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3/0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擴大舒適圈

「重新思考在我們生活中的每個面向都不是難事。說到我們的所有物時,我們會樂於更新 — 當我們的衣物過時了,我們會汰舊換新;當廚房趕不上流行,我們會重新裝潢。然而,如果說到我們的知識和看法,我們傾向於堅持己見。心理學家把它稱為抓住及凍結。


我們喜歡確信的自在勝過懷疑的不自在,而且我們會堅定信念之後不再更動。我們會嘲笑別人還在使用Windows 95,卻對自己在1995年就形成的看法緊抓不放;我們聆聽那些使我們感覺良好的觀點,而不是讓我們更努力思考的想法。」


《逆思維》的作者Adam Grant,在他的學術生涯中,他發現人們習慣用最舒適的方式來思考,很少去懷疑或挑戰自己的信念,導致堅持己見、自以為聰明、離不開同溫層的情形不斷發生。


這讓我想到去年修了一堂整學期都在自我介紹的英語溝通課,那堂課唯一的收穫就是老師告訴我:「人們常說要勇於跳出舒適圈,但舒適何嘗不是好事?是不是可以換個思考,想辦法讓自己”擴大”舒適圈。」


這句話也烙印下來了,整學期唯一記得的。


「舒適圈」是人創造出來形容生存於世界上最自在的環境,但舒適圈往往不是刻意製造而是自然形成的,從陌生的嘗試到經驗的累積,形成判斷的自信後再重複循環,最終長成「自在」的舒適圈。


在關鍵評論上的一篇文也提到「跳脫」其實是一個假議題,更健康的思考應該是「擴大」,找尋原有累積舒適圈的連結,利用連結,減少從陌生嘗試到判斷自信的循環過程。


「人類的天性就是在一個陌生危險的環境下,會自動激發拼命生存下去的潛能,但同時亦會產生焦慮、不安、恐懼等副作用,所以在陌生事物挑戰及已知舒適環境的平衡上一定要拿捏。常勝將軍經常打勝仗,並不是因為他最會打仗,而是他懂得選擇戰場。」


曾經也和朋友討論到舒服和舒適的差異,有人用房間來比喻他的心態:在那個他自己的房間,常常會覺得舒服但不一定舒適。


這就是中文字本身和人們解讀有趣的地方了。


在我看來,舒服是出自於自身的感受,而舒適除了自己,可能還會受到外在因素的干擾、會被世俗框架制約;就像舒適圈這個議題,通常也是會受到自己以外的人或環境影響,決定我們擴大/跳出的方向或意願。


如果可以舒適度日,誰想要難受,對吧?


這不是容易的事,這個社會多數時候不是那麼友善,願我們都能換個角度思考,以積極和讓自己舒服的心態擴大自己的舒適圈。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