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蝙蝠俠》談「正義」是種「交換」概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開春第一次走進戲院就是要「蝠」虎生風的應應景,先撇開蝙蝠俠的弱點明顯就是唯一露出肉色的部分還能打不到外(也許是戴了肉色防彈口罩?),本片雖長達3小時,卻無贅餘之處。雖然僅是2D版,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觀影體驗(配樂音效振到以為手機響起,即便已經關機)。印象最深刻、最過癮的莫過於蝙蝠車追逐那段;從蝙蝠車蓄勢待發瞄準獵物,到衝破火海把獵物撞飛後,緩緩走到獵物旁的冷笑作結。看著兩個瘋子在高速公路上追逐,果然沒有最瘋,只有更瘋。內心也狂熱、激動了起來,感覺就像《特攻聯盟》(Kick-Ass)與《從前,有個好萊塢》(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最後的機關槍掃射、噴火槍火烤般;一種融合暴力美學與黑色幽默,邪不勝正的「正義」快感。


  這次的蝙蝠俠(羅伯‧派汀森 飾)相較於過往成熟的階段,是個才剛職業兩年的「小蝙蝠」,還處在「復仇即是正義」的階段,故初登場時不自稱為蝙蝠俠,而是「復仇者」。直到最後在反派也自稱「復仇者」後,蝙蝠俠才猛然發覺其所信仰的正義,與反派並無異,同樣是冤冤相報(也有打臉「復仇者」聯盟的味道)。於是,最後期許自己成為「英雄」,成為帶領高譚市走出黑暗的希望。本文想探討的是,英雄電影作為近幾年當紅的電影類型,然而,其與「正義」、與「現實」的距離之大,令人擔憂。


   首先,何謂英雄電影下的正義?在《蝙蝠俠》中,私刑取代了司法、暴力取代了和解。蝙蝠俠並不考慮他眼中犯罪者犯罪的原因、理由,他本身彷彿代表了裁量一切的「神」,並透過暴力解決問題。這樣的解決方式,雖然暫時眼不見為淨,然而,在其「執法」的兩年期間,犯罪率卻不減反增,顯然並未觸及、未減少犯罪根本發生的可能。


  「正義的最初特徵就是交易的特徵。 每個人都能夠滿足其他人的要求,因為每個人都會收到他比別人更尊重的東西。 一個人給他另一個他想要的東西,這樣他就變成了他,並且作為回報,他獲得了他想要的東西。 因此,正義是假設大致相等的權力地位的償還和交換;報復本來屬於正義領域,是一種交流。 也是感恩。」─尼采《人性,太過人性》


  在尼采的哲學中,正義是一種「交換」的概念,即一種「禮物」的概念。最初的「禮物」是無償的、不求回報的、贈與的,重要的是心意(尊重),將我認為的「好」贈與他人,使他人成為「好」的一部份,而非禮物的內容物、價格。然而,當今的「禮物」早已成為了不得不的壓力,如:聖誕節的交換禮物,已喪失了無償的心意,淪為「禮物經濟學」的一環,甚至禮物的內容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不斷交換下去的壓力。


  「報復」本來屬於「正義」領域,是一種交換的回報,讓我們在滿足彼此的要求時、感受到彼此的心意時成為了更好的人。然而,當「報復」成為了「不得不」不斷交換下去的壓力時(遷怒),正義也就不再是正義,而成為了「不義」。以蝙蝠俠來說,蝙蝠俠因為父母遭殺害,而欲透過私刑暴力解決司法尚未管到、照到的地方。他透過交換「恐懼」,讓他人心生「恐懼」,然而,這樣的「恐懼」一方面未滿足他人的需求,二方面不符合比例原則(偷個東西也可以被打掛),三方面,如此所收到的回報也只是「恐懼」而不是面對恐懼、解決恐懼、放下恐懼。


  犯罪行為作為一種行動,重要的是探究其背後的動機,而非短暫避免其行動。當蝙蝠俠得知當年槍殺他父母兇手的背後原因時,他選擇不越過那條「線」;道德的界線、人性尊嚴的界線,否則他與兇手將無二致。且暴力並不能解決結構性的腐敗,必須從體制內逐步改善、從個人改變的「交換」做起。這就牽涉到「正義」之外,本片與「現實」的距離。


  英雄電影為了凸顯英雄的不凡,而多了許多跑龍套的配角,如:片中飆車追逐車禍+爆炸的路人甲乙丙。然而,現實中,英雄與一介平民對社會是同樣具有價值的。蝙蝠俠要想落實「正義」就必須先體認到,不是所有人都生來就含著金湯匙,有錢有閒的去從事「英雄」。多數人,如:片中偷竊的平民,或許只是為了混口飯吃。是這個社會體制給了他「不得不」的壓力,使得他以「偷竊」作為「交換」。現實的蝙蝠俠、布魯斯‧韋恩,不應該以私刑取代司法、以暴力取代和解,而是重新回到「交換」的初衷;無償的、不求回報的、贈與的。現實中每個人都是英雄,因為每個人都有實踐正義的可能,如此的社會才有走出以怨報怨,形成德德相報正向循環的社會。

The Batman Official Soundtrack | Full Album - Michael Giacchino | WaterTower

【蝙蝠俠】全新官方預告

2022/3/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辯證人生
54會員
589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辯證人生的其他內容
2025/03/18
  《Unmet-某腦外科醫的日記-》(アンメット ―ある脳外科医の日記―)改編自同名漫畫,最大差異在於,漫畫主角是三瓶醫生(若葉龍也飾),日劇則是川內醫生(杉咲花飾)。   「盡全力度過今天,因為我只有今天。」   本劇描述兩年前發生車禍、腦外科的川內醫生,術後造成記憶力喪失。記憶
Thumbnail
2025/03/18
  《Unmet-某腦外科醫的日記-》(アンメット ―ある脳外科医の日記―)改編自同名漫畫,最大差異在於,漫畫主角是三瓶醫生(若葉龍也飾),日劇則是川內醫生(杉咲花飾)。   「盡全力度過今天,因為我只有今天。」   本劇描述兩年前發生車禍、腦外科的川內醫生,術後造成記憶力喪失。記憶
Thumbnail
2025/03/14
          《米奇17號》(Mickey 17)由《寄生上流》奉俊昊導演執導及改編自Edward Ashton的科幻小說《米奇7號》。內容描述:2054年,主角米奇(Robert Pattinson飾)因創業失敗躲避地下高利貸的追殺,自願成為前往外星殖民地的「消耗工」,工作內容就是「消耗」
Thumbnail
2025/03/14
          《米奇17號》(Mickey 17)由《寄生上流》奉俊昊導演執導及改編自Edward Ashton的科幻小說《米奇7號》。內容描述:2054年,主角米奇(Robert Pattinson飾)因創業失敗躲避地下高利貸的追殺,自願成為前往外星殖民地的「消耗工」,工作內容就是「消耗」
Thumbnail
2025/02/28
  《粗獷派建築師》(The Brutalist)入圍奧斯卡十項提名,內容描述1947年,二戰時曾在布痕瓦爾德集中營(Buchenwald)的猶太人、匈牙利裔、師承包浩斯的建築師拉斯洛(László Tóth),在戰後移民美國的故事。   撇開本片採用了VistaVision的拍攝技術、片
Thumbnail
2025/02/28
  《粗獷派建築師》(The Brutalist)入圍奧斯卡十項提名,內容描述1947年,二戰時曾在布痕瓦爾德集中營(Buchenwald)的猶太人、匈牙利裔、師承包浩斯的建築師拉斯洛(László Tóth),在戰後移民美國的故事。   撇開本片採用了VistaVision的拍攝技術、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好萊塢很愛推出漫畫改編的超級英雄電影,像是蜘蛛人、蝙蝠俠、貓女、X戰警、超人等等,大部分都能成功吸金,再海撈一票。其中蝙蝠俠應該算是最長壽的一個角色,每回換人來演,又再次引發議論。
Thumbnail
好萊塢很愛推出漫畫改編的超級英雄電影,像是蜘蛛人、蝙蝠俠、貓女、X戰警、超人等等,大部分都能成功吸金,再海撈一票。其中蝙蝠俠應該算是最長壽的一個角色,每回換人來演,又再次引發議論。
Thumbnail
開篇也列出我個人認為不要錯過的程度降序排名,還請包涵我的庫存不是那麼院線,有些也下檔,但同為影迷期待觸動的心我相信能夠被理解,這次記的五部我每部都很喜歡,也沒有優劣:不丹沒有槍>當殺手戀愛時>腦筋急轉彎、絕地戰警>加菲貓。
Thumbnail
開篇也列出我個人認為不要錯過的程度降序排名,還請包涵我的庫存不是那麼院線,有些也下檔,但同為影迷期待觸動的心我相信能夠被理解,這次記的五部我每部都很喜歡,也沒有優劣:不丹沒有槍>當殺手戀愛時>腦筋急轉彎、絕地戰警>加菲貓。
Thumbnail
看預告的時候就覺得蠻期待的,以動作片來說,背景設定足夠有趣(有特殊組織),有一些幽默元素,男主角的動機明顯而且合理(我沒在偷臭),動作場面看起來也不錯。目前串流平台可以觀賞,推薦給大家囉!
Thumbnail
看預告的時候就覺得蠻期待的,以動作片來說,背景設定足夠有趣(有特殊組織),有一些幽默元素,男主角的動機明顯而且合理(我沒在偷臭),動作場面看起來也不錯。目前串流平台可以觀賞,推薦給大家囉!
Thumbnail
也許你還記得諾蘭電影《黑暗騎士:黎明升起》裡有一幕:兩名員警駕車追捕犯人,突然他們看見一團黑影超越警車。年輕警員問那是什麼?年長警員笑了出來,他說「小子,今晚有好戲可看了。」 這句台詞,在《黑暗騎士:黎明升起》上映26年前就講過了。如果你忘記了,那麼是時候再讀一次《蝙蝠俠:黑暗騎士歸來》了。
Thumbnail
也許你還記得諾蘭電影《黑暗騎士:黎明升起》裡有一幕:兩名員警駕車追捕犯人,突然他們看見一團黑影超越警車。年輕警員問那是什麼?年長警員笑了出來,他說「小子,今晚有好戲可看了。」 這句台詞,在《黑暗騎士:黎明升起》上映26年前就講過了。如果你忘記了,那麼是時候再讀一次《蝙蝠俠:黑暗騎士歸來》了。
Thumbnail
  開春第一次走進戲院就是要「蝠」虎生風的應應景,先撇開蝙蝠俠的弱點明顯就是唯一露出肉色的部分還能打不到外(也許是戴了肉色防彈口罩?),本片雖長達3小時,卻無贅餘之處。雖然僅是2D版,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觀影體驗(配樂音效振到以為手機響起,即便已經關機)。印象最深刻、最過癮的莫過於蝙蝠車追逐
Thumbnail
  開春第一次走進戲院就是要「蝠」虎生風的應應景,先撇開蝙蝠俠的弱點明顯就是唯一露出肉色的部分還能打不到外(也許是戴了肉色防彈口罩?),本片雖長達3小時,卻無贅餘之處。雖然僅是2D版,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觀影體驗(配樂音效振到以為手機響起,即便已經關機)。印象最深刻、最過癮的莫過於蝙蝠車追逐
Thumbnail
我本來就愛看電影。電影彷彿是另個世界,讓人可以隨著銀幕上的角色一同喜怒哀樂,演員、聲光、故事、剪輯、特效,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不同的手法、多變的題材、濃縮的故事,短短2小時的體驗,有時離開電影院後,仍舊念念不忘、甚至跟朋友討論上好幾個月。
Thumbnail
我本來就愛看電影。電影彷彿是另個世界,讓人可以隨著銀幕上的角色一同喜怒哀樂,演員、聲光、故事、剪輯、特效,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不同的手法、多變的題材、濃縮的故事,短短2小時的體驗,有時離開電影院後,仍舊念念不忘、甚至跟朋友討論上好幾個月。
Thumbnail
這部電影,很特別   是一部,一定要先被雷再看,會比較好的電影。如果我沒先暴雷,8成會有人火大,抱怨怎麼不先告訴我是這樣演? 如果我先暴雷,讓你們知道就是這樣爛,然後去看它多爛,這樣方式觀賞,才會得到樂趣。   就是這樣的電影。才說特別。  
Thumbnail
這部電影,很特別   是一部,一定要先被雷再看,會比較好的電影。如果我沒先暴雷,8成會有人火大,抱怨怎麼不先告訴我是這樣演? 如果我先暴雷,讓你們知道就是這樣爛,然後去看它多爛,這樣方式觀賞,才會得到樂趣。   就是這樣的電影。才說特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