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2|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華麗的死亡遊戲—鬥牛

    『鬥牛』之所以演變為民俗慶典,不是在於殺牛而已。殺牛有什麼好看的?這個民俗慶典充分保留了傳統,來放大人們對生命的敬畏。

    它是一個華麗的饗宴。最搶眼的就是服裝。直到現在,鬥牛士出賽時都還維持著十七、八世紀以來的裝扮:緊貼的高腰褲,視覺上,顯露出鬥牛士緊實的腰身,結實的臀腿肌群;實際上,是要讓鬥牛士有靈活的運動空間,不容有任何垂墜讓牛角戳到。軟鞋方便他奔跑跳躍。緊貼的背心勒出胸膛,外搭短夾克,襯裡縫有硬硬的皮革,增加保護作用。而這些都搭配繁複的金線鑲繡與墜飾。即便到現代,也都是一顆顆鈕扣,而沒有任何拉鍊。儘管現代紡織已有萊卡等彈性布料,他們還是維持純棉的材質去縫製。要穿上鬥牛褲,不能穿內褲,臀線才沒有皺褶,還必須先穿上絲襪,才夠滑順,緊貼大腿的鬥牛褲才拉得去,同時,必須要有助理從背後幫忙拉起,並用特製鉤針一顆顆鈕扣扣上去。繡滿金線的鬥牛裝,別名叫做traje de luces(發光套裝)。原來,鬥牛場上,到了日落,鬥牛場上四周燈亮時,真的看到鬥牛士身上發出光芒,煞是華麗!

    此外,大型的賽事,規矩可多呢!首先,一場鬥牛演出,會安排三位主鬥牛士(Matador),各有三位助理鬥牛士。所以開幕式時,現場樂隊演奏pasodoble音樂(鬥牛士進行曲,一般人最熟悉的是國標舞常用的España Cañi那一首),出場的鬥牛士有一十二位,另外還有騎馬的鬥牛士。他們出場的漫步,也是表演的一部份,有另外的華麗披肩披掛在一邊肩上。到達主席台前,致意完,便卸下披肩,準備賽事。鬥牛士出場完,就有推車進來,上面有看板,介紹即將出場的鬥牛,名字叫什麼,例如『獨裁者』、或『暴君』等等人類想像得到的勇猛的名字。身長多少公尺,體重幾噸,來自哪個牧場等等基本資料。

    第一階段(tercio),鬥牛士們各自拿著一面粉紅色,襯裡黃色的大斗篷(capote)來鬥牛。這個大斗篷其重無比,類似橡膠材質,以粉紅色那一面面對來勢洶洶的鬥牛。這個階段會有主鬥牛士迎接從黝黑的牛棚釋放出來的猛牛,然後助理鬥牛士也輪番上陣,希望猛牛疲於奔命,消耗牠一些體力。當然,助理鬥牛士如果不想太冒險,很多時候都只是抖一抖斗篷,讓牛跑過來,自己就閃到護欄裡躲起來。牛衝撞木製的護欄,雖然可怕,基本上不會有事。只有海報上刊出名字的主鬥牛士,會拼死拼活演出各種招式,或跪姿,或跳躍,讓觀眾喝彩喊出『Olé......!』。號角響起,進入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騎馬的鬥牛士出場。馬身上包裹著籐編的護具,以防被牛角戳到。馬上的鬥牛士拿著長戟,往猛牛身上戳,但騎馬鬥牛士不得進入石灰畫下的圓形範圍內,而且長戟也不銳利,只能戳傷猛牛的表皮而已。目的是激怒牠,讓牠更狠一點。號角又再度響起,騎馬的鬥牛士退場。

    第三階段,鬥牛士雙手拿著裝飾有彩帶的短標槍,標槍頭是個倒鉤,鬥牛迎面衝撞而來,鬥牛士必須閃身,並同時躍起,將雙手上的短標槍插入牛背上,成功的話,短標槍會勾住猛牛背脊上的表皮,隨著猛牛的奔跑而搖搖晃晃。雖然有些鮮血汩汩流在背脊上,猛牛絲毫不受影響,繼續馳。時光進入廿一世紀,已經有一位鬥牛士被譽為史上最強的扎槍手:大衛范迪拉David Fandila,”el Fandi”『范迪』。他在引領猛牛朝他奔來的動作,幾乎像舞蹈動作般,大步踏前踏後,可以繞過大半個鬥牛場,然後猛牛一接近,一個飛身,精準地將短標槍扎入牛脊上!觀眾興奮的喊叫,激情程度幾乎近似足球金童梅西精準射門時一樣。

    後一個階段,就是屠牛了!最關鍵的一刻,其實也是最考驗鬥牛士的時候。他不但要用紅色小斗篷與猛牛,而且是受傷、發怒的猛牛近身搏鬥,還要在最危險的關頭,使出渾身解數,擺出最優美的身段,從背後,從側身,從腋下等等姿勢,讓猛牛配合他演出,牛與人合二為一,演出最動人的畫面。既危險又和諧,既美麗又淒涼。當他們二者博得觀眾最高的喝彩後,最後,在關鍵時刻,鬥牛士要精準地將短劍插入猛牛背脊上的頸柱間,直接穿入心臟,讓猛牛一刀斃命。如果不成功,再來一次,又一次,換來的就是觀眾的噓聲與失望,前面精彩的鬥牛畫面都化為烏有。沒有人願意見到牛隻受虐。當然,更精彩的是猛牛不屈不撓,根本輪不到鬥牛士給牠最後致命的一擊,熱情的觀眾已經鼓譟要求『赦免』。這是罕見的雙贏,鬥牛場的歷史上會計上一筆,成為傳奇佳話。

    鬥牛的傳統在西班牙殖民過的土地上延續。墨西哥、厄瓜多、秘魯、哥倫比亞等地都有鬥牛場,鬥牛士們三月到九月在西班牙演出,冬天不適合鬥牛,之後就到南美洲(南半球)繼續討生活。無可諱言的,鬥牛在現代社會持續是個爭議性的話題,即便在西班牙。2010年七月,加泰隆尼亞議會68票對55票,9票棄權,通過禁止鬥牛法案,把禁止虐殺動物,除了慶典、祭祀之外的但書條款『除了......』拿掉,從此巴塞隆納鬥牛場變成購物商場(長什麼樣子沒進去過,不知道,不就是商場嘛!)。到加泰隆尼亞是看不到鬥牛的。更早之前,北非外海的屬地,陽光沙灘度假勝地的加納利群島早在1991年便已廢除鬥牛了。

    鬥牛雖然是屠殺動物,但反而更讓我們去思考什麼是大自然的和諧。也許有一天,西班牙全境都禁止鬥牛,南美也不准屠殺動物。我們都吃素食,素雞、素鴨、素牛、素豬,或是實驗室培育出來的組合牛、組合雞。一切都很人道,而令人懷疑的是,人類可能也不會是今天的人類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