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4|閱讀時間 ‧ 約 27 分鐘

曾經我最愛的,《射鵰英雄傳》

高中時代開始看金庸小說,在沒有看完全套金庸之前,曾經我最愛的金庸小說,就是《射鵰英雄傳》。

跟我的起手式《天龍八部》不同,這次是對故事毫無概念的狀況下開始閱讀。也因此,《射鵰》的故事結構,真正帶我進入金庸獨特的武俠領域!


在今日,《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這三部著作,被稱為「射鵰三部曲」應是人盡皆知的事,這三部小說,除了故事的時空環境有相關連貫,角色牽連之外,敘事的方式也有一個共同的特色,那就是:「我們都是看著主角長大的」。郭靖、楊過、張無忌,都是剛出生我們就認識了的,也可以這麼說,這三部的故事,都可以說是從主角的父母開始;雖然《神鵰俠侶》故事一開始,楊過的父母已死,但是他父母的故事,我們都在《射鵰》中已然了解的非常清楚。而除了射鵰三部曲之外,其他金庸小說就比較少見這樣的安排,《碧血劍》中的袁承志從七八歲時登場,父親袁崇煥的事蹟不斷被提起,但終究不在故事主線中;《雪山飛狐》雖然也有兩代恩怨,但架構又自成一格,不似射鵰三部曲,可以從父母的故事延續到下一代。

也正因為這樣的敘事架構,射鵰三部曲橫跨的時間軸就相當長。特別是《倚天屠龍記》從郭襄和崑崙三聖的故事開始,轉入俞岱巖、張翠山的劇情,幾乎佔了全書1/4的篇幅,但這段故事,也包含了張無忌小時候的的經歷,也交代了九陽神功、倚天劍與屠龍刀、武當與峨眉的特殊關係,也預埋了明教主要人物與其他各派諸多恩怨的伏筆。

相對於《倚天》,《射鵰》開頭有關楊鐵心與郭嘯天的故事,雖僅佔了1/40,只有一回的份量,但是這第一回的內容,卻是全書非常重要的關鍵,這當然就是牽涉到郭靖與楊康的關係,也就是因為第一回的劇情,直接促成丘處機和江南七怪長達18年的比試,也因爲這場比試,才引發了整部《射鵰》的故事發展,甚至這層關係也被金庸巧妙地運用在《神鵰俠侶》中郭靖與楊過釐不清的恩怨。

講到這裡,就想到另一位武俠大師──古龍,古龍小說我沒看全,也許講的不完全正確,但就我所看過的古龍小說,跟金庸的小說相比,有非常多的差異,文學的成就先不論,金庸與古龍小說的敘事架構就非常不同,古龍小說比較擅長短時間的重大事件,而且主角幾乎在故事開頭就已身負絕頂武功,這和金庸小說顯然非常不同;但是,古龍小說中有一部《絕代雙驕》,是和金庸小說最為相似的一部,因為《絕代雙驕》的故事也是從主角的父母親被移花宮追殺開始,也因為移花宮主的決定,展開了後續兄弟對決,並引發種種曲折的故事;這個架構和《射鵰》有幾分像,當然故事內容完全不一樣,《射鵰》的架構又更加宏大,這也是金庸過人之處。


前面提到古龍和金庸另一個差異,就是金庸筆下的主角初始武功都非上乘,就像RPG遊戲,總是要花時間慢慢練功,先從史萊姆開始,辛苦打怪練等級、裝備、道具,才能打到大魔王。而古龍則省去了主角習武練功的情節,直接進入他擅長的懸疑事件。而《射鵰英雄傳》正是典型的金庸;江南六怪苦心教導,郭靖勤勉習武,初出茅廬對付黃河四鬼猶有不足,而後遇到的敵人一個比一個厲害,但一連串的機遇,讓他武功進展神速,甚至可以跟歐陽鋒放對,回頭看當初勉強才能對戰的黃河四鬼,簡直是就是史萊姆等級的小怪。而故事開始的丘處機,武功絕頂,獨鬥江南七怪;黑風雙煞則又比丘處機更為厲害,江南七怪合力+偷襲都未能佔得上風;失了雙眼的梅超風在故事前期都還是可怕的存在;而郭靖與黃蓉在趙王府面對的幾位高手,沙通天,侯通海,梁子翁,靈智上人,歐陽克,也都是讓人為郭靖、黃蓉直捏冷汗的強敵;但到了故事中期,這些角色只能算是小咖,武功都已殊不足道了。

小時候喜歡看日本的漫畫、卡通,常常都有一種感覺,敵人一定是越來越強,即使這一集所出現的敵人已經強到不可思議了,當主角千辛萬苦打倒這個魔王,下一集總會再出現更可怕的敵人!總有無窮無盡的感覺。

在《射鵰》中,也彷彿有這樣的感覺,不過,書中很早就已經設立了天下五絕的門檻,天下第一的王重陽已經不在人世,東邪西毒南帝北丐自然就成為故事中被讀者們所仰望期盼的角色了!也由於這樣的設計,至少,就不會有動漫裡面那種無窮無盡的煩膩了。


我高中時期所閱讀的《射鵰英雄傳》,當時書名為《大漠英雄傳》,那是在戒嚴時代,因為毛澤東寫過「只識彎弓射大鵰」這樣的詩句,導致無法使用「射鵰」為書名,但無論「射鵰」或「大漠」,許多人都認為這部小說雖然主角是郭靖,但書名所暗指的卻是成吉思汗。確實,看完了《射鵰》,就能簡略了解成吉思汗與蒙古的歷史,雖然書中前半,郭靖都與成吉思汗同一陣線,也給予讀者們千百年前,成吉思汗縱橫大漠,統一蒙古的英雄印象。但最終,金庸也藉著成吉思汗與郭靖的對話,簡單評價了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勒馬四顧,忽道:「靖兒,我所建大國,歷代莫可與比。自國土中心達於諸方極邊之地,東南西北皆有一年行程。你說古今英雄,有誰及得上我?」
郭靖沉吟片刻,說道:「大汗武功之盛,古來無人能及。只是大汗一人威風赫赫,天下卻不知積了多少白骨,流了多少孤兒寡婦之淚。」
「我只想問你一句:人死之後,葬在地下,佔得多少土地?」
成吉思汗一怔,馬鞭打個圈兒,道:「那也不過這般大小。」郭靖道:「是啊,那你殺這麼多人,流這麼多血,佔了這麼多國土,到頭來又有何用?」成吉思汗默然不語。

成吉思汗之死,也正是《射鵰》全書的結尾,因此,要說「射鵰英雄」或「大漠英雄」是指成吉思汗也並不為過,或者說,《射鵰》正是要利用武俠小說的形式,夾帶成吉思汗的故事。雖然,為了把郭靖與成吉思汗牽在一起,必須讓段天德脅持李萍千里迢迢從江南到大漠,這點不太合理,但那就跟大多數的戲劇,為了創造一個特定的故事環境,總是要可能有一些不合情理的安排,或是定義出在這個架構下的奇妙規則一樣,我們必須先認同作者的安排,從創作者所制定的世界觀來欣賞整個故事劇情。畢竟所有的小說、故事或劇本,「大多」需要刻意的安排,建立各種巧妙的連結,才能講述一個吸引人的故事。

有關《射鵰英雄傳》,有很多值得一說的內容,這次先講到這裡,但想特別一提的是,當我看到簡體字版的「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特別是電影、電視劇海報上的片名,都會有說不出的難受,那幾個字排列在一起,看起來真的好彆扭,儘管金庸自題的書名,射鵰英雄傳的「傳」也是用了簡字,但就沒有違和感,這並非簡繁之爭,而是「字」的意境問題,港劇常會直接使用金庸原書名的題字作為劇名(印象中也曾有大陸的金庸劇效法),我就覺得很讚!畢竟,金庸自己所寫的書名,據說是寫了幾百次終於寫出滿意的,這才拿來當作封面的書名,所以確實非常夠水準,遠本許多電視劇精心設計的片名標準字好多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