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3/03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求偶焦慮與文化資本

    開年以來,PTT兩性版一直有類似風向:

    1.【求偶焦慮】想追又覺得自己追不到,老是一下就沒戲

    2.【自強運動】嘗試各種提升自我,包括外貌改造或搭訕課程

    3.【求偶困難】發現這些好像都沒用、吃力不討好,或再怎麼樣都輸給某些人

    4.【單身運動】乾脆都不要追,還用賽局理論來分析這是不是最佳策略若用悲傷五階論來看,大致走到了討價還價的階段。

    認真點說,我認為擇偶標準真的提高了,要求的不再是金錢而是文化資本,追求的不再是活著而是生活品味。諸如有教養、懂欣賞、共同話題共同興趣(旅遊、影劇、聽團等),甚至只有內行人了解的梗或眉角,它們才是構築生活品味的東西。

    金錢確實是種門檻,但不能窮得只剩下錢。你可以無產,但不能無趣;你可以當嘴砲人,但不能當句點王。

    飲食是比較好懂的文化資本,俗稱懂吃。譬如五六年前我和妻子去歐洲旅遊,到了巴塞隆納一家小有名氣的甜點店Bubó。網路上的介紹,都在說他們家的巧克力蛋糕好。

    妻子的興趣是香氣植物,她好奇地瀏覽成份組成(而不只是外觀)時,赫然在標示裡發現了傳說中的Tonka bean,中譯零陵香豆。Tonka bean的香氣非常特別,卻有些許毒性,用量必須非常精準才行。也就因為如此,美國、臺灣都禁止它用在食品裡,可說是香氣界的禁忌逸品,但歐洲這邊顯然是沒人管。

    「彷彿有發光的小精靈,輕柔地飛過腳邊,那樣的夢幻。」

    這是妻子品嚐時的描述,好像在看美食漫畫的臺詞。老實說我體感沒那麼強,但我確實發現,相較於經常可見的、價格樸實的巧克力蛋糕,如果你能理解Tonka bean的特殊之處,這5歐元的價值將不只是美味,更是品味。

    當然我一開始不懂什麼是Tonka bean,但自此以後我發現,歐式甜點最好小匙慢慢品嚐,而且開始想:咖啡、綠茶、紅茶等,各自適合哪些甜點。這類想法或許有點莫名,但它就是反映了,一個人會不會主動追求品味,雖然層次未必高到哪去,但會慢慢積累。

    殘酷的是,高階文化資本通常需要長期培養,或者先天家庭背景,或者後天刻意鑽研,無法短時間內就到談吐自如的地步。許多死讀書拿高分,出社會後才發現擇偶不順的人,多少都是由於文化資本的缺失。

    簡單說就是,如果學生時代沒有積累起一些潛在優勢,等到三十歲左右才來煩惱,其實已經太晚了。在生活品味的要求下,個人在擇偶市場的訂價,其實很早就開始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