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的支持網絡

為人父母的支持網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每週在「旭立心理諮商中心」、「點心語心理諮商所」接案,與受邀帶領帶領親職課程與家長團體是我的工作日常。

週五午後,在「台北市中山親子館」展開【從親子關係看見自己】家長成長團體,在第1次團體帶領家長:

  1. 從大腦科學了解孩子的情緒反應與影響。
  2. 覺察原生家庭的教養作風對自己的影響。
  3. 檢視自我的情緒教養作風。
  4. 我的情緒教養作風如何影響孩子的EQ。

在安全信任氛圍的家長團體中,面紙是必備品,彼此交流分享過程中,很容易觸動心絃,情緒流動,獲得紓解、普同感、支持與力量。

觀察家長也會在中場休息時間,彼此交流活動訊息、加line、有些更會自發性組line群組。

在生活與實務工作觀察,單打獨鬥、埋頭苦幹的父母,很容易在教養育兒上感到疲乏、無力。

💖為人父母的我們很需要擴大自己的生活圈,尋求伙伴與資源、建立支持系統。與其他大人連結,能夠給你支持、鼓勵、滋養和力量,幫助你保持冷靜,彼此陪伴、學習與成長

父母的支持網絡可以是:教會的父母小組、幼兒小組、鄰近住家的親子共學團、媽媽群組、父母讀書會、家長成長團體、親子團體等。

raw-image

7年前,孩子未上學前,我和幾個住在附近的媽媽一起組「親子共學團」,這是我帶領「情緒教養」開始。

7年後,孩子在教會主日學繼續同班,媽媽們不定期的相遇寒暄,最近我們還臨時起意相約線上相聚,聊彼此的近況、未來的規劃、孩子的學習安排、資訊與資源的交流,那份真摯的情感與關心一直都在,真好!


#鄭翔好諮商心理師

#諮商預約

→旭立心理諮商中心 https://reurl.cc/l7l8Wv

→點心語心理諮商所 https://reurl.cc/bkmbxv




avatar-img
想想遇到好好的沙龍
8會員
33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這段對話不僅探討自由與克制的問題,也引發我們對日常生活中種種選擇的反思。每一個行為,無論是如何管理自己的語言,都隱藏著自由與自律之間的微妙平衡。對男孩來說,這不僅是學會如何選擇更合適的語言,更是學會如何管理情緒、承擔責任、以及控制自己行為的過程。
孩子的禱告內容充滿童趣,卻流露出真摯的信心與愛。從小學習認識與接納自己的有限與軟弱,透過禱告不僅獲得力量,也能表達關懷與祝福,將信仰融入生活中。
多數的家長表示在「情緒自我調節」練習中,發現自己不了解自己深層的需求是什麼? 這教養上會有個阻礙,當家長不了解自己的內在需求,也就很難看懂孩子行為情緒下可能的內在需求?因此,就不容易找出對應孩子內在需求的方法。
這段對話不僅探討自由與克制的問題,也引發我們對日常生活中種種選擇的反思。每一個行為,無論是如何管理自己的語言,都隱藏著自由與自律之間的微妙平衡。對男孩來說,這不僅是學會如何選擇更合適的語言,更是學會如何管理情緒、承擔責任、以及控制自己行為的過程。
孩子的禱告內容充滿童趣,卻流露出真摯的信心與愛。從小學習認識與接納自己的有限與軟弱,透過禱告不僅獲得力量,也能表達關懷與祝福,將信仰融入生活中。
多數的家長表示在「情緒自我調節」練習中,發現自己不了解自己深層的需求是什麼? 這教養上會有個阻礙,當家長不了解自己的內在需求,也就很難看懂孩子行為情緒下可能的內在需求?因此,就不容易找出對應孩子內在需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