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0|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特技狂人》:假如觀眾都能看到片尾

我可以坦白說,《特技狂人》不一定是一部最好看的動作喜劇;真要說的話,其實更像特技演員出身的導演David Leitch的感謝信。

劃重點:是感謝信,不是投訴信(笑)在電影中,確實道出了很多特技演員(以及其他幕後人員)的辛酸血淚史。在每年都批量生產大型動作片的荷里活,一眾賣命來執行高難度動作的特技演員卻從來沒有獲得他們應得的待遇和榮耀,甚至還會被主演和製片欺壓。但這部電影最精彩的部分,是David Leitch拍出了一套喜劇。

在一個個高難度的動作場面中,你依然不會錯過飾演特技演員的Ryan Gosling眼中那團火。你彷彿能聽到David Leitch在說:「是的,特技演員的待遇是很爛。但我們還是超愛這份工作!」

雖然這部片的愛情線真的寫得很差,但《特技狂人》的而且確是一份真心滿載的情書。

《特技狂人》電影海報



其實我本來想要在中段才評價《特技狂人》的愛情線,但真的忍不住XD

連我自己都覺得難以置信 —— Ryan Gosling和Emily Blunt的感情線,竟然會讓我如此難捱、以致在中後段作為小高潮的垃圾車澳洲街頭追逐戰中,我甚至對中間穿插的Emily Blunt唱K片段感到一點點不耐煩。

這兒要先回到主線故事:特技演員Colt曾是人氣演員Tom的「御用替身」,但一次拍攝中因發生嚴重意外而退隱,和情人Jody不告而別。但某天,Colt接到曾經的製片人聯繫,稱已成為新晉導演的Jody希望他能重出江湖,並在拍攝過程中才知道真正的男主角Tom失蹤。Colt臨危受命要尋找Tom的下落,過程卻愈來愈離奇.......


《特技狂人》電影劇照


電影在開頭花了很大篇幅來描繪了電影的幕後工作,特別是片場的機械、專業用語等等,為整部片定下了一個相對「現實」的基調;所以當後來的動作場面愈來愈華麗時,觀眾也會覺得劇情愈來愈離譜,會想吐嘈「現實哪有可能這樣啊!」

整部電影中穿插了動作、懸疑、和愛情的元素,但事實上後兩者都是「動作」的陪襯 。特別是隨着劇情發展,故事走向開始變得荒謬 ── 和我一起看電影的朋友在映後吐槽:「特技演員是不會死嗎?」── 你會發現,其實其他的荷里活動作電影,不也是一樣的荒謬嗎?

在《狂野時速(台譯:玩命關頭)》系列中,隨着系列發展對動作特技的需求也愈來愈大。一開始只是飛車和爆炸,後來車子倒着開再爆炸,再後來連坦克車壓馬路(物理)、飛越阿布達比都出來了。還有《變型金剛》系列,導演Michael Bay更是人稱荷里活爆炸之王,炸車炸家炸紐約炸香港炸太空站,可以炸的都炸了。很多觀眾在看動作片時總是說:「不用管劇情啦,特效精彩就好了!」我甚至覺得,David Leitch在《特技狂人》裏就是有點諷刺意味的刻意讓劇情整個大暴走。


《特技狂人》電影劇照


回到愛情線的部分。我一邊寫一邊反思整個劇情時會忍不住想:Jody這個角色是必須的嗎?沒有了她,其實劇情好像仍然可以成立。當然,最後一場片場中的高潮戲分,必須要有一個導演來協助Colt完成整個計劃。而在這裏 ──  當然也可能是我想多了 ──  David Leitch 為此刻意安排了一位女導演。這也許是他再次為沒有被看見的荷里活幕後人員發聲。

在片中,我們看到反派製片人在威脅Colt時一直和他說,Jody作為女導演竟然可以執導一部如此大製作的電影,可能是她一生中最大的機會了。其實荷里活男女片酬不平等一向都有所耳聞,但除了演員,其他工作崗位也承受着類似的不平等待遇。Variety一份2022年的報告中提到:在2021年票房收入前250名的電影之中,女性導演僅佔了17%;當範圍縮小至票房前100名電影時,女性導演比例更是僅佔12%。該報告的作者Martha Lauzen表示:「長期來看,影視幕後工作人員的女性比例其實一直缺乏顯著進展,這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事。」1。近期Kristen Stewart在接受訪問時也提到,荷里活的電影場景預算會因男女導演的性別而有所不同。

這些一直在荷里活默默地耕耘的女導演,不也和特技演員一樣,值得站到舞台前享受觀眾的掌聲?


《特技狂人》電影劇照:偷放一張很帥的Ryan Gosling


當然,相比起充滿槽點的劇情,這部劇的動作特技真的是200分的誠意!

高空墜落、爆炸、車戰、火燒活人、飛越大橋、還有那個真的打破了健力士世界紀錄的車內翻滾8圈半,真的只有你想不到,沒有David Leitch拍不到。在這部夾帶了大量私貨的電影中,更處處可見導演對經典作品的致敬:《洛奇》、《亡命天涯》、《叛諜追擊》、《追殺比爾》、《凶心人》、《不可能任務》等等。在這個大部分「動作」靠CG和剪接來完成的世代,的確是讓觀眾看了個爽。

最精彩的是最後一場高潮追逐戰,竟然是一場群戰。我們能看到每個工作人員各施其職:爆破、吊威吔、控制吊臂、和最後的展開緩衝氣墊。就像回應電影開場時男主角的話:「We are paid to do the coolest thing in world」電影在保持緊張刺激的同時,也完美展現了特技團隊如何合作完成電影中的精彩場面,在熱血之餘更令人感動。



我最喜歡的是在片尾時播放了本劇的幕後花絮,可以看到特技演員Logan Holladay完成了那個車內翻滾8圈半後,大家衝上前確認他的安危和大聲歡呼他的名字。那一刻,他就是整個片場中最光亮的星。

《特技狂人》把電影片尾中那一個個小得看不見的工作人員名字變成了充滿血肉的真人,讓觀眾看到他們的淚水和笑容、辛酸和光芒。如果可以的話,希望大家下次看其他電影時,也能想起《特技狂人》;想起那些名字背後是一個個努力工作、希望今天能安穩回家的特技演員;希望即使沒有彩蛋,你們也可以坐到最後,欣賞每一位工作人員的付出。

最後,其實我一直都很喜歡看和SFX有關的資訊,全因為當年看了一部關於特效化妝師的真人秀《Face Off》。看完真的對特效化妝大開眼界!還有一部名為《神乎其技特效化妝師》的漫畫,也是在科普電影特效之餘,讓人更了解幕後人員的辛酸。

每一個追夢的人,即使沒有人鼓勵,也會默默向前走。但如果可以的話,希望觀眾也能給這些沒有被看見的artist一點他們應得的掌聲。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捕捉光影、捕捉動作、捕捉情感、捕捉歷史、捕捉幻想。這就是電影。 算不上非常專業的影評,大部分時候會專注於劇情和角色,也有一點鏡頭分析。
內容總結
特技玩家
4
/5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