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位溝通的當代社會中,表情符號已成為大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笑哭臉到傷心淚,全球網友廣泛的在社群媒體和即時通訊中使用表情符號。但是,這些小圖像在文案中的運用,其實是一把雙刃劍?
世界上最早的表情符號,是1982年由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教授赫夫曼發佈的「:-)」,被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為「世界上第一個表情符號」。
而 emoji (顏文字)這個稱呼,則是在1999 年由日本人栗田穣崇 (Shigetaka Kurita )發明的。日文裡的絵( e )就是「圖片」、文( mo )就是「寫」,而字( ji )就是「字符」,是一種就算不認識某種語言,還是能看出意義的符號。
圖像包含的資訊比文字具體,因此表情符號可以快速傳達情緒和態度,可以強化語言的感染力,使得閱讀體驗更加豐富,也符合社群媒體部分族群的閱讀習慣。
比如使用心眼表情(😍)來表達對某個產品的喜愛。或者在新產品發布的推文中加入激動表情符號,如🎉🚀等,可以增加文字的興奮感,從而提高互動率。
表情符號打破了傳統的文字結構,使得閱讀更加輕鬆隨性。使用表情符號,就像是使用插圖一樣,視覺上打破傳統文字段落的閱讀習慣,創造更具動感的閱讀節奏,尤其適合社群媒體和非正式的交流環境。舉個最常見的例子,傳統的條列式符號只有「・」一種,但是許多人發揮創意,使用不同的表情符號如:
🌟(星星)- 常用來突顯卓越或重要點。
💡(燈泡)- 通常代表想法或思考。
✅(勾選)- 用來表示完成或批准。
🔥(火焰)- 可以表示某事物非常熱門、流行或激動人心。
🚀(火箭)- 常用來表示迅速增長或高性能。
社群媒體的貼文中,列出特色菜單或重要事項時使用符號,不僅可以突出重點,還能使內容看起來更有趣味性和動感。
表情符號可以在有字數限制的平台上有效節省空間,同時傳達豐富的資訊。我過去寫的文章怎麼讓clubhouse聽眾增加?改善標題時1件你不知道的事曾更具體地聊過這件事。
根據swiftpage測試郵件主旨中使用表情符號emoji,可以提升單一EDM開信率15%-29%(資料來源)
由於表情符號無法被直接唸出,有可能會干擾文本的原始語言節奏。許多人在閱讀時會有默念(Subvocalization)的習慣,把字一個一個用頭腦默讀出來,使用這種閱讀方式,會對文字的節奏感特別敏感,受到表情符號的影響也越大。
舉例來說,以下是幾個使用表情符號不佳的例子:
我們很高興宣布📢新的合作夥伴加入!
這個例子雖然使用表情符號來強調公告,但它在句子中間並不是需要停頓的地方,所以可能會導致閱讀流程稍微中斷。
恭喜你🎉🎊👏🥳,你的表現非常出色!
在祝賀的語句中使用過多表情符號,可能會使得本應簡潔的祝賀變得過於花哨,甚至有可能讓語氣變得輕浮。
今晚我們吃🍕
用表情符號直接取代文字時,特定表情符號在某些設備或平台上可能無法正確顯示,或者圖像過小,導致資訊傳遞不完整。
每個文化當中,表情符號的含義並不一致,過度使用可能會導致跨文化交流中的誤解。在正式或專業文案中,模糊的表達可能會讓資訊更不明確,難以有效傳達。
例如,👍在全球許多文化中表示肯定或好,但在某些中東地區,這個手勢可能被視為不禮貌。因此,在針對全球市場的行銷活動中使用表情符號時,需要特別注意這些文化差異,避免發送含糊或可能引起誤解的訊息。
隨著社群媒體的普及,許多人在發表文章時習慣使用大量表情符號來替代文字,例如:「今天天氣真好☀️🌷🌼,心情超級好😊」。這種溝通方式可能會使得在需要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和表達時,難以找到合適的詞彙,來清晰傳達更細膩的思想或情感。
隨著時間推移,某些表情符號可能會變得過時,不再被普遍接受。舉例來說,這篇inside的文章裡寫道:
盤點 TikTok 的影片與留言進行討論,發現 Z 世代(泛指 1996 年後出生的世代)已經開始覺得「😂」不酷了。
《因為網路:理解語言新規則》(暫譯,原文 Because Internet: Understanding the New Rules of Language)的作者格雷琴.麥卡洛克(Gretchen McCulloch)表示,當網友多年來一直使用同一種方式來代表數位上的「好笑」時,這種表達方式就開始變得不真誠了。
也就是說,當表情符號成為文字一部分時,沒有使用目標受眾偏好的描述,溝通效率也會降低。也就像是至今還滿口使用成語或文言文的內容一樣,沒有與讀者使用同樣的溝通方式。
表情符號已成為當代表達情感、增強訊息傳遞效率的有力工具。然而表情符號的使用應有其底線與邏輯。作為文案創作者,關鍵在於找到恰當的平衡點,選擇使用表情符號的時機與方式,讓我們享受表情符號的創新和有趣,同時不忘保持語言的純粹性。
認為這篇文章有價值的讀者,請按個喜歡或追蹤,以讓我未來能有機會跟大家分享更多文案工作的內容,也歡迎來《我是文案》粉絲頁玩。
更多浪費才能的內容就在 【商業文案全解析,擁有你的寫作孵化器】線上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