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4/1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韓劇《有院子的家》原著讀後感

心理健康真的會受社會與家庭環境的影響,尤其韓國社會,厭女—家暴與職場性別不平等、同性戀精神病標籤、社會階級分明,在外面得到的屈辱,只能回家紓解憤怒,導致家暴發生率極高。

 

而從珠蘭洗腦自己去相信兒子是無辜的,以及尚恩更想讓孩子好好愛她,讓我想到病態的母愛,一個毫無底線的寵愛孩子,另一個則是毫無底線的愛自己,前者更加可怕。

 

雖然這是一本「加害者」與被害者皆死亡的皆大歡喜結局,但也是今年度我看過最驚悚的故事。

作者把韓國的社會現象大雜燴在一起,卻不顯亂,隨著劇情步步推進,尋找真相的同時,也添加了很多關於社會的負面現象的細節。

 

獨身女子的居住安全→珠蘭姐姐在珠蘭租屋處被姦殺,且遺失財物

 

厭女→家暴、職場性別不平等:懷孕更容易被辭退、對於女警能力的懷疑、隔壁女鄰居一直在陽台抽菸的企圖

 

同性戀精神病標籤→珠蘭丈夫要她遠離鄰居

 

社會階級→有權有錢的人,高高在上且沒有道德(收取回扣),而沒有錢沒權的人,曲意逢迎,卑微的同時,也在尋找機會反擊以得到利益(封口費)

 

青少年心理健康→至今仍不可知,昇材是否真的騷擾女同學,或是真的如他自己所說是被冤枉的,但殺死秀敏應該是無庸置疑,只是殺人動機?←這點在劇版有說明,因秀敏是爸爸的援交對象,到家裡謊稱懷孕,引起昇材的殺機,因從珠蘭丈夫說「年幼真好」這裡的劇情,確實不能排除是他先與秀敏認識的,且秀敏援交的顧客一直是「大叔」

但昇材確實是被奶奶過度寵溺的小孩

 

心理控制與洗腦→在外人眼裡看似幸福美滿的家庭,其實千瘡百孔。珠蘭夫婦的煤氣燈效應,也算是另類的家暴吧,無法逃離的絕望與無力感。

 

想要過的幸福沒有錯,但偽裝出來的選項往往會是錯誤的選項,選擇後反而導致悲劇。

 

電視劇裡的結局是珠蘭為了替〝兒子〞及〝老公〞贖罪而入獄接受懲罰,雖然劇版填充的小說裡沒有寫明的細節,但有些地方也改的更為溫馨,少了看完原著後的驚悚感。

 

我喜歡看原著而非電視劇,是因為電視劇為了更廣的受眾,都會將劇情修改的更加適合「闔家觀賞」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內容總結
有院子的家
4
/5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