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3/16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從「經國七海文化園區」談文化資產延續、發揚故人所思、所作、所為的典範

陳列廳與圖書館,可惜圖書館不開放給一般民眾

陳列廳與圖書館,可惜圖書館不開放給一般民眾

小蔣語錄:「計利應計天下利求名當求萬世名」「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 」「我是中國人也是臺灣人」「逆境堅定力風雨生信心」




  占地3.98公頃的「經國七海文化園區」,其「七海寓所」建於1950年,原為海軍的「四海招待所」。1949年經國先生來台,居於台北市長安東路18號一處向華南銀行租借的日式平房,因長安東路拓寬,於1969年遷至七海寓所。經國先生(1910-1988)及其夫人蔣方良女士(1916-2004)皆於此居住至病逝。北市府於2006年指定為市定古蹟,後經2019年擴大古蹟定著土地範圍。歷經7年興建(陳列聽、蔣經國總統圖書館、遊客中心)與修復(七海寓所),於今年(2022)1月22日開幕(目前採預約制)。  


  本文將藉由保存修復之故居與展覽內容,探討今天不管是否從政,作為「人」,經國先生值得我們學習的氣度與思想。


  先分享10個關於七海寓所與經國先生的冷知識:


1. 「七海」原為「四海」,後因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1954年八二三炮戰後,美軍第七艦隊巡弋台灣海峽,為招待來台之美軍軍官,改為幸運「七」的「七海」。


2. 寓所依山勢而建,二樓起居間前設有等待處,即或是子女要找經國先生,也須在等待處稍後,避免打擾可能正在思考國事或休息中的經國先生。


3. 經國先生旅蘇生涯長達12年(1925-1937),1935年與方良女士結婚,同年蔣孝文出生,據說當時經濟拮据買不起尿布,經國先生還剪了自己的襯衫當尿布。


4. 經國先生與方良女士結婚53載(1935-1988),方良女士一生未再回白羅斯,寓所可見蔣介石贈送給方良女士50歲生日賀禮的「賢良慈孝」石刻,及展示經國先生寫給方良女士的聖誕賀卡。


5. 經國先生與方良女士晚年因病纏身,故分房睡覺,經國先生的臥室尚不開放參觀,只能透過書房門上的玻璃窗,看見臥室天花板上泛黃的燈光,有種彷彿經國先生還在房內之感。


6. 晚年經國先生行動不便,較少下樓,故一、二樓皆設有餐廳。車道經改善後可直接駛上臥房外,方便進出。


7. 經國先生臥室前的書房,是其辦公、閱讀、書寫之處,據說喜讀《戰國策》、《貞觀之治》等治國之書。書桌面向的牆上,掛有母親毛福梅(1882-1939)遺照(宋美齡為經國先生的繼母)及「雙肩承大任,一德纘中興」的對聯(纘ㄗㄨㄢˇ,繼承之意)。另一樓的餐桌旁也掛有其母遺照及「襟懷淡泊言詞靜穆,息心養氣凝神和顏」的對聯,可見經國先生對母親毛福梅的思念。


8. 1901年蔣介石與毛福梅結婚,1927年離婚,同年蔣介石與宋美齡結婚。1939年,日軍轟炸蔣介石老家(浙江奉化溪口鎮),毛福梅被炸死。


9. 經國先生主持1985年行憲紀念大會時表示:「有人或許要問,經國的家人中有沒有人會競選下一任總統?我的答覆是:不能也不會。」


10. 經國先生去世後(1988),方良女士於寓所生活了16年,二樓客廳擺放了電視與錄影帶櫃,據說方良女士常會在思念經國先生時,播放錄影帶聽聽經國先生的聲音。  

寓所內禁止拍攝,寓所左鄰海軍司令部、右臨憲兵隊、前臨基隆河



  首先,就文化資產方面,「七海寓所」指定理由為:


 1. 本建物乃影響戰後臺灣歷史發展最重要的政治領袖蔣經國先生寓所,經國先生是反共抗俄體制的主要推動者,晚年又進行解嚴與民主化工作。在經濟建設方面,他推動十大建設,闢建科學園區,積極推展文化建設及福利國政策,臺灣始超越日據時期之基礎建設,邁向現代化國家。可說是臺灣現代化工程的大推手。


2. 依文獻記載為1950至1960年新式鋼筋混凝土建築,年代雖不算久,但現況保存良好,其格局、環境皆有一定品質,內部生活空間反映蔣先生家居生活與精神面貌。

書房



  本文化資產雖以「古蹟」而非以「紀念性建築」方式辦理,然而,指定理由卻又側重「人物」;即經國先生之貢獻。反之,建築則無特殊性,此與一般故居側重建築風格、式樣等非「人物」貢獻之指定/登陸理由有所差異。筆者一向認為,故居之重點在於其「人物」之所思、所作、所為,故保存、修復在於延續、發揚其所思、所作、所為的價值,而非建築風格、式樣等,這部分予以北市府肯定。寓所本身扁平狹小,部分空間又作為維安人員使用,然而,在有限的空間內,修復後之建築與室內擺設,均體現經國先生與方良女士勤儉、低調又不失莊重的美德與品味。


  接著,本園區之陳列廳展示了12篇經國先生的日記並搭配郭岱君(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院研究員)的解說。據說經國先生寫日記的習慣是從旅蘇時期,為的是讓其父蔣介石了解其子在蘇俄的學習與思想。除了可從日記「字體」看出經國先生的眼力越來越不好(白內障摘除與視網膜手術、並裝置人工水晶球)、及1978年美國與我斷交的憤慨外。更可從日記「內容」看出在退出聯合國後(經國先生曾說,遲退不如早退,被動退出不如主動先退)邦交陸續與我國斷交的環境下,台灣如何穩定財經、推行民主,在透過一連串的政治與經濟建設下,將台灣建立成三民主義的模範省,作為「和平反攻」的準備。如:1987年經國先生在《亞洲華爾街日報》專訪,談自由化與中國統一的必然性時認為:「國家統一是中華民國政府一貫努力以赴的目標。這個目標的達成必須植基於一個重要的前提,即中國大陸必須根除共產主義,實施自由、民主、均富的三民主義制度。唯有如此,國家統一的目標才能實現。」

寓所大門與旁邊據說每天早上6點升旗,傍晚5點降旗的旗杆



  日記中,經國先生不忘記期許自己,如:「盡心力謀同胞手足福利」、「登大林火力發電廠,觀望高雄港之新工業區,今天還是一片荒地,許下心願,策動經建機構,以無中生有之精神將此荒地變成繁榮之區」;時時警惕自己,如:「自己再不從事改革,別人就要革我們的命」;反省自己,如:「當政者雖有一番好心,倘使沒有積極的行動相配合,老百姓還是要反對政府的」;並實地走入群眾中,如:「遊覽城隍廟和民眾談話聚舊內心至感愉快。……我在人群中和平民談話,問物價得知民情甚多」;及勇於承擔責任,如:「凡是別人怕負責任的難題,莫不往我身上推,我亦絕不放棄自己應負之責」。如此憂國憂民下,亦寫到「白天煩忙,夜間多惡夢」。


  最後,筆者出生那年,正好經國先生病逝,以前念書時只覺得經國先生是歷史課本上的人物,直到這幾年,去過外島(金門、馬祖;經國先生一生訪問金門123次,在金門停留352天)參觀了經國先生的紀念館,才對其有更深的認識。經國先生與方良女士育有4子(3男1女),分別是蔣孝文(1935-1989)、蔣孝章(1937-)、蔣孝武(1945-1991)和蔣孝勇(1948-1996),目前僅剩女兒蔣孝章在世,定居美國。從經國先生的日記可看出,他並非多麼特別的人,作為父親,同樣對於其子的教育深感無力:


  「軍校校慶前夕宿於軍校之春暉堂,想起文、勇兩兒先後從軍校退學,實在沒有面目可見軍校之學生,深感愧疚。而文兒尚在重病中。兒輩之不爭氣,影響家譽和事業,余身為人父而未盡父職,此心必將一生不安。」

方良女士的書桌



  身為公僕的經國先生,除了曾在贛南創辦公僕學校、自兼校長(1943)外,1972年,時任行政院長的經國先生提出了「十大行政革新」,分別為:


1. 為節省國家財力,均應停止建築辦公房舍。


2. 公共工程開工與完工,不必舉行任何典禮儀式。


3. 派員出國考察或參加國際性會議,具有各類專長。


4. 各級機關應不作不必要之視察,亦不得迎送,或張貼標語。


5. 公務員一律不得設宴招待賓客,並謝絕應酬。


6. 公務人員於婚喪喜慶,不得濫發喜帖及訃告。


7. 各級行政人員一律不得進出夜總會、舞廳、歌廳、酒家等場所。


8. 各級首長主管均應謝絕各界剪綵、揭幕等邀請。


9. 各機關預算內所規定之加班費、出差費,不得假借名目移作他用途。


10. 不必召開的會議不開,不辦不實際、沒有效果,以及不必要之公文。

經國先生去世後,方良女士透過播放錄影帶思念經國先生



  筆者身為公務員,現在回頭檢視50年前的革新,依然覺得是「超前部屬」,至於成果如何,以筆者服務的機關為例:


1. 近五年增債最多,且還規劃了第2行政園區。


2.、4.、8. 不只開工、啟用要邀機關首長,甚至工程中還要邀首長視察,勞民又傷財(典禮費用都另外小額採購)。


3. 過去公務員還有能力自辦監造,現在在「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氛圍裡,不管什麼類科的公務員,專長只剩下採購、品管。另以最近的「缺蛋之亂」為例,農委會除了補帖,還有何專業可言?


5.、6. 無設宴、無應酬、不濫發喜帖及訃告倒是有。


7. 現在的公務員下班後通常不想讓他人知道自己是公務員,不然言行舉止都要被以高道德標準的檢視。公務員中有自知之明的人還是有的,但在自由開放的民主社會,公務員同樣是一種米養百種人,被說成「米蟲」也只能怪不約束自己人。


9. 聽說他單位同仁有因為預算不足而限制可請領加班費之時數,或加班換休假也休不到。


10. 持續努力中,好不容易疫情期間會議的效率增加,最近又多了每個月要開的科務會議。

經國先生認為外交重實力與道義,美國只講利益



  綜上,經國先生雖然已過世34年,其處事態度與胸襟氣度依然值得作為後人的風範,如:1964年經國先生(時任國防部代理俞大維之部長)在陸軍總司令部對全體官長講話:「最重要的是潛伏著的問題,不去發現它,不敢發掘它,那才是最重要的問題……因為發現以後,與面子有關、個人的前途有關,因此總把好的一面擺在外邊,把不好的一面掩藏起來,這樣下去,是問題愈來愈多……要有勇氣承認錯誤、改正錯誤。這種精神比衝鋒殺敵還要困難。」  作為一個延續、發揚經國先生所思、所作、所為價值的「文化資產」,筆者在簡樸的故居、原貌的陳設、及相關的照片、文物、與文字中,深感經國先生不斷自省、改革及敢於承擔的勇氣與行動力,以及接受不同聲音的可能。轉型正義不是以現在的正義否定過去的正義,更非壟斷價值判斷與詮釋。轉型正義即是「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的工程,「七海寓所」無疑提供了一處理解、反省與解開歷史的契機。




2022/2/20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