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6|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從《蝙蝠俠》談「正義」是種「交換」概念

raw-image



  開春第一次走進戲院就是要「蝠」虎生風的應應景,先撇開蝙蝠俠的弱點明顯就是唯一露出肉色的部分還能打不到外(也許是戴了肉色防彈口罩?),本片雖長達3小時,卻無贅餘之處。雖然僅是2D版,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觀影體驗(配樂音效振到以為手機響起,即便已經關機)。印象最深刻、最過癮的莫過於蝙蝠車追逐那段;從蝙蝠車蓄勢待發瞄準獵物,到衝破火海把獵物撞飛後,緩緩走到獵物旁的冷笑作結。看著兩個瘋子在高速公路上追逐,果然沒有最瘋,只有更瘋。內心也狂熱、激動了起來,感覺就像《特攻聯盟》(Kick-Ass)與《從前,有個好萊塢》(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最後的機關槍掃射、噴火槍火烤般;一種融合暴力美學與黑色幽默,邪不勝正的「正義」快感。


  這次的蝙蝠俠(羅伯‧派汀森 飾)相較於過往成熟的階段,是個才剛職業兩年的「小蝙蝠」,還處在「復仇即是正義」的階段,故初登場時不自稱為蝙蝠俠,而是「復仇者」。直到最後在反派也自稱「復仇者」後,蝙蝠俠才猛然發覺其所信仰的正義,與反派並無異,同樣是冤冤相報(也有打臉「復仇者」聯盟的味道)。於是,最後期許自己成為「英雄」,成為帶領高譚市走出黑暗的希望。本文想探討的是,英雄電影作為近幾年當紅的電影類型,然而,其與「正義」、與「現實」的距離之大,令人擔憂。


   首先,何謂英雄電影下的正義?在《蝙蝠俠》中,私刑取代了司法、暴力取代了和解。蝙蝠俠並不考慮他眼中犯罪者犯罪的原因、理由,他本身彷彿代表了裁量一切的「神」,並透過暴力解決問題。這樣的解決方式,雖然暫時眼不見為淨,然而,在其「執法」的兩年期間,犯罪率卻不減反增,顯然並未觸及、未減少犯罪根本發生的可能。


  「正義的最初特徵就是交易的特徵。 每個人都能夠滿足其他人的要求,因為每個人都會收到他比別人更尊重的東西。 一個人給他另一個他想要的東西,這樣他就變成了他,並且作為回報,他獲得了他想要的東西。 因此,正義是假設大致相等的權力地位的償還和交換;報復本來屬於正義領域,是一種交流。 也是感恩。」─尼采《人性,太過人性》


  在尼采的哲學中,正義是一種「交換」的概念,即一種「禮物」的概念。最初的「禮物」是無償的、不求回報的、贈與的,重要的是心意(尊重),將我認為的「好」贈與他人,使他人成為「好」的一部份,而非禮物的內容物、價格。然而,當今的「禮物」早已成為了不得不的壓力,如:聖誕節的交換禮物,已喪失了無償的心意,淪為「禮物經濟學」的一環,甚至禮物的內容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不斷交換下去的壓力。


  「報復」本來屬於「正義」領域,是一種交換的回報,讓我們在滿足彼此的要求時、感受到彼此的心意時成為了更好的人。然而,當「報復」成為了「不得不」不斷交換下去的壓力時(遷怒),正義也就不再是正義,而成為了「不義」。以蝙蝠俠來說,蝙蝠俠因為父母遭殺害,而欲透過私刑暴力解決司法尚未管到、照到的地方。他透過交換「恐懼」,讓他人心生「恐懼」,然而,這樣的「恐懼」一方面未滿足他人的需求,二方面不符合比例原則(偷個東西也可以被打掛),三方面,如此所收到的回報也只是「恐懼」而不是面對恐懼、解決恐懼、放下恐懼。


  犯罪行為作為一種行動,重要的是探究其背後的動機,而非短暫避免其行動。當蝙蝠俠得知當年槍殺他父母兇手的背後原因時,他選擇不越過那條「線」;道德的界線、人性尊嚴的界線,否則他與兇手將無二致。且暴力並不能解決結構性的腐敗,必須從體制內逐步改善、從個人改變的「交換」做起。這就牽涉到「正義」之外,本片與「現實」的距離。


  英雄電影為了凸顯英雄的不凡,而多了許多跑龍套的配角,如:片中飆車追逐車禍+爆炸的路人甲乙丙。然而,現實中,英雄與一介平民對社會是同樣具有價值的。蝙蝠俠要想落實「正義」就必須先體認到,不是所有人都生來就含著金湯匙,有錢有閒的去從事「英雄」。多數人,如:片中偷竊的平民,或許只是為了混口飯吃。是這個社會體制給了他「不得不」的壓力,使得他以「偷竊」作為「交換」。現實的蝙蝠俠、布魯斯‧韋恩,不應該以私刑取代司法、以暴力取代和解,而是重新回到「交換」的初衷;無償的、不求回報的、贈與的。現實中每個人都是英雄,因為每個人都有實踐正義的可能,如此的社會才有走出以怨報怨,形成德德相報正向循環的社會。

The Batman Official Soundtrack | Full Album - Michael Giacchino | WaterTower

【蝙蝠俠】全新官方預告

2022/3/6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