,自己是唯一有武器的人!

夏無且投出了手中的藥囊,正中荊軻。

不,我想應該不是說打中荊軻怎樣,荊軻一直是邊追邊要跟旁邊的人搏鬥的情況,不太可能完全不提防。相對的,荊軻也不可能有停下腳步跟他們打,不然秦王早就反應過來了。

很可能的情況是,有人靠近,荊軻就揮動匕首,反正中者即死,倒下一兩個就不會有人輕易逼近了。

也就是說,當藥囊飛過來時,荊軻最可能就是下意識揮一刀。

然後裡面的東西就噴出來了,不管是藥材還是工具,都會大出荊軻的意料之外。

而這時候,戰況就會改變。

「王負劍!」不知道誰喊了這句。

秦王政不假思索,把劍身連著劍鞘往身後一撥:阿鏘~長劍隨即拔了出來。

一個手起刀落,秦王政一劍砍斷了荊軻的左大腿。

荊軻心知無倖,將手中匕首擲出!

不中,中桐柱。

所以魯句踐說荊軻「不講於刺劍之術」。

荊軻不是「不會」,他只是沒達到「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冷靜穩定擊中目標」的最高境界。

秦王政躲過一劫,眼看刺客沒了兵刃,大步上前就來個九頭龍閃,不過荊軻還是躲過了一刀,身負八創靠在了柱子上。

荊軻哈哈大笑:「要不是我想生擒你回去給太子丹,又怎麼會失敗呢?」

話才說完,秦王政已經召士兵上殿,把荊軻給結束了。


這遺言也挺有意思的,第一,荊軻真的想抓秦王政嗎?

第二,荊軻擺明了在拖太子丹下水,啊,他給秦王的報告我沒全翻,但原本秦人以為他是燕王使者喔。

燕王喜也是後來被李信窮追猛打之下,才知道李信要的是太子丹。

你說,荊軻最後說的到底幾分真幾分假?為什麼要留下那段遺言?

其實我真覺得荊軻是故意要讓秦王政把目標對準太子丹的。

因為「荊卿」不是孤家寡人。

他欠太子丹的,他用命還。但他仍要保護他的家人。

家人不是指配偶小孩,荊軻傳也沒提到他有沒有娶妻生子。但荊軻確實有門客的。

荊軻有對太子丹的義,也有對門客的義。

同樣在商鞅的故事裡,魏國國相公叔痤也做了類似的舉動:一邊要魏惠王不能用商鞅就殺掉商鞅,一邊又叫商鞅趕快離開。

事實上,秦王政即使得到了太子丹的人頭,仍然沒有停下征服燕國的腳步。

但太子丹跟荊軻的門客,秦國都只是下令放逐,並未趕盡殺絕。

戰國之「義」,也隨著秦王政成為秦始皇,逐漸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

僅僅在虛構的故事中,還能看到一些如荊軻這般「義士」的影子。

avatar-img
257會員
907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總說帝王後宮佳麗三千,恣意取用。又說紅顏禍水,傾國傾城。 不是耶,吃到這個年紀才發現,這兩個設定是衝突的啊。 昏君們想搏美人一笑,那是愛情啊。 中國史上有很多知名的美人,真的是知名。你只知她們的名,而不知她們的故事。 上有妺喜妲己褒姒,下有毛嗇西施鄭旦。 戰國到兩漢的文獻,很多都
「盧敖翱翔乎玄闕,若士竦身於雲清」。 盧敖是什麼人?漢初的文獻其實主要稱他盧生。 簡單說,他是徐福的同事。 盧敖的任務,跟徐福有點同又有點不同,畢竟是傳說各種版本嘛。最主要的說法,都是說他負責去找仙人「羨門(高)」。
「韓哀秉轡而馳名」。 這次的故事一看也知道是個騎馬大亨!(其實不是) 韓哀,是黃帝手下二十官之一。這二十官或發明或創造了各種器具學說,引領中國人進入文明的世界…… 你信不信?
「雍門援琴而挾說」。 雍門周是一個著名的樂師,善琴。他去跟孟嘗君見面時,孟嘗君就說:「先生你能彈琴彈到讓我哭嗎?」 雍門周回答:「不能。」 然後他說了幾句話,開始彈琴,孟嘗君就哭了。
「瓠梁託弦以流聲」。 「齊隷拊髀以濟文」。 「楚客潛寇以保荊」。 本篇一次收錄三個小故事。
「薛燭察寶以飛譽」。 這是《越絕書》的故事。 前面的九方跟秦牙是相馬人,薛燭則是「相劍人」。 傳說越王句踐有五把名聞天下的寶劍:豪曹、臣闕、純鈎、湛盧,還有一把窩不知道。 因為薛燭在這四把劍中,已經看到了「天下之劍」。
人總說帝王後宮佳麗三千,恣意取用。又說紅顏禍水,傾國傾城。 不是耶,吃到這個年紀才發現,這兩個設定是衝突的啊。 昏君們想搏美人一笑,那是愛情啊。 中國史上有很多知名的美人,真的是知名。你只知她們的名,而不知她們的故事。 上有妺喜妲己褒姒,下有毛嗇西施鄭旦。 戰國到兩漢的文獻,很多都
「盧敖翱翔乎玄闕,若士竦身於雲清」。 盧敖是什麼人?漢初的文獻其實主要稱他盧生。 簡單說,他是徐福的同事。 盧敖的任務,跟徐福有點同又有點不同,畢竟是傳說各種版本嘛。最主要的說法,都是說他負責去找仙人「羨門(高)」。
「韓哀秉轡而馳名」。 這次的故事一看也知道是個騎馬大亨!(其實不是) 韓哀,是黃帝手下二十官之一。這二十官或發明或創造了各種器具學說,引領中國人進入文明的世界…… 你信不信?
「雍門援琴而挾說」。 雍門周是一個著名的樂師,善琴。他去跟孟嘗君見面時,孟嘗君就說:「先生你能彈琴彈到讓我哭嗎?」 雍門周回答:「不能。」 然後他說了幾句話,開始彈琴,孟嘗君就哭了。
「瓠梁託弦以流聲」。 「齊隷拊髀以濟文」。 「楚客潛寇以保荊」。 本篇一次收錄三個小故事。
「薛燭察寶以飛譽」。 這是《越絕書》的故事。 前面的九方跟秦牙是相馬人,薛燭則是「相劍人」。 傳說越王句踐有五把名聞天下的寶劍:豪曹、臣闕、純鈎、湛盧,還有一把窩不知道。 因為薛燭在這四把劍中,已經看到了「天下之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少時不知謙與讓,意氣風發。 鋒芒出鞘,刀留影,劍挽花。 是非對錯恩仇,不聞也不問; 善惡正邪忠奸,不辨亦不分。 入江湖,百門百派百招百式; 鎮天下,無形無意無我無敵。 寂寞、還自負,猶妄與天爭, 覆手欲收穹中日,遙不可及。 刀撼山不動,刃鋒尖背俱毀; 劍出水自流,衣髮鞋襪盡濕。
Thumbnail
這幾天晚上老想著重讀《天龍八部》。
Thumbnail
昨天寫完《七劍八俠》的書評,今天接着看《七劍三奇》⋯⋯
倚天涯 臥海畔 江湖任遊飄蕩 俠蹤何尋愁悵 學庸74.05.02
乾咳兩聲 我像小李那般  何苦 多情總披無情顏  捨不去 扇中的刀      心中的劍 也是如此 俠少多情 奈何雨打浮萍淚流無痕 學庸70.12.06
Thumbnail
【文/戲雪】注意,本文為古龍腦粉視角,金庸迷慎入!重溫完原著後把各個版本的翻拍都找來看,結果只有這版看得完。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少時不知謙與讓,意氣風發。 鋒芒出鞘,刀留影,劍挽花。 是非對錯恩仇,不聞也不問; 善惡正邪忠奸,不辨亦不分。 入江湖,百門百派百招百式; 鎮天下,無形無意無我無敵。 寂寞、還自負,猶妄與天爭, 覆手欲收穹中日,遙不可及。 刀撼山不動,刃鋒尖背俱毀; 劍出水自流,衣髮鞋襪盡濕。
Thumbnail
這幾天晚上老想著重讀《天龍八部》。
Thumbnail
昨天寫完《七劍八俠》的書評,今天接着看《七劍三奇》⋯⋯
倚天涯 臥海畔 江湖任遊飄蕩 俠蹤何尋愁悵 學庸74.05.02
乾咳兩聲 我像小李那般  何苦 多情總披無情顏  捨不去 扇中的刀      心中的劍 也是如此 俠少多情 奈何雨打浮萍淚流無痕 學庸70.12.06
Thumbnail
【文/戲雪】注意,本文為古龍腦粉視角,金庸迷慎入!重溫完原著後把各個版本的翻拍都找來看,結果只有這版看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