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心法】台股大盤飆漲下的冷靜投資心態

【投資心法】台股大盤飆漲下的冷靜投資心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在農曆過年前,有許多投資專家展望今年的台股,多數指出龍年股市會先蹲後跳,第一季可能會拉回,等年中到下半年再來挑戰2萬點。也有技術派的投資大師同樣預測說,下半年台股會上2萬點,但第一季會修正到16500點,甚至大幅減碼手中持股。

但眼看台股第一季就可能挑戰2萬點,而且是以連續飆漲的方式上攻,使得許多投資人情緒跟著波動。面對這一波火爆式的上攻,投資人應該採取什麼心態來對應呢?

其實,分析台股這一波大漲的內容,大部份是台積電(2330)所貢獻的(加上部份的半導體供應鏈股),而台積電的大漲又是美國半導體股及AI科技股所帶動。如果扣除台積電漲幅的貢獻,台股指數並沒有什麼上漲;也就是說,台股大部份的個股這一波並沒有跟漲。

美國AI科技股飆漲,包括Nvidia, AMD和美超微等都漲到不可思議的地步,連股神巴菲特都看不下去,在他給股東的報告書中直指:華爾街股市已經成為賭場。這一波AI科技股的噴出會漲到那裡?坦白說,應該沒有人知道。但我們確實看到,Nvidia的老闆黃仁勳和AMD的CEO蘇姿丰在出脫股票。

在股市沸騰階段,投資人應該保持什麼心態?面對市場瘋狂時刻,我一般會告戒自己以下幾個重點,雖然有一些老套,投資人不妨參考參考。

1.千萬不要有「不甘心」的心態:一般投資者面對股票飆漲,如果沒有賺到,常會產生「不甘心」的心理,然後按捺不住,進去追高。有經驗的投資者,或許不會追高,會等股價拉回再進場。但是,股價在噴出大漲之後的回檔,可能都不是小回檔,回檔買進也容易受傷。

打個比方,有一列火車從高雄開往台北,有人在桃園下車(或者來不及上車),然後列車持續開往台北,火車到台北後調頭往南經過桃園,這時如果在桃園上車會如何?我們可能期待火車再度轉頭開回台北,但列車如果繼續開往台中呢?

投資可以少賺,但盡量不要受傷。除了不要在高點追高之外,也不要任意放空,因為火車也可能經過台北之後,繼續開往基隆。

2.不要有比較心理:在大盤大漲的過程中,投資人可能會發現別人的股票大漲,而自己的股票都沒漲,然後心理產生不平衡,進而失去紀律和節奏。當然投資績效很重要,但績效是看長期的,我們不是投資機構法人,沒有短期業績壓力,不用跟著比較,自己嚇自己。

這波大盤飆漲,如果手中有大漲的個股,而其下半年的業績如仍能繼續大成長,那麼能抱住就抱住;如果受不了抱不住,那就分批獲利了結。其實,台股目前很多股票都沒有跟漲,許多價值股的股價也不高;目前市場的資金流向半導體股,其他個股的股價則被壓縮。空手的投資人也用不燥進,投資只有在股價超跌時買進,才會有超額利潤;雖然市場瘋狂,但內心不用跟著起舞,維持自己的節奏,堅持自己的投資方法,在股市中可以走得比較長久。


avatar-img
價值成長股的伊甸園
124會員
127內容數
許多優質的價值成長股,在展開大行情之前都像是璞玉,沉潛在水中等待人們去發掘,就看我們能不能慧眼識英雄;只有在璞玉尚未被雕琢前,就能辨識它並從水中撈起,才得享有超額報酬。 本專題文章以深入淺出方式,提出有力的分析和觀點(不會複製貼上一堆公開資訊),希望讓讀者在短時間內掌握一家公司的脈動,分辨出那些是最具潛力的價值成長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有人說,投資是人生經驗的總成;也有人說,股市是人性的試煉場。投資從來就不容易,面對動盪的世局,每天各種訊息和雜音不斷,就像走在黑森林中,處處驚險且時時惶恐。 光看現在全球混亂的政經情勢,就讓人不敢投資了。俄烏戰爭何時能收手?中東戰火會不會擴大?中國大陸的經濟會崩潰嗎?北韓會不會發動戰事?還有,台海
台股封關後,在新的一年的開始,有二則新聞引起我的注意。 其一是:台股過去一年當沖交易平均每戶賠24萬 2023年當沖交易買進金額25.41兆,較2022年成長約1成,雖比不上2021年航運股熱潮創下39兆的佳績,但投資收益從2022年的372億元提升到504億元,不過若扣掉證交稅與手續費後,當沖
很多人都會暈船,即使平常不會暈車的,一上船還會感覺暈頭轉向的,特別是遇到大風浪時,更是暈的利害。 投資股票就像坐船,這是我從事投資一段時間之後才發現的道理,或許有人會有同感。投資一檔股票,每天面對價格的上下波動,有時還大幅度的上沖下洗,晃久了就頭暈了,一受不了就下船了。 只有自己開船才不會暈船
投資的目的,是希望把儲蓄累積的錢投到生財事業(或金融商品,如ETF),讓這個事業幫我們賺錢。這是一種槓桿的運用,也就是我們除了用有限的時間去賺錢之外,同時也用資金去放大我們的收入。 我們雖然不可能去創立和經營像台積電這樣的大公司,但藉由這個槓桿作用,我們可以輕易參與很多這樣的大事業。至於這個槓桿機
股市江湖上有一句老話:買股容易,抱股難! 個人實證的結果確實也是如此。投資者手中有股票會面臨許多考驗,市場上會不斷傳來雜音,股價會上下震盪,讓人忐忑不安;心裡會隨著股價情緒波動,最後有可能會按耐不住,而在莫名其妙的情況下把股票給出脫了。 很多人因為抱不住股票,最後走回短線交易的老路。幸運的話,可
有人說,投資是人生經驗的總成;也有人說,股市是人性的試煉場。投資從來就不容易,面對動盪的世局,每天各種訊息和雜音不斷,就像走在黑森林中,處處驚險且時時惶恐。 光看現在全球混亂的政經情勢,就讓人不敢投資了。俄烏戰爭何時能收手?中東戰火會不會擴大?中國大陸的經濟會崩潰嗎?北韓會不會發動戰事?還有,台海
台股封關後,在新的一年的開始,有二則新聞引起我的注意。 其一是:台股過去一年當沖交易平均每戶賠24萬 2023年當沖交易買進金額25.41兆,較2022年成長約1成,雖比不上2021年航運股熱潮創下39兆的佳績,但投資收益從2022年的372億元提升到504億元,不過若扣掉證交稅與手續費後,當沖
很多人都會暈船,即使平常不會暈車的,一上船還會感覺暈頭轉向的,特別是遇到大風浪時,更是暈的利害。 投資股票就像坐船,這是我從事投資一段時間之後才發現的道理,或許有人會有同感。投資一檔股票,每天面對價格的上下波動,有時還大幅度的上沖下洗,晃久了就頭暈了,一受不了就下船了。 只有自己開船才不會暈船
投資的目的,是希望把儲蓄累積的錢投到生財事業(或金融商品,如ETF),讓這個事業幫我們賺錢。這是一種槓桿的運用,也就是我們除了用有限的時間去賺錢之外,同時也用資金去放大我們的收入。 我們雖然不可能去創立和經營像台積電這樣的大公司,但藉由這個槓桿作用,我們可以輕易參與很多這樣的大事業。至於這個槓桿機
股市江湖上有一句老話:買股容易,抱股難! 個人實證的結果確實也是如此。投資者手中有股票會面臨許多考驗,市場上會不斷傳來雜音,股價會上下震盪,讓人忐忑不安;心裡會隨著股價情緒波動,最後有可能會按耐不住,而在莫名其妙的情況下把股票給出脫了。 很多人因為抱不住股票,最後走回短線交易的老路。幸運的話,可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你已經錯過2020年3月的世紀大崩盤了,還要錯過這次難得的「財富重分配」大好機會嗎? 這幾天已經陸續有好幾位親朋好友問我關於「投資」的問題,藉著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我的想法。 首先還是要再度強調這個觀念:為什麼有必要投資?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你已經錯過2020年3月的世紀大崩盤了,還要錯過這次難得的「財富重分配」大好機會嗎? 這幾天已經陸續有好幾位親朋好友問我關於「投資」的問題,藉著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我的想法。 首先還是要再度強調這個觀念:為什麼有必要投資?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