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投資的陷阱與複利(投資中反直覺常識系列) | 人生槓桿 No.2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新年第一篇,討論複利。

目前,在簡中投資理財領域關於複利最多的觀點,就是複利與持倉時間高度相關。

彷彿只要我們肯死抱住持倉,時間就會給我們巨大的回報。

無論是做時間的朋友,還是十年十倍,都是要我們一直相信長期價值,對自己的持倉要有信心,「靜待花開」。

投資要看長期,對價值投資來說似乎沒錯。

但這種將複利與時間不加討論的關聯無疑對那些按年度收取管理費的機構是最有利的。

考慮到鼓吹價值投資、長期定投的絕大部分論調都來自以年度管理費為生的資管、基金等機構,那麼對於他們這種大力倡導對自己最有利投資方式的做法也可以理解。

但在投資中,我們永遠需要有自己的判斷,而非因為對方掛著機構的牌子,就默認對方更專業。

機構有時候,只是代表他收割韭菜的鐮刀比較鋒利而已。

複利並不是只與時間有關。

事實上,複利最核心的驅動力是複利發生的次數和每次複利報酬率的穩定性,而非複利的時間。

當我們做價值投資時,我們似乎本能的被教育要以月、年為衡量的尺度。 (價值投資往往不強調買賣點選擇和停損,因此買進後被套是常事。)

買入被套,然後從價值投資變成“長期被動價值投資”,是許多價值投資者所要經歷的必修課。

因此,許多投資理財自媒體、投資機構甚至像心理醫生。

他們常在做的事情,就是不斷的為自己的投資人和客戶做心理按摩。

特別是在萎靡不振的大A市場,心理按摩工作特別繁重。

有時治愈,經常幫助,總是安慰。 這是他們日常工作最生動的寫照。

問題是,投資人需要的是心理按摩麼?

不,我們要的是賺錢!

我們要的不是相對收益,不是跑贏大市,不是基金排名,也不是提升認知。

我們進入市場,要的是賺錢。

作為投資機構,如果不能給客戶賺錢而只能提供情緒價值,那麼股票市場確實就是一個大型的網路遊戲。

如果你20歲,當你的複利以年來迭代的時候,你到60歲退休總共只能複利40次。

而當你以天為週期來迭代的時候,你一年就可以迭代200多個交易日(次)。

重要的不是複利迭代的時間,而是複利迭代的次數。

這也是我詬病價值投資最多的地方,如果你選擇價值投資,你就是選擇了複利發生更少的交易方法。

相反,當你以技術分析交易方法做交易時,你迭代的時間是周、天、小時、甚至分鐘。

商業和歷史上,我們總是會看到,

短小的,打敗龐大的。

靈活的,打敗笨拙的。

進化快的,打敗進化慢的。

迭代周期短的,打敗迭代周期長的。

就像許多人想像的不一樣,過多的等待會讓你失去複利的時間價值,因為時間不可再生,等待有巨大的機會成本。

對於資金體量小的投資者,希望透過價值投資的方法達成財務自由的可能性是存疑的。

而技術派交易者,在方法論上擁有更高機率的方法論優勢。

與其等待一兩次每次30%-40%的投資,不如嘗試每月做一筆10%收益的投資。

在回報上,後者的收益率遠高於看似回報率很高的前者。

2個40%的報酬 =[(1+40%)^2-1]×100% = 96%

12個10%的報酬 =[(1+10%)^12-1]×100% ≈ 214%

連續獲得每月10%的收益在一年下來,會比一年中抓住兩隻好股平均賺取40%收益的做法要多賺一倍還多。

這無疑超越了許多人的理解。

更進一步,市場上出現一筆超過40%的機會的機率,顯然要遠小於出現10%收益的機率。

所以捕捉連續小的報酬方法是比較可行的。

而小而一致的回報,不斷重複的情況下,會跑出遠超過你想像的ROI。

如果你能夠保證在極短的周期內持續、穩定的獲得哪怕1%的收益,那麼你很可能就擁有了印鈔機。

一個實證性的例子,是高頻量化對沖基金。

2015年的上海伊士頓案可作為一個註腳。

這只隱藏的程序化交易基金,僅以50萬美元和360萬人民幣作為初始資金,即在短期內賺取了超過20億元人民幣的獲利。 其中,僅2015年6月初至7月初,即淨利達5億。

儘管他們可能使用了槓桿,但能夠獲得如此大的ROI,無疑複利也在其中起了決定性作用。

(根據公開案情來看,伊士頓可能只是程序化交易,而並非真正的高頻交易。每秒31筆的交易一般的PC都可以做到,而真正的高頻交易其交易速度更快)

《原子習慣》的作者,介紹過一個廣泛傳播的公式。

1.01^365=37.38

如果我們希望培養好習慣,每天只需要進步1%,一年365天累積的複利,是原來的37.78倍,也就是ROI是3778%。

在這個公式中,重要的不是365天,而是365次。

道理就是這麼簡單,但 Simple不代表 Easy.

你的複利迭代,是按天的,還是按年呢?

avatar-img
1會員
4內容數
這個沙龍是《人生槓桿》電子報的複刻。 人力、金融、內容、軟體甚至公司都是可以產生超線性回報的槓桿,人生槓桿專注於討論那些能夠以更少的投入產出更大的輸出的認知、方法、工具、技巧、書籍。 電子報訂閱: https://arthurxiao.beehiiv.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生槓桿 的其他內容
2023年是我開始寫電子報的第一年,儘管我已經是一個二十多年的老網友了。 人在年輕時候,總會覺得自己時間很多,有更多更好的事情等著自己去探索,至於那些短期內看不到效果、長期結果也存疑的事情,總是會被放到「有空 再做」的清單裡面。 有空再做一般就等於一直不做。 但人生總會有些時候,你會總結,複盤,
新一年,美股最大的懸念,就是是否應該繼續持有過去十年來美股最強勢的股票。 美國銀行的策略分析師Michael Hartnett將這七隻股票命名為「華麗的七隻股票」(Magnificent 7)。 這七檔股票分別是Apple、微軟、Google、Meta、亞馬遜、特斯拉和英偉達。
2023年是我開始寫電子報的第一年,儘管我已經是一個二十多年的老網友了。 人在年輕時候,總會覺得自己時間很多,有更多更好的事情等著自己去探索,至於那些短期內看不到效果、長期結果也存疑的事情,總是會被放到「有空 再做」的清單裡面。 有空再做一般就等於一直不做。 但人生總會有些時候,你會總結,複盤,
新一年,美股最大的懸念,就是是否應該繼續持有過去十年來美股最強勢的股票。 美國銀行的策略分析師Michael Hartnett將這七隻股票命名為「華麗的七隻股票」(Magnificent 7)。 這七檔股票分別是Apple、微軟、Google、Meta、亞馬遜、特斯拉和英偉達。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股票與債券的回報關係,一直是傳統投資組合風險管理中的關鍵因素。在21世紀初的前二十年,股票與債券呈現負相關性,讓長期投資者在股市下跌時能依賴債券提供保護,但這種情況不是一成不變。
最近大家應該很有感,不管是手上已持有或者觀察中還沒出手的個股,很多原先抗跌、支撐明顯的個股,紛紛不約而同的破了支撐,然後跌勢加速。 已持有的個股,面臨破線賣不賣?該不該逢低加碼的問題;觀察中的個股,原先是要等回測支撐時來低接,可是當看到這麼多檔同時跌這麼快,謹慎的人反而不知道如何出手,而積極的人卻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
在高股息ETF的投資中,重要的是要找到適合的買入時間和賣出時間。一般來說,計算股價和股利的比值可以判斷是否適合買入,而在賣出時,可以以總股利收益作為參考。股票投資的關鍵在於持續的買入和加碼,以及在合適的時間出場,以最大化收益。
股票與債券的回報關係,一直是傳統投資組合風險管理中的關鍵因素。在21世紀初的前二十年,股票與債券呈現負相關性,讓長期投資者在股市下跌時能依賴債券提供保護,但這種情況不是一成不變。
最近大家應該很有感,不管是手上已持有或者觀察中還沒出手的個股,很多原先抗跌、支撐明顯的個股,紛紛不約而同的破了支撐,然後跌勢加速。 已持有的個股,面臨破線賣不賣?該不該逢低加碼的問題;觀察中的個股,原先是要等回測支撐時來低接,可是當看到這麼多檔同時跌這麼快,謹慎的人反而不知道如何出手,而積極的人卻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
在高股息ETF的投資中,重要的是要找到適合的買入時間和賣出時間。一般來說,計算股價和股利的比值可以判斷是否適合買入,而在賣出時,可以以總股利收益作為參考。股票投資的關鍵在於持續的買入和加碼,以及在合適的時間出場,以最大化收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長期投資者應該如何看待配息與填息的問題,以及32天填息對長期投資者的負面影響。分析了高股息ETF及不同投資策略的效果,並警示投資者應該考慮長期影響避免忽略短期收益的風險。
Thumbnail
經濟長期的趨勢是在波動中不斷向上成長 跟隨長期經濟成長,採取價值投資。 經濟因素主宰了長期股票報酬,長期投入並持有,從企業未來所創造的獲利中,保證分得自己合理的那一份利潤,這是投資股票成功機率最高的方法,一輩子只需要富有一次就夠了,那為何不選擇機率最高的辦法?慢慢穩定致富。 想要投資成功就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投資理財中的擇時交易與長期持有策略。雖然擇時交易理論上能帶來更高回報,但實際操作難度大,風險高。相較之下,長期持有策略更穩定,容易執行,且在長期內能獲得可觀回報,適合大多數普通投資者。
任何投資單壓一種產業,相對有風險,當資產大到一個程度,分散風險有其必要性,投資不同的標的分散風險,藉此降低投資組合受市場漲跌的影響。
Thumbnail
最近想花比較多時間來研究存股,所以就開始看一些存股的書籍。當然很多人會推崇指數型的投資更勝高股息,但對於想要心安的人來說,高股息存股還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就來學習一些存股的相關知識吧。
Thumbnail
一個是閒錢投資、堅持投入;還是槓上加槓,時間價值。 投資之前我們應該掌握的底層邏輯,那就是對自身資源狀況的掌握。
Thumbnail
* 投資是一項長期的事業,需要耐心與毅力。 * 務必要有耐心,才能看得到開花結果。 * 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在沒有發生錯誤之前,務必要堅持下去。 * 切莫追逐短線,以免賠錢。 * 定期檢視投資組合,適時調整、修正。 * 年輕人要及早開始投資,讓複利有更多時間發揮作用。 * 不要聽明牌
經典名句強調一般人對於賺錢及虧錢的心態,提醒投資者專注長期投資。心得則強調持續投入、公司穩定成長與配息,並以最近股市下跌為例,謹慎操作並增持股票。
Thumbnail
股票獲利的重要法則之一是要買得多、抱得久,趁震盪期的修正加碼買進,這樣可以等待未來大豐收? ,但這有一個前提是:漲勢維持不變。
Thumbnail
會在氣氛熱絡的高價區被吸引進場的,也有很大的機率也會在低價區受到新聞悲觀氣氛恐嚇而殺低出場,也就是說理論上中長期投資或許可以獲利,但有許多人不一定能禁得起震盪過程的煎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長期投資者應該如何看待配息與填息的問題,以及32天填息對長期投資者的負面影響。分析了高股息ETF及不同投資策略的效果,並警示投資者應該考慮長期影響避免忽略短期收益的風險。
Thumbnail
經濟長期的趨勢是在波動中不斷向上成長 跟隨長期經濟成長,採取價值投資。 經濟因素主宰了長期股票報酬,長期投入並持有,從企業未來所創造的獲利中,保證分得自己合理的那一份利潤,這是投資股票成功機率最高的方法,一輩子只需要富有一次就夠了,那為何不選擇機率最高的辦法?慢慢穩定致富。 想要投資成功就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投資理財中的擇時交易與長期持有策略。雖然擇時交易理論上能帶來更高回報,但實際操作難度大,風險高。相較之下,長期持有策略更穩定,容易執行,且在長期內能獲得可觀回報,適合大多數普通投資者。
任何投資單壓一種產業,相對有風險,當資產大到一個程度,分散風險有其必要性,投資不同的標的分散風險,藉此降低投資組合受市場漲跌的影響。
Thumbnail
最近想花比較多時間來研究存股,所以就開始看一些存股的書籍。當然很多人會推崇指數型的投資更勝高股息,但對於想要心安的人來說,高股息存股還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就來學習一些存股的相關知識吧。
Thumbnail
一個是閒錢投資、堅持投入;還是槓上加槓,時間價值。 投資之前我們應該掌握的底層邏輯,那就是對自身資源狀況的掌握。
Thumbnail
* 投資是一項長期的事業,需要耐心與毅力。 * 務必要有耐心,才能看得到開花結果。 * 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在沒有發生錯誤之前,務必要堅持下去。 * 切莫追逐短線,以免賠錢。 * 定期檢視投資組合,適時調整、修正。 * 年輕人要及早開始投資,讓複利有更多時間發揮作用。 * 不要聽明牌
經典名句強調一般人對於賺錢及虧錢的心態,提醒投資者專注長期投資。心得則強調持續投入、公司穩定成長與配息,並以最近股市下跌為例,謹慎操作並增持股票。
Thumbnail
股票獲利的重要法則之一是要買得多、抱得久,趁震盪期的修正加碼買進,這樣可以等待未來大豐收? ,但這有一個前提是:漲勢維持不變。
Thumbnail
會在氣氛熱絡的高價區被吸引進場的,也有很大的機率也會在低價區受到新聞悲觀氣氛恐嚇而殺低出場,也就是說理論上中長期投資或許可以獲利,但有許多人不一定能禁得起震盪過程的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